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5年12月28日,2016年"中国荷城·最美乡村四季游"旅游年新闻发布会在贵港市掀起了乡村生态旅游热潮。"吃农家菜、住农家屋、摘莲蓬、坐游船"的"荷乡"主题乡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某公司白领罗小姐说,近两年全市村屯新种了很多树,她隔三差五邀朋友往乡下跑。  相似文献   

2.
地处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宛如一条绿色巨龙在冀东平原东北方的上空腾飞。层层叠嶂浓荫,道道潺潺清流,屏护和哺育着秦皇岛这颗美丽的"渤海明珠"。当您走进这座拥有"国家万两黄金县"、"中国苹果之乡"、"中国奚族文化之乡"等诸多美誉的县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峰峦叠嶂,苍翠松海;碧水蜿蜒,群鸭白鹅嬉戏;野菜遍地,长空如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将生命力指数引入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研究中,并用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基于生命力指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位于辽宁省的白石砬子、医巫闾山和海棠山3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进行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处于"健康"水平,医巫闾山和海棠山两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秩和方法、加权线性组合法(WLC)、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的权重,构建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以"广东绿谷"——河源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分析了该地区生态旅游竞争力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互联网+"是将互联网发展成果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发展模式,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终将形成"互联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从生态旅游内涵出发,分析"互联网+"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并从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关系、加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信息集成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阿尔山依托大自然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当年的旅游主题确立为"中国生态旅游年",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旅游发展。阿尔山拥有品位极高的火山温泉资源、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以及口岸旅游资源。对阿尔山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应该有一种更科学的态度,这种科学的态度就是要更加适应自然,保护自然。阿尔山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毫无疑问,生态旅游已经成为阿尔山旅游业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西藏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墨脱县拥有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峡谷、中国最美雪山南迦巴瓦及中国县域范围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等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评价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其保护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生态旅游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日渐成为旅游业的一种新时尚,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而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该文分析了河北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并着重对人才的培养摇篮--学校的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书怀 《陕西林业》2011,(Z1):17-18
"生态旅游"的概念,对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最早源于1996年的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GEF项目,由当时的澳大利亚籍世行中心官员玛格丽特提出,几经讨论,"生态旅游"的概念最终为保护区大部分专业人员所接受,并一直延续至今。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1、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1981-1983年的太白山综合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概述,分析森林生态旅游对象、功能及方式,探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云南"的建设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发挥云南比较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发展和建设的目标,需处理好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关系,发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森林生态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分享交流了对国家公园游憩规划方面的研究,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相关的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游客参与机制、生态旅游产品时空布局、生态旅游的动态监测及科学评估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各地都举办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研讨活动。11月25日至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的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在北京召开。主办者说,此次中国生态旅游论坛的召开一方面是为了响应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倡议,更好地开展对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论坛的方式,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实业界之间的交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2002中国生态旅游论坛是一次有关生态旅游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旅游、环保、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强调"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同时,对于"保护自然"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生态旅游给经济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对比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提出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措施,同时倡导全民开展"绿色环境运动".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认为生态旅游是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人类个体的"健康度"已被广泛引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之中。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以及实践、管理和研究的需要,将"健康度"引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横向结构、纵向历程、动态特征与协调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6个方向,5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将居民、管理者、游客、专家、政府工作人员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纳入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互联网+森林生态旅游"背景,对森林生态旅游企业商务网站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快捷性、渗透性、可持续性等网络旅游的特点进行介绍,进而对新形势下森林生态旅游企业商务网站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商务网站建设路径的优化进行了全面探索,这对于加快森林生态旅游企业发展建设,更好地服务广大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位、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定位。并以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文化为依托策划"水域观光湖滨休闲游"、"湿地科考候鸟观赏游"、"渔事农耕生态体验游"、"湿地探索体验游"等四大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已是人们喜爱的旅游方式,到风景优美的生态旅游区去体验,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为满足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要,做好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当前旅游业重要的课题.而在整个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中,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广西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规划与开发中,根据生态旅游规划技术方法,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旅游规划法律法规,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规划理念,构建老子山生态旅游景区的原则,使景区生态旅游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旅游的新形势、新目标。作为亚洲旅游发展的大国,中韩两国都将生态旅游作为本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虽然韩国生态旅游发展亦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发展形式多样、经营理念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巨大。文章着重分析韩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发展代表模式,试探索分析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力图为中国生态旅游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旅游业后疫情时代(Post-Pandemic,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去后的时代),生态旅游、安全健康的自然景区已成为疫情后旅游者的首选.研究后疫情时代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流空间特征和优化路径,对推进"十四五"及后疫情时代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南郴州作为南方丘陵山地带代表,通过建立新冠疫情前后生态旅游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