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月明  王俊 《农机化研究》2006,(10):169-172
随着嗅觉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电子鼻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子系统和模式识别子系统等3种功能器件组成。为此,阐述了电子鼻技术的结构组成,介绍了其在食品新鲜度检测、果蔬成熟度评价及饮料与酒类识别等轻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这些新技术实现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货架期是食品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准确地识别食品货架期能为食品贮藏保鲜提供科学指导。仿生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模拟生物嗅觉的新颖检测手段,相对其他识别方法在食品货架期识别上更具优势。介绍仿生电子鼻的发展历史、工作机理、传感器以及模式识别方法,围绕仿生电子鼻在果蔬类食品、肉类食品、蛋奶类食品、谷类食品和油类食品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与分析。总结仿生电子鼻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子鼻因具备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无损检测的特点,满足人们对肉与肉制品安全指标高效和高精确度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电子鼻技术的检测原理和其在硬件和软件系统方面的发展;从肉与肉制品的新鲜度检测、掺假检测、风味评价、病原微生物污染检测四个方向,对近年来电子鼻技术在肉与肉制品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突出了电子鼻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指出电子鼻技术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面临的检测效果参差不齐,电子鼻仪器体积大、价格高昂,模型通用性和普及性不够等不足。最后,本文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方面,对未来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硬件系统方面提高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电极膜材料的性能,增强电子鼻耐用性和识别气味的灵敏度;软件系统方面不断探索引入新的模式识别算法,使电子鼻技术实现对气味更快、更准确的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子鼻(e-nose)通过气味来鉴别化合物,是一种模拟生物嗅觉工作原理的新形仿生检测系统。它在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子鼻包括检测系统、数据预处理系统和模式识别系统。本文通过对电子鼻的发展历史和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介绍,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二十年来电子鼻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最后,从几个方面讨论了电子鼻技术在该领域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液态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等研究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此,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食品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检测步骤;从光谱检测方法、建模算法、谱图预处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液态食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的电子鼻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检测苹果汁气味,探索电子鼻识别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的可行性。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研究电子鼻对不同污染时间苹果汁的区分能力。运用载荷分析研究各传感器对电子鼻早期识别鲁氏接合酵母污染的贡献。同时对苹果汁进行感官评定分析,作为验证电子鼻检测性能的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电子鼻信号与酵母菌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建立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实验菌株污染苹果汁12 h后,对应的酵母浓度小于200 CFU/m L,电子鼻能够识别污染样品,而感官评定人员在这个条件下无法区分污染样品与空白样品。载荷分析表明S1、S2、S6、S7和S8传感器在电子鼻识别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中起到重要作用。PLS结果表明电子鼻信号与酵母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校正集)和0.93(预测集),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28(校正集)和0.26(预测集)。上述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对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进行识别预警是可行的,有望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鼻技术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消费者来说,粮食的气味也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仿生系统,是用于分析、检测挥发性气味的仪器.为此,综述了电子鼻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粮食霉变、虫害和储藏年限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电子鼻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种子品质检测方法准确性较高,但过程复杂,耗时费力,时效性较差且易造成种子损耗,不利于稀有种质资源的保护.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可实现对种子品质的快速检测,文章介绍了电子鼻技术及其在种子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概况,提出了其在种子品质检测方面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牛肉新鲜度的电子鼻检测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简单、快捷、准确地检测牛肉新鲜度,建立了电子鼻检测系统.根据牛肉产生的气味和传感器实验,合理地选用了气敏传感器阵列.为提高电子鼻传感器灵敏度,对购置的传感器进行了改进.利用生物嗅觉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仿生嗅觉鼻道结构.为了提高电子鼻系统小样本训练的识别率,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识别牛肉新鲜度的方法.应用电子鼻系统对储藏7 d不同新鲜度的牛肉进行了识别实验,识别率达到99.25%.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牛肉新鲜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子鼻系统对秸秆饲料固态发酵过程阶段进行监测研究具有明显的应用意义。但是电子鼻系统传感器阵列中同一气敏传感器会对多种被测气体响应,导致采集数据含有冗余信息,因此有必要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电子鼻系统采集数据结合阶段状态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传感器阵列优化方法。并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高斯过程等模式识别方法对电子鼻系统传感器阵列优化组合采集数据进行过程状态识别模型建模。研究表明,传感器阵列优化有利于减少模型输入,降低模型复杂性,提高模型对过程状态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苹果总产量高,但出口量占比低,高端苹果市场多被进口苹果所占领,主要原因是缺乏果品品质分级精选技术与装备,采摘后处理自动化程度低,大部分果品未经加工或简单粗加工后进入消费市场,果品品质不稳定,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本文分别对苹果品质无损检测和分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进展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苹果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电特性、CT、色谱、电子鼻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针对各种技术的功能特点和优缺点,提出了发展基于新型传感器技术的苹果气味检测方法;苹果品质分级则主要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多特征分级方法,苹果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与分级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苹果品质分级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这对于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整体而言,中国苹果品质无损检测和分级技术发展需求紧迫,检测新技术如采用纳米科学、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的传感器技术及产品在苹果无损、品质分级检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多技术的融合如集成电、光、气和计算机视觉等实时、高效、高精度的苹果品质分级系统可能是提高苹果分级品质和提升苹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物理农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理农业技术是利用声、光、电、磁与核等手段实现除病、防害、增产和环保等要求的技术。与传统的化学农业相比,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为此,阐述了物理农业技术的实现手段,以及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展望。当前,在我国已经开发应用、有待广泛推广的物理农业技术主要有声波助长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电子杀虫技术和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农业拖拉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拖拉机作为农业装备的核心,其技术发展水平体现着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近年来,拖拉机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性能持续增强。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拖拉机产品的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农业拖拉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归纳了拖拉机在发动机排放控制、新能源应用、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悬浮前桥、驾驶室、电液悬挂、电子控制、总线网络以及整机信息化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产品应用阐明了各系统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最后,纵观拖拉机技术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国情,对农业拖拉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开始与农机装备制造业相结合,集高效、节能、环保、智能为一体的精准农业系统代表了未来农业生产的新型模式,智能拖拉机作为精准农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智能感知、智能决策、高效驱动以及远程管控技术将成为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技推广高效协同创新研究——基于机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时期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传统农技推广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出迫切要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实施探索了新机制,为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基于对吉林、江西、湖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广西和四川等8个试点省份的广泛调研,分析梳理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的主要做法,研究总结不同于传统农技推广模式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在实施中形成“高效协作”的组织实施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双向反馈”的信息贯通机制,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高效协同,有效克服传统农技推广面临的时代困境,是新时期应该大力推广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有关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晓瑛 《农业工程》2022,12(11):10-13
智能农机是集合计算机技术、电控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迭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梳理了智能农机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对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物联网(IOT)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食品及农产品领域。首先简介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原理和技术,然后较全面地分析归纳了近年来这些技术在食品、农产品的生产监控、安全监管及供应链的溯源与追踪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最后展望了这些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掀起了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推动农业生产出现新的突破。介绍电子技术在农业装备中应用的技术组成,简要分析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装备领域的应用条件、应用途径和应用效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生产方面,从而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对转基因农产品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态度.因此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居民对待农业生物技术的正确思维,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