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施肥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合理施肥,氮、磷、钾有机搭配,才能获得高产。从施用化肥提高产量这个突破点入手,阐述了氮、磷、钾对马铃薯的主要作用,介绍了马铃薯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最后指出了不同生态区马铃薯种植配方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探索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墒、高产综合栽培技术,重点对此项技术中的氮、磷、钾用量和种植密度进行研究,建立氮、磷、钾、密度与产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模型优化后,经微机模拟得出三种肥料的最佳用量,最高产量用量及合理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的内容为1988年以来赣南紫砂泥田上6个氮,磷,钾化肥试验点的烤烟田间试验结果,采用三因子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施用氮,磷,钾化肥效应,根据投和产出边际分析和频率分析原理,求出烤烟氮,磷,钾化肥最适宜用量。试验表明,赣南中低肥力紫砂泥田种植烤烟氮,磷钾化肥的适宜和量范围为氮(H)90~140kg/hm^2,磷(P2O5)105~130kg/hm^2,钾(K2O)135~240kg  相似文献   

4.
棉花氮、磷、钾化肥平衡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十大技术之一。氮、磷、钾是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本试验探讨适合我县棉花施肥水平的氮、磷、钾化肥用量及配比,为棉花高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及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土壤中的钾素不断消耗,而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更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土壤缺钾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及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土壤中的钾素不断消耗,而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钾肥施用不足,更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土壤缺钾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不同化肥所含纯氮、纯磷、纯钾的量是不同的,一般包装上都写有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给农作物施用化肥时,首先要根据农作物的需要确定施用纯氮、纯磷和纯钾的数量,这就要根据化肥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出实际用量。计算方法是:所需化肥重量等于农作物所需养分量除以化肥中所含有效养分的比重。例如根据小麦生长需要,每亩要求施纯氮10公斤,尿素纯氮含量为46%,10÷0.46≈22,说明每亩尿素的施用量约为22公斤。再如,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是七台河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七台河市水稻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但是产量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在水稻的施肥方面还存在着误区,在水稻的配方施肥中,农户十分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却忽略了硅、锌等微肥的施用。但随着高产品种的种植,氮、磷、钾施用量增加,水稻微量元素缺乏症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9.
喀什棉田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及其配合比例,提高化肥利用率,进行了喀什棉田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试验,为棉花平衡施肥积累资料和经济合理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茄果类蔬菜施肥现状及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长期以来 ,安徽省菜地施肥主要以有机肥和氮、磷化肥为主 ,钾素出现亏缺。多年试验研究表明 :施用钾肥能提高茄果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促进茄果类蔬菜对氮、钾养分的吸收。减少氮肥用量以节省肥料投资 ,增加钾肥投入以调整氮钾比例是当前茄果类蔬菜的主要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田土壤养分与化肥施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在收集大量新疆农田土壤养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农田土壤养分与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变化,并对其现状做出评价:土壤有机质总体变化不大,土壤全氮总体是趋于下降,土壤碱解氮趋于提高,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则较大幅度下降;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属中低水平,土壤全氮属低水平,土壤碱解氮为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普遍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北疆较高,南疆属中低水平,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中等.通过分析近15年来新疆化肥用量与农作物产量变化,阐明化肥对提高新疆主要农作物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施用化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粮食总产、单产,棉花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化肥的增产效益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刘培生 《农家科技》1998,(10):13-13
<正> 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钾素。近年来,随着氮、磷化肥的增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摄走的钾素亦随之增多,导致一些土壤出现缺钾现象。在高产地区和一些速效钾含量偏低的土壤中,这成了持续增产的限制因素。因此,必须引起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铃薯需磷量确定沼液适宜施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在保持氮、钾平衡情况下,不同供磷水平的沼液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并以此来分析基于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在作物种植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沼液供磷水平为90、135、18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化肥组增产10.98%、16.54%和18.37%,产投比分别比化肥组高0.9、1.0、1.3,但两者产量无显著差异.虽然与施用化肥相比马铃薯粗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沼液的施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同时,磷当季利用率以中供磷水平组(90 kg·hm-2)最高(12.50%),化肥组最低(6.80%).化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种植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而中高供磷水平(90、135、180 kg·hm-2)沼液的施用则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供磷水平为180kg·hm-2的处理还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速效磷含量.综上所述,基于马铃薯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可行,在磷匮乏和磷充足的土壤,沼液供磷水平分别以18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展有机水稻,以红花草-有机水稻轮作培肥水田土壤肥力,研究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花草的合理种植、培肥地力提供依据.2012~2013 2年稻后茬种植红花草,过冬前分别单独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对红花草产草量、固氮根瘤菌数量、固氮根瘤菌重量的影响及种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草前期补施氮、磷、钾,氮素对红花草的影响较大,在施氮75 kg/hm2(N 46%)时,产草量最高,固氮根瘤菌数量最多,固氮根瘤菌重量大;种植后土壤全氮变化表现为不同施氮量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磷、施钾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速效磷变化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钾各处理增幅趋势表现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变化表现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变化趋势是随肥料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施氮150 kg/hm2(N 46%)、施磷300 kg/hm2(P205 12%)时,土壤速效钾增幅达最大;土壤有机质变化表现为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种植红花草,前期适当补施氮、磷、钾,可以提高红花草产草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施用沼肥的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骏  罗守进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4):363-364,368
耕地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粮食产量的增幅则呈下降趋势。提高磷、钾肥投入比例,广开有机肥源,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已势在必行。沼肥是缓速兼备的有机肥料,对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养分相等的条件下,当氮肥的用量超过21.0 kg/667 cm2时,水稻的增产效果不显著;水稻氮肥的用量范围为9.0~21.0 kgkg/667m2。氮、磷、钾化肥的合理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有机水稻,以红花草-有机水稻轮作培肥水田土壤肥力,研究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花草的合理种植、培肥地力提供依据。2012~2013 2年稻后茬种植红花草,过冬前分别单独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对红花草产草量、固氮根瘤菌数量、固氮根瘤菌重量的影响及种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草前期补施氮、磷、钾,氮素对红花草的影响较大,在施氮75 kg/hm~2(N 46%)时,产草量最高,固氮根瘤菌数量最多,固氮根瘤菌重量大;种植后土壤全氮变化表现为不同施氮量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磷、施钾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速效磷变化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钾各处理增幅趋势表现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变化表现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变化趋势是随肥料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施氮150 kg/hm~2(N 46%)、施磷300 kg/hm~2(P_2O_5 12%)时,土壤速效钾增幅达最大;土壤有机质变化表现为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种植红花草,前期适当补施氮、磷、钾,可以提高红花草产草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钾肥的施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氮、磷化肥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合理施用钾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高产田更显示出氮磷钾等养分供应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适当调整氮、磷比例,配施一定量的钾肥效果势在必行。钾肥不但能协调土壤养分比例,提高氮、磷化肥利用率,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特别是改善喜钾作物的品质具有良好作用,有的称钾为“品质元素”。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产量高低与施肥有直接关系,所以想要增产增收,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化肥的科学施用方法。1.施肥原则施用化肥时,要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粒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根外追肥。2.合理施肥要掌握玉米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用量。一般100kg玉米籽粒需要氮3.6kg、磷1.5kg、钾3.1kg。氮∶磷∶钾  相似文献   

20.
在浅旋耕旱直播条件下,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法,研究了水稻栽培中的主要技术因子与稻谷产量的关系,结果明确了播种量、氮化肥、磷化肥、钾化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获得了95%保证率下产量高于8250kg/hm^2的优化农艺方案,并在详细分析秀水122品种若干生育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产措施和简易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