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同生 《四川草原》1997,(3):4-9,15
对巴什吐格草地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分布规律与草场类型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草地是中昆仑山北坡自然环境最好、植被发育最好、放牧地形最好和供水条件最好的典型草场之一。自南向北,草场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东、西部植被水平分布亦有较显著差异。根据新疆草地分类系统可划分为: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化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典型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6类及6个亚类、11个组、14个型。。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典型草原分别是冬春场和夏秋场的主体类型,各占冬春场和夏秋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822%和6671%。结合当地草场实际,提出了草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6个草场类8个草场型草群的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钼、硒的含量及盈缺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尼特右旗草群8月平均氮含量为16.86g/kg;草群富含钙但缺磷,钙磷比严重不平衡,放牧家畜应注意磷的补充;草群钾、锰、硫含量中等,放牧季可满足家畜的需要;草群富含铁,锰含量也较高,放牧季可满足家畜的需要;草群铜、锌、硒含量很低,家畜日粮中应适当补充.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草群微量元素富集顺序为: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残丘坡地草原化荒漠草场类>低山丘陵干草原草场类>丘陵地荒漠化草原草场类>高平原荒漠草原草场类>沙丘植被草场类.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场毛面积为76.86万hm2,可利用面积69.23万hm2,草场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根据盆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可将盆地的草场类型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低地盐化草甸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这些草场是吐鲁番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8):82-82
经过3年多的草原围栏建设,宁夏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宁夏244·33万hm2天然草原中重度退化面积占89·2%,给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为实现草原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的目标,全区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利用国家1·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草原围栏建设,使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舍饲圈养,调整畜…  相似文献   

6.
《青海草业》2006,15(3):61-61
海南州目前拥有草原工作站6个,其中州站1个,县站5个。共有职工90人,专业人员47人,非专业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14人,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的有32人,中专学历的有19人。全州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38.00×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99.11×104hm2,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8.5%;冬春草场165.20×104hm2,夏秋草场200.58×104hm2,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55.23%和44.77%。天然植被主要由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荒漠等组成。草地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09,(5):36-36
1技术简介 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4亿公顷,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及南方草山草坡等。近年来,由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及其他掠夺性经营行为,80%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天然草地植被的改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指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国内习称治标改良和治本改良.前者是指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通过浅耕翻、补播、施肥、节水灌溉及鼠虫害防治等措施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而后者则是在彻底清除原有植被的情况下,通过耕翻、  相似文献   

8.
天祝县草原有偿承包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祝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是一个以牧为主的藏族自治县,全县有天然草场39.14万hm2,有可供放牧利用的灌丛林地11.42万hm2,天然草场按放牧季节分为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其中冬春草场18.61万hm2,夏秋草场20.52万hm2。 天祝县草原有偿承包工作从1996年开始,历时4年,经过试点和推广2个阶段,1999年结束。全县18.61万hm2冬春草场以分户或联户形式落实了使用权,实行有偿使用。其中承包到户4.13万hm2,占天然草场总面积10.6%,承包到联户14.48万hm2,占天然草场总面积37%。草原有偿承包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天祝县在草原使…  相似文献   

9.
<正> 天然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最经济的物质基础。陇南地区拥有天然草场956.7万亩,占总面积的22.85%,其中分布在高山地带的草甸类草场411.8万亩,占总草场面积的43%,发展草原畜牧业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牧业生产中片面追求放牧家畜的净增存栏,不注重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加之垦草开荒,挖野药,铲草皮等人为破坏因素,致使天然草场日趋退化,牧业生产资源优势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10.
对昆仑山北坡草原带形成原因、特性与利用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牧场草地处在两组构造方向山脉中央结晶带向南弧形凹曲的两侧肘部,构成巴什吐格山地水热、土壤、植被和草场的特异性和特别的经济性。草原植被发育良好,且呈现广泛连续带状分布,以山地荒漠草原为主,山地典型草原次之,高寒草原很少。草原植被垂直幅度450 ̄650m,东西部山地草原带水平宽幅9 ̄22km。草原带上部中生植物成分增多,而下部草原植被出现旱化  相似文献   

11.
草原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地理特征、植被特征、优势种蝗虫种类及多年草原蝗虫分布和发生资料及生产实践经验,将内蒙古草原划分为呼伦贝尔温性干草原、大兴安岭南麓典型草原、大兴安岭北麓典型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苏尼特半荒漠草原、蒙古高原南缘典型草原、阴山北麓半荒漠草原、乌拉特荒漠草原、鄂尔多斯沙生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10个蝗虫发生区。针对不同草原区域的蝗虫为害特点,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可持续的草原蝗虫防控技术体系,即协调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天敌防控、生态调控等措施,采用飞机、大型机械等配套施药技术,实现对蝗虫种群的持续控制,对于指导草原地区畜牧生产、实现草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瓜州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属典型的荒漠 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南接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南北高起逐渐向中部延伸为低山、残丘、戈壁、绿洲.全县东西长220 km,南北宽185 km,总面积2.41万 km2,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河流,年径流量为2.44亿m3,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灌溉和草原植被恢复提供了水源.瓜州县地域辽阔草原面积大,可利用草场面积33万hm2,有典型的荒漠草场和部分草甸草场、河谷草场,其中:干旱荒漠草场13.7万hm2,低地盐生草甸草场17.8万hm2,其他草场1.56万hm2,植被较为丰富,长期以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饲草资源.  相似文献   

13.
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中南部,天然草原集中连片,草原植被以多年生的根茎型禾草为主,羊草为主要建群种,兼有羊草和杂草类型。人工草场多为禾本科、豆科混播类型。牧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具备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但由于过度放牧、干旱和风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草原植被退化严重,蝗虫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夏天,该县有面积约1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天然草原蝗虫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4.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7):14-14
经过3年多草原围栏建设,宁夏自治区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了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至1998年10月对海原县南部的南华山马场,北部的兴仁坎头山,兴隆乡和兴仁乡人工草地进行测产。 1.2 天然草场测草点现状 1.2.1 南华山柴山沟测草点:属山地草甸草原,植被以铁杆蒿+异穗苔+杂类草为主,植被总盖度94%左右,海拔2400 m,年降雨量570 mm,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富有弹性,有腐殖质层,轻度侵蚀,局部有明显片状剥蚀,草场上鼢鼠堆积的小丘密布,有矮灌丛,轻度退化,终年放牧。 1.2.2 南华山大石头掌测草点:属干草原,植被以大针茅+铁杆蒿+短花针茅为主,植被总盖度73%左右,海拔2390 m,降雨量540 mm,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地面有少量裸露,本型草场鼢鼠活动频繁,小丘旁毒草丛生,重度退化,终年放牧。  相似文献   

16.
<正>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459296.3公顷,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新源县优质、广袤的草地资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原面临着超载过牧、退化等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生态建设项目,使得天然草地植被、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天然草地资源的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达茂旗天然草原生态状况和畜牧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合理保护利用天然草场,有效地防止天然草场退化、沙化,正确地处理草原建设、保护、利用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90年6-10月在乌兰察布片的荒漠草原开展了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荒漠草原牧草现存量的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文中对利用气象卫星进行荒漠草原牧草现存量的预报方法和手段做了研究和探讨,并做出了荒漠草原牧草现存量的估产模式,对四子王、达茂、乌拉特中三个旗的牧区草地现存量做出了预报。除此之外,为了更接近牧业生产实际,还以达茂旗为试点,预报出了各个 苏木牧草现存量。  相似文献   

19.
《四川草原》2005,(8):20-20
与高草原不同的是矮草原,矮草原是指草丛高度50厘米左右的天然草地。这类草原形成于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这类草原植物种类组成比较简单,产草量较低,自然条件较差。如欧亚草原的中部,美国西部、非洲荒漠的外围等。从全世界来看,这类草原多数都还保存着原始面貌。没有开垦为农田,主要用于放牧利用,饲养羊、牛等,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荒漠草原是脆弱生态系统,探讨荒漠草原对长期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响应,为深入开展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近20年涉及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相关研究中的关键发现,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归纳、总结并探讨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不同放牧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和适应特征,为有效节省后续研究人员查阅时间的同时,确定了知识薄弱的地方,提出了放牧利用下荒漠草原将来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