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 春季气候温和,桑叶生长茂盛叶质好,蚕作较为稳定,容易高产稳产、所以量叶多养,养好春蚕是发挥春季生态优势争取蚕茧增产的关键。怎样才能促使蚕儿体壮茧优呢?俗语说:苗好一半收,这就涉及到蚕种催青技术。春季蚕种出库后,人为的将蚕种保护在合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胚子顺利的发育、蚕卵颜色由灰色、紫色逐渐变青直至孵化,这一操作过程叶做催青(也叫暖种),经过催青的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健壮,並在预定时间孵化,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吃到适熟的桑叶,所以对蚕儿健康生长十分有利。如不催青,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也能孵化,但自然温度忽高忽低就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蚁蚕体质虚弱;就易发病而且也无法预知收蚁日期,不利桑园蚕室工作的安排。因此催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春蚕更是如此,催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蚕儿饲育过程中,对蚕种催青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高低、蚁蚕体质强健度和蚕体发育整齐度。因此,蚕种催青始终要把提高一日孵化率放在首位,同时也要考虑到蚕农领种时方便。  相似文献   

3.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1):26-26
春季养蚕广西一般是在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惊蛰至清明 ) ,这时候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多湿 ,而蚕是属于变温动物 ,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蚕正常生长的适合温度范围是 2 0~ 30℃ ,在这范围内 ,温度越高 ,发育越快。超过 30℃发育的速度则反而缓慢。但是很多蚕农不知道温度低对蚕儿生长发育有影响 ,领回来的蚕种不进行人工加温补催青 ,而是放在自然温度中等待蚕种孵化 ,往往比正常适温催青的蚕种孵化时间推迟 5~ 7天 ,而且孵化不整齐 ,蚁体弱等。养蚕期间温度低于 2 0℃以下 ,也不加温 ,任蚕自然发育 ,使蚕期比正常经过延长 1倍至 2倍…  相似文献   

4.
1家蚕补催青的含义和重要性 家蚕补催青是指经过催青技术处理后的转青卵分发到各地蚕农后,至孵化收蚁前,仍按一定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合理保护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将关系到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以及蚁蚕体质强健和蚕儿发育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5.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3,31(1):39-4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蚕桑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发展 ,传统的养蚕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蚕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 ,我们从试点到扩面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 ,摸索出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 ,增强了比较效益和优势 ,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蚕种催青省力化催青是蚕儿发育的初始保护阶段 ,是养好蚕的基础。传统的催青方法蚕种所感受的温湿度不均匀 ,造成蚕种孵化率低。为此我县 1 995年建成并使用双向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系统 ,提高了蚕种催青质量 ,蚕种一日孵化率均在 95%以上 …  相似文献   

6.
蚕种催青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蚕业科技迅速发展.嘉兴蚕区现代蚕业的雏形已经形成。在科技的普及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广大蚕农对蚕种供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重要工作之一的蚕种催青离现代蚕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行的蚕种催青设施较普遍的问题是设备老化、性能不稳、操作繁琐、维修闲难等。为此我们于2000年冬开始研制开发蚕种催青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1年多时问的工作,现已基木形成了一套集蚕种催青环境控制、数据存储、蚕种管理为一体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8.
<正>为探讨解决我县秋期蚕种催青时催青室不足的矛盾,提高催青室的催青容量,我们从2005年夏蚕期催青开始,先后三期进行了双层蚕种加密催青的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试验时间、地点 2005年夏、中秋、晚秋蚕种催青期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 ,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 ,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 ,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 ,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 95% ,高的共育室达98%以上 ;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1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1.1 领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 领种时装得太多 一只领种框或黑布袋装50 0张以上 ,多的甚至达 80 0张…  相似文献   

10.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于绝大多数的蚕品种而言,催青有效积温主要因期别不同而有所高低,且品种之间差异较小,所以催青有效积温基本上是一个常数,不同蚕品种之间可以互为参照,在催青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控制。但丰1×54A正反交却例外,正交与反交之间的催青有效积温、转青经过时间和一日孵化率相差较大,中秋期尤为明显,处理不当会给蚕种催青、收蚁、小蚕饲养和蚕种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整理分析了本市1998~2002年丰1×54A(正反交)品种所有批次的催青资料,并以薪杭×白云(正反交)为对照,总结出丰1×54A(正反交)品种在不同期别催青阶段的发育特点,并针对其…  相似文献   

12.
适时的决定春蚕催青日期是养蚕生产上极其重要的问题,催青日期的决定意味着养蚕生产的开始。我们知这有机体和它的生活条件是统一的,外界环境条件对有机体特性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蚕儿的生理作用和行为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而桑叶是外界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催青日期的决定主要是桑阡发育和蚕儿发育的统一问题。适时的催青使桑叶和蚕儿配合得好,从收蚁到上簇各龄蚕儿能吃到各龄须要的优良桑  相似文献   

13.
张岩 《四川蚕业》2008,36(4):53-54
蚕种胚胎解剖鉴定是蚕种催青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所有的催青技术处理都要根据解剖鉴定情况来决定。这就要求对胚胎的发育进度作出准确判断,从而给予相应的技术处理。在蚕种催青中,丙2、戊3、己3、己4等几个胚胎对蚕种整体发育至关重要,是蚕种发育进程中的关键胚胎,需给予其它胚胎显著不同的温度、光线等环境条件,如果鉴定不准确,导致催青技术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胚胎的发育整齐度,降低一日孵化率。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催青经验,归纳总结了这几个关键胚胎的重要特征,有助于蚕种关键胚胎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4.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5,36(1):48-50
普通蚕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受蚕种制造、浸酸(浴种)、冷藏、催青及蚕农补催青等诸多技术环节的影响,其中蚕种催青技术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蚕一日二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蚕农对蚕种孵化率的要求更高,一日孵化率要求达到95%以上,这对蚕种催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操作精细、技术性强,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儿体质强健的关键环节。射洪县这几年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发种量不断增加,目前年发种量20多万张,季催青多达7万张,催青工作则更重要,催青的责任也就更重大了。据本人20多年的普种催青实践,从蚕种出库,催青人员的确定,催青设备的配制,催青中温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饲养调节原种催青与原蚕小蚕期温湿度而生产的一代杂交蚕种证明,经过原种催青期、小蚕期适当提高温湿度后,其抗逆性和产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冯家新 《蚕桑通报》2000,31(1):39-41
阐述了春期原蚕种催青日期确定的原则 ,列举了浙江省和全国主要蚕区历来春期原种催青开始日期  相似文献   

18.
严芳  张岩 《四川蚕业》2006,34(3):30-31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儿的整齐度和强健度,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广大蚕农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蚕种的孵化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愿望最为迫切。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催青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催青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以俭 《江苏蚕业》1997,19(4):27-29
<正>近几年,随着农村发种量增加,催青工作在全年的蚕桑生产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催青工作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蚕种孵化方面,从近几年在农村调查的发种收蚁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本文根据作者每年在蚕种配发后深入蚕区、催青室调查所掌握的材料及参考有关文献,对如何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点认识,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 蚕种孵化好坏,固然与蚕种质量、冷藏及催青技术等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可忽视补催青工作(包括转青后领种途中),如处理不妥,同样会影响蚕卵的孵化。就我县近几年统计,几乎每一蚕期都有一定数量的蚕种不孵化,或孵化率甚低。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以探讨补催青环境与蚕种孵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