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1 d健康的10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呕吐毒素(DON);3~5组为试验组,每组在添加2 mg/kg DON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 %、0.10 %和0.15 %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研究DON染毒饲料中添加EGM对小鼠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 d,1组、4组和5组平均日增质量及脾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2组;血液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极显著高于2组;2组肝指数极显著高于1组、4组和5组;1组、4组和5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DON,减轻DON对小鼠的毒性损伤作用,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剂量为0.10 %.  相似文献   

2.
选择18~22 g 126只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10 mg/kg;3~6组每组在添加10 mg/kgZEN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和0.3%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研究ZEN染毒饲料中添加EGM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30 d,1组、4组、5组和6组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2组和3组;1组、4组、5组和6组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组;1组、4组、5组和6组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ZEN,减轻毒素对小鼠的损伤,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剂量为0.1%.  相似文献   

3.
选取108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第1组饲喂常规饲料,第2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第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0%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的试验组肉鸡日增重大于饲喂霉变饲料组的,添加0.20%EGM组的日增重效果与正常组最为接近;添加0.20%EGM组和霉可吸组肉鸡的料重比与正常组最为接近;霉变饲料中添加0.10%EGM、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羟自由基(·OH)含量(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组与其余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表明,EGM能有效地吸附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降低霉菌毒素对肉鸡的过氧化损伤;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2%EGM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酯化葡甘露聚糖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体质量相近,日龄相同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饲喂正常饲料;2组饲喂霉变饲料;3组~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d,1组和5组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3组,1组、5组和6组显著高于2组、3组和4组;1组仔猪血清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极显著低于5组,5组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1组仔猪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5组,5组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扭转霉菌毒素对仔猪的过氧化损伤,在仔猪霉变饲料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2%。  相似文献   

5.
选择126只18~22g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10mg/kg;第3~6组基础日粮中添加ZEN10mg/kg,再分别添加酯化葡甘露聚糖(EGM)0.05%、0.1%、0.2%和0.3%。研究ZEN染毒饲料中添加EGM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d,第1、4、5、6组小鼠子宫指数显著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1、4、5、6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第2组(P0.05);第1、4、5、6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学观察表明,第2组21只小鼠中有9只小鼠的子宫肿大明显,第3组21只小鼠有3只子宫肿大明显,其他各组小鼠均无子宫肿大现象。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ZEN,减轻毒素对小鼠的损伤,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剂量为0.1%。  相似文献   

6.
将体外培养的脾细胞分为5组,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基,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添加500 μg/L DON;第3组、第4组和第5组在添加500 μg/L DON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EGM。在培养72 h后,测定各组培养基质中MDA含量、SOD活性、脾细胞存活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第1组、第4组和第5组的脾细胞存活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第2组(P<0.01);第1组、第4组和第5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第2组(P>0.05);第2组培养液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第4组和第5组(P<0.05);第1组、第4组和第5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DON,减轻DON对小鼠脾细胞的毒性作用;EGM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10%。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探讨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作用。选用180只体重接近的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 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肉仔鸡的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下降,料重比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肿胀,胸腺、法氏囊萎缩;(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葡甘露聚糖,明显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以上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可知,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AFB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448羽,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对照组和Ⅰ组为空白组,Ⅱ组和Ⅲ组为霉菌毒素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2)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时的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42日龄时的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吸附剂缓解了42日龄时的法氏囊萎缩,但效果不显著(P0.05)。3)添加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时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42日龄时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提高21日龄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添加吸附剂对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21日龄时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显著提高42日龄时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综上所述,吸附剂可有效缓解AFB_1和T-2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脱毒剂添加到肉鸡饲粮中。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两个肉鸡试验,一个雏鸭试验,来评估在饲料中添加葡甘露聚糖对于消除黄曲霉毒素毒性的功效。第一个实验涉及了3个水平的葡甘露聚糖(0,0.1%,0.2%酵母1026,奥特奇公司)添加到含有500及1000ppb黄曲霉毒素的肉鸡日粮中。日粮加入黄曲霉毒素后,家禽的体重、饲料转化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新城疫血球凝集抑制效价都显著下降而死亡率显著提高了。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日粮中添加葡甘露聚糖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用更大数日的鸡进行了第二个实验来证实第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3个实验组包括对照组(无黄曲霉毒素,无葡甘露聚糖),500ppb黄曲霉毒素和500ppb黄曲霉毒素加0.1%葡甘露聚糖。在添加黄曲霉毒素的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都受到抑制(P<0.05),死亡率增加,肝的相对重量和半胱氨酸转移酶的活性增大了,法氏囊的相对重量降低了。添加葡甘露聚糖后缓解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第三个实验涉及了160只公雏鸭,分成5个组:对照组,100ppb或200ppb黄曲霉毒素不添加或添加0或0.1%葡甘露聚糖。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特点是体重、法氏囊相对重量、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浓度、血红细胞数、血色素比重%和红细胞压积的显著下降,以及死亡率、肝组织中黄曲霉毒素浓度、肝的相对重量、半胱氨酸转移酶活性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显著上升。加入0.1%葡甘露聚糖能显著缓解这些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0.
选用1日龄健康岭南黄肉仔鸡42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20μg/kg AFB1组、基础日粮+50μg/kg AFB1组、基础日粮+20 μg/kg AFB1+0.1%解毒酶组、基础日粮+20 μg/kg AFB1+0.3%解毒酶组、基础日粮+50 μg/kg AFB1+0.1%解毒酶组、基础日粮+50 μg/kg AFB1+0.3%解毒酶组,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①基础日粮中加入20 μg/kg和50 μg/kg AFB1,肉鸡的平均出栏重、日采食量显著下降,料重比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②在20 μg/kg和50 μg/kg AFB1日粮中加入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明显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液和肝脏中AFB1残留量降低,以上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③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量为20~50 μg/kg时,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在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0.3%.由此可知,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减轻或基本消除了AFB1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T-2毒素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对脾脏白细胞DNA片段化和鸡氧化应激的影响,以评估日粮核苷酸对毒素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潜力。选用雄性肉鸡,分别饲喂添加或不加核苷酸的含有10 mg/kg的T-2毒素或呕吐毒素的饲粮。试验进行17 d后,利用"彗星"分析法(又叫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脾脏白细胞的DNA损伤,通过测定血浆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血浆中的总抗氧化水平(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含量来评判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肝毒性通过血浆中肝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来评定。T-2毒素和呕吐毒素能诱导的鸡脾脏白细胞DNA的片段化,补充核苷酸只能减少T-2毒素引起损伤的程度。相比于空白对照组,饲粮中含有T-2毒素的添加或不添加核苷酸的两个处理组肉鸡的TAS和AST显著减小。饲粮中含有T-2毒素和呕吐毒素的处理组肉鸡血浆和肝脏组织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当肉鸡饲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饲粮时,日粮核苷酸的补充并不影响机体MDA的生成。结果发现日粮核苷酸对削弱免疫细胞中因T-2毒素诱发的DNA损伤具有功效,这表明补充日粮核苷酸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免疫系统的改善具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45头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蒙脱石,试验期70 d,测定各组的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中酶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增大,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0.5%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锌和镁浓度无显著变化,但1.0%~2.0%组血液中钙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铜和铁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粗脂肪、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且0.5%组的NDF、ADF表观消化率最高。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奶牛日粮中霉菌毒素含量在安全范围内),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推荐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体内法测定了修饰葡甘露聚糖(MG)吸附肉鸡胃肠道内T-2毒素的能力120只5周龄肉鸡喂以以下6种日粮:1)对照日粮;2)对照+MG(0.1%);3)对照+T-2(500ppb);4)对照+T-2(5(10ppb)+MG(0.1%):5)对照+T-2(1000ppb)和6)对照+T-2(1000ppb)+MG(0.1%),每个处理20只鸡.每个处理纽在饲喂日粮后的第0、30、60、90和120分钟各宰杀4只鸡收集每只鸡的全部肠内容物,干燥并测定毒素浓度,结果显示:饲喂MG组任何时间收集的肠内容物中检出的T-2毒素的浓度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2个不同浓度T-2毒素组的T2毒素在30、60、90和120分钟被MG吸附的百分比分别为1597和14.77,22.53和22.67,26.88和28.03,31.50和31.83(AsianAust.J.Anita.Sci.2004,Vol 17,No.2:259-262)。  相似文献   

14.
王留  赵香菊 《养猪》2013,(1):11-12
为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50头42日龄健康保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t黄曲霉毒素B1,3个试验组分别在阳性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霉菌毒素降解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0.1%和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保育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消除黄曲霉毒素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危害;降低保育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减轻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分析日粮中添加纳米蒙脱石吸附剂后奶牛生产性能、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血清中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变化,研究吸附剂对奶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效果。试验选取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奶牛,每头奶牛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3 g/kg的纳米蒙脱石吸附剂。预试期7 d,正式期14 d,共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产奶量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0.64 kg/d和0.50 kg/d (P <0.05);试验Ⅰ组的4%校正乳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1.01 kg/d和0.65 kg/d (P <0.05);试验Ⅰ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1.57μg/L和1.44μg/L(P <0.05),试验Ⅱ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各项乳成分均无显著差异。(2)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8.86、5.31、1.23 U/L(P <0.05);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试验Ⅱ组8.64、4.25、1.20 U/L(P <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B_1,同时添加吸附剂可以显著减少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对黄曲霉毒素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牛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试验探讨在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羽1日龄AA肉公雏鸡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霉变饲料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组为霉变饲料+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2%的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试验至42 d,检测血浆抗氧化指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干扰素-γ、白介素-2、传染性法氏囊以及鸡新城疫抗体含量(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显著扭转霉变饲料对肉鸡的氧化损伤和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30头体质量344kg左右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05%和0.10%的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试验期90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生长性能、胴体指标、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显著降低了毒素在肝脏(P0.01)和肾脏(P0.05)中的残留。试验Ⅰ、Ⅱ组肝脏黄曲霉毒素的B1残留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44.87%(P0.01)和49.15%(P0.01);试验Ⅰ、Ⅱ组肾脏中黄曲霉毒素的B1残留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32.20%(P0.05)和33.90%(P0.05)。由此可知,肉牛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可降低毒素在组织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肉仔鸡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组织结构的观察,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选用8日龄、180只体重相近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组和基础日粮 0.1mg/kgAFB1 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导致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γ-L-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升高,且均在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到肝细胞广泛性坏死,胆管异常增生;(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的葡甘露聚糖,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切片未见上述病理现象。结果显示,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9):34-3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对饲喂霉变饲料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20日龄的6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空白对照组(Ⅰ组):饲喂正常玉米日粮;阴性对照组(Ⅱ组):饲喂用50%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的日粮;试验Ⅲ、Ⅳ和Ⅴ组,饲喂在阴性对照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添加量分别为1.0‰、2.0‰和4.0‰。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蛋鸡产蛋率、显著提高日耗料量、料蛋比和破软壳率;与阴性对照霉菌毒素组相比,2.0‰和4.0‰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组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显著降低日耗料量、破软壳率和料蛋比,其中以4.0‰添加量组效果最优。(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饲喂霉菌毒素日粮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黄色泽分别降低19.44%、16.29%和20.50%,差异均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和4.0‰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组蛋壳厚度分别提高20.69%和27.59%、蛋壳强度分别提高17.79%和15.77%、4.0‰添加量组蛋黄色泽提高19.00%,差异均显著(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血清中ALT、AST和ALP含量。4.0‰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降低25.04%、16.19%和17.46%,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知,霉变饲料中添加该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及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伤,综合比较以试验Ⅴ组4.0‰添加量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选用24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 日粮中添加0.10%牛磺酸,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显著提高3周龄肉仔鸡脾脏指数和6周龄法式囊指数(P<0.05),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和3周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3周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2)添加0.15%的牛磺酸显著提高3周龄肉仔鸡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3)日粮中添加0.20%的牛磺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和抗氧化能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