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竹荪隶属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腹菌纲(Gasteromycetes)、鬼笔目(Phallales)、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Dictyophora)真菌。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非洲、澳大利亚、北美、南美及东西印度群岛。在我国分布有7种。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M.Zang,D.G.Ji  相似文献   

2.
<正>红托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菌目鬼笔菌科竹荪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由于红托竹荪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又被人们称为“雪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被列为世界名贵食用菌之一。生产区域主要在福建、广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林木和草地生长的大型真菌种类的调查,鉴定结果表明:该校园大型真菌隶属担子菌门,其中伞菌目7个种隶属于5个属(Agaricus,Mycena,Schizophyllum,Coprinus,Calvatia);多孔菌目4个种隶属于4个属(Oligoporus,Ganoderma,Coriolus,Phellinus);鬼笔目2个种隶属于2个属(Simblum,Lysusus);鸡油菌目1个种隶属于1个属(Cantharellus);花耳目1个种隶属于1个属(Dacryopinax)。其中伞菌目和多孔菌目中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4.
正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ex.Pers.),又称竹下菌、男荪、无裙荪等,为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鬼笔属真菌。自然条件下,于林下腐殖质层中单生或群生,其出菇温度较低,子实体开伞在秋冬季节,因此菇农又称其为冬荪,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安徽、广东等地[1]。白鬼笔目前在贵州毕节市已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图1)。  相似文献   

5.
千年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初步筛选具有较高溶磷活性的 内生真菌。【方法】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外墩采育场、湖桥工区和书坊林场的千年桐根、茎、叶中分离纯 化得到内生真菌。根据菌落在根、茎、叶中出现频率及其直径生长速度筛选优势菌株,进一步对优势菌进行溶 磷能力的定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 155 株菌株,其中茎内生真菌 60 株(38.71%)、叶 50 株(32.26%)、 根 45 株(29.03%)。湖桥样地采集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外墩样地最少。选出 25 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和 18 SrDNA 分子鉴定分别为毛霉菌属(Mucor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木霉属(Trichoderma sp.)、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对优势菌株溶磷效果的试验表明,具有较强 溶磷活性的菌株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结论】千年桐内生真菌数 量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器官间分布各有不同,初步确定千年桐内生真菌菌属组成,得到具有较强溶磷活性的菌株 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  相似文献   

6.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ITS区的rRNA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部位样品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健康组共鉴定出14个门、40个纲、99个目、211个科、377个属、561个种;患根腐病组共鉴定出14个门、39个纲、98个目、238个科、385个属、570个种。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健康草莓,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健康草莓。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根内样品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样品的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草莓,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草莓。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属均为帽状菌属(Pilid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健康草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属均为玛利亚霉菌属(Mariannaea)和被孢霉属。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比健康草莓增加2.26%,而非根际土壤被孢霉属比健康草莓减少1.63%。健康和患根腐病草莓根内样品优势属均为帽状菌属和玛利亚霉菌属,患根腐病草莓根内玛利亚霉菌属比健株减少7.53%。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说明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田间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甚至整个生长阶段依赖于共生真菌。滇西槽舌兰(Holcoglossum rupestre)是我国特有极度濒危物种,为了更好地开展其种质资源保护,采集云南香格里拉、楚雄、昆明盘龙、昆明呈贡的滇西槽舌兰植株,基于ITS rDNA序列对其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研究这些内生真菌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西槽舌兰4个分布地植株的根内共分离、鉴定出68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粪壳菌纲(Sord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3个纲18个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间座壳属(Diaporthe)、胶膜菌属(Tulasnella)、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7.94%、10.29%、8.82%、8.82%,为主要优势内生真菌。胶膜菌属和角担菌属为滇西槽舌兰首次分离到的兰科共生菌,且胶膜菌属的P2和P47菌株可以显著促进叠鞘石斛种子萌发进程及萌发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胡杨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杨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获得真菌34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分别为半知菌亚门22个属、接合菌亚门2个属和鞭毛茵亚门1个属,表明胡杨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有着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野生鬼笔属Phallus食用物种在山西的分布及物种多样性,文章采用ITS和LSU这2个位点基因片段分析比对及形态学特征比较鉴定的联合分析方法,对2017—2022年连续5 a在山西各地林区采集的8个鬼笔状蘑菇样本进行研究鉴定。结果发现,鬼笔属在山西分布有3个物种,即冬荪鬼笔Phallus dongsun、红鬼笔Phallus rugulosus和超短裙鬼笔(超短裙竹荪)Phallus ultraduplicatus;其中,我国著名的食用真菌冬荪鬼笔Phallus dongsun在山西野生分布有黄、白2个颜色品种,其中,黄色品种分布于全省各地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白色品种仅见于山西南部中条山区域。之前已知,冬荪鬼笔仅有白色品种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各地。该研究结果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和证实冬荪鬼笔在自然界有黄色品种存在,冬荪鬼笔黄色品种的发现为名贵野生食用菌冬荪鬼笔的人工培育和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研究方向,丰富了中国重要野生食用菌物种的基因库,对野生菌多样性研究和栽培驯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集生长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的密林、开阔地两种生境的9种兰属植物,对其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经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99个菌株隶属于29个菌属。对子囊菌和担子菌分别进行的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子囊菌为优势菌种,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22.20%),炭角菌属(Xylaria,6.06%)和木霉属(Trichoderma,5.05%)为优势菌属。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分析结果表明,密林生境的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高于开阔生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贵州地区白鬼笔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状况,对大方县白鬼笔种植基地白鬼笔及其种植土壤中Pb、Cd、Cr、Cu、Zn、Hg、As含量及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鬼笔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表现为CuCrZnPbAsCdHg,Pb、Cr、As、Zn含量均未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极限值,其余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超标;菌托、菌柄、菌盖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表现为ZnCuPbCrCdHgAs,其中Cd、As、Zn含量在菌托、菌柄、菌盖中均未超标,其他重金属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不同程度超标。白鬼笔及土壤中均未检测出六六六、滴滴涕残留,未受农残污染。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白鬼笔种植基地土壤中仅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99,属轻微污染,其他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处于无污染水平;白鬼笔中7种重金属的平均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其未受到这些重金属的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白鬼笔种植基地土壤受到了轻污染;白鬼笔菌托、菌柄处于非污染水平,菌盖处于轻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三室盆栽系统研究两种不同形态的氮肥(铵态氮和硝态氮)接种泡囊——丛枝(VA)菌根真菌对三叶草苗期植株生长和磷素营养的影响。测定各处理植株的生长量和根系的总长度,分析植株 N,P,K 等养分的含量和收获后中室边室土壤 Olsen-P 浓度及 pH值。结果表明,施用两种不同形态的氮肥,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增加了植株的干物重,提高了植株中 P 的含量,且在 NH_4-N 的处理中,菌根效应要大于 NO_3-N 的处理。施 NH_4-N,菌根处理的边室土壤 pH 值和 Olsen-P 的含量都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处理,而施硝态氮的处理菌根对pH 值的影响不显著。说明菌根对寄主植物的营养效应与环境中氮素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来自果蔬中的产红色素的内生菌菌株。[方法]以来源于果蔬中的内生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该菌细胞卵形,单极芽殖;在液体培养基中有沉淀且有菌环;在固体培养基中,菌落红色,表面平滑、暗淡,边缘整齐,质地粘稠;无子囊孢子;无假菌丝形成。葡萄糖发酵为阴性;能同化硝酸钾;尿素分解呈阳性;明胶液化呈阴性;37℃呈阳性生长;DNA纯度较纯,核酸浓度为2 899 ng/ul。该酵母菌的18 S rDNA序列与粘性红圆酵母同源性达99.9%。[结论]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粘性红圆酵母。  相似文献   

14.
红壤晚稻田各类群微生物及产脲酶菌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晚稻四个不同生长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结实成熟期),测定三种不同类型红壤稻田(肥田、瘠田和新垦田)的耕作层中三大类群微生物及产脲酶菌数量消长情况。结果表明:各类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晚稻不同生长期数量有变化,且消长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稻田各类群微生物数量略有差别,统计结果显示,不达显水平;各类产脲酶菌在不同类型晚稻田的百分含量变化不很明显;它们在各类群微生物中的百分含量分  相似文献   

15.
选取8株白腐菌分别与偶氮类染料刚果红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共培养5d,进行脱色菌种筛选,发现白干酪菌和白耙齿菌对刚果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9%,血红密孔菌对结晶紫的脱色率达到90.62%.结合木素氧化酶系定性检测的结果,证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漆酶活性是影响染料脱色率的主要因素;在振荡培养方式下菌种对染料的脱色率高于静置培养;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脱 色菌对简单混合染料进行脱色试验,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表明单一菌种的脱色效果要好于混合菌种.  相似文献   

16.
降解纤维素嗜热真菌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有强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嗜热真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温泉中初筛获得23株透明水解圈较大的降解纤维素的嗜热真菌.经过液体发酵复筛得到12株降解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对之中的7株嗜热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7株嗜热真菌分别属于曲霉属、枝孢霉属和毛孢酵母属.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枣棉间作模式下不同施氮量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0、150、300、450、600、750 kg/hm26种施氮水平对枣树‖棉花模式中棉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300和450 kg/hm2施氮量能显著增加蕾期、花期和吐絮期微生物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在整个生育期中蕾期数量最少,铃期和花期较高,吐絮期次之。真菌数量各个时期变化不大。适宜施氮量能增加铃期枣棉间作交际行棉花根际土微生物数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枣棉间作系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康3个县、区实地抽样调查,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对所采集的5种11株野生食用菌及其生境地土壤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测定和富硒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地境内的11株野生食用菌硒含量为0.300 0~18.807 7 mg/kg,属富硒食用菌,其中以宁陕县的红牛肝菌(18.807 7 mg/kg)、美味牛肝菌(17.538 6 mg/kg)和汉滨区的美味牛肝菌(17.5169 mg/kg)最高.另外,安康野生牛肝菌富硒能力最强,野生青头菇、鸡油菌富硒能力次之,而红菇、茶树菇富硒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了植物残体在水田、旱地和林地3种不同红壤利用方式下的腐解和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变化以及红壤理化性状的改变。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的红壤微生物类群和数量有明显差异,植物残体在红壤中的腐解与红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及类群有密切关系。植物残体的添加使水田、旱地、林地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且均出现了相似的菌群演替规律。不同时期微生物监测结果显示,植物残体的腐解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红壤微生物影响不同。植物残体腐解1年后,红壤性状得到部分改善,有机质、旱地的速效磷、水田的速效钾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羟基羟甲基吡喃酮(Microthecin)是以糖原和淀粉作为前体的某些菌类和红藻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icrothecin浸种、土壤施用及叶面喷施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Microthecin处理明显提高了黄瓜幼苗的干重和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光合速率、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浓度为100 mg/L的Microthecin浸种或叶面喷施和1000 mg/L土壤施用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