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杜洛克猪(SI系)生产性能的选育改良与杂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开展了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两配套母系75日龄至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2.5g、709g,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14.84%(P〈0.01)、15.45%(P〈0.01),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达90kg  相似文献   

3.
长白猪×雅南猪(L.Ya)、汉普夏×雅南猪(H.Ya)、杜洛克×雅南猪(D.Ya)、大白猪×雅南猪(W.Ya)、长白猪×(杜洛克×雅南猪)(L.DYa)、汉普夏×(杜洛克×雅南(H.Dya)和大白猪×(杜洛克×雅南猪)(W.Dya)7个杂交组合共196头试猪,在前期(20-50千克)饲喂低能(2.8兆卡/千克)高蛋白(17-18%)、后期(50-90千克)低能(2.8兆卡/千克)低蛋白(12-13%)饲粮,前敞后限条件下,L.Ya、H.Ya、D.Ya、L.DYa和H.DYa是较优的5个杂交组合,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79克、592克、581克、597克和573克,每千克增重耗料分别为3.71、3.56、3.68、3.50和3.28(千克),胴体瘦肉率分别是53.8、53.3、54.3、56.8和57.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相应的对照组低4.8、8.8、2.2、1.4和10.1(%),胴体瘦肉率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增加2.8、1.0、1.51.1和0.8个百分点。W.Ya和W.Dya表现出较上述杂交组合积脂力更强的特点,瘦肉率试验组分别为52.4%和54.0%,对照组分别为49.1%和52.5%,各组合的各项肉质?  相似文献   

4.
南昌白猪是用含有滨湖黑猪血统的混血杂种母猪与大约克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母本新品种。五世代头胎产仔10.28头,60日龄窝重157.27kg,经产母猪产仔12.36头,60日龄窝重172.45kg;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5.88kg,日增重630.94g,三点均膘2.28cm,料重比2.99∶1;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5.63kg,日增重560.27g,三点均膘2.45cm;同胞(半同胞)肥育测定,日增重651g,料重比3.12∶1,屠宰测定瘦肉率58.89%。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贮藏损失少,熟肉力高,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优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肌内脂肪达3.21%,超过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继承了滨湖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日增重697g,料重比3.02∶1,优势率分别为10.63%和-6.2%,胴体瘦肉率62.41%,接近双亲均值,窝产瘦肉量484.3kg。已育成4个品种和1个支系,经DNA指纹图谱分析,证实南昌白猪4个品系遗传纯度达到定型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约克夏猪生产性能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克夏猪采用开放、封闭相结合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1987年组建基础核心群,经过3年的系统选育,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选育目标,产仔数11.35头,60日龄育成数9.05头,60日龄窝重176.5kg,日增重709.5g,料肉比3.15,屠宰率73.46%,背膘厚2.44cm,眼肌面积37.15cm2,腿臀比例34.50%,瘦肉率62.32%。且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既可作商品瘦肉猪的母本,又可作改良用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6.
日龄与体重相近的长白×赣州白杂交肉猪16头,随机分为两组:Ⅰ(对照组),Ⅱ(试验组),公母各半。猪体重接近45kg时,Ⅱ组猪饲料添加0.8mg/L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CL),直到屠宰前8d停止添加。在猪接近85kg体重时,两组猪同时屠宰测定。结果表明,CL使猪的生长速度提高9.6%,平均日增重提高20%,饲料转化率提高17.45%,眼肌面积增加15.1%,瘦肉率增加18.3%,背膘厚度减少15.3%,脂肪率减少23.2%(均P<0.05)。胴体在水中的比重(胴体在水中重/胴体重),试验猪比对照猪增加50%以上(P<0.01),说明饲料中添加CL使猪胴体的瘦肉成分增多,脂肪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7.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速长灵”进行30d饲喂后试验猪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3.14kg,每头平均日增重0.428kg,比对照组提高32.73%。饮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13.8%。  相似文献   

8.
于延边州种畜场选择21头健康、平均体重32kg的长白猪,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0天的添加和龙麦饭石饲喂育肥猪增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3.6kg和6.6kg,提高饲料转化率11.43%和21.88%,说明和龙麦饭石对猪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建议在日粮中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为宜。  相似文献   

9.
麦饭石饲喂育肥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延边州种畜场选择21头健康、平均体重32kg的长白猪,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0天的添加和龙麦饭石饲喂育肥猪增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3.6kg和6.6kg,提高饲料转化率11.43%和21.88%,说明和龙麦饭石对猪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建议在日粮中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为宜。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测定日增重公猪为7545g,每增重1kg耗料为28kg,母猪日增重为7156g,每增重1kg耗料为289kg。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日增重公猪为834g,每增重1kg耗料为216kg,母猪日增重为805g,每增重1kg耗料为238kg。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作为终端父本与长大、大长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杜长大及杜大长商品猪测定期日增重可达906g。  相似文献   

11.
1993~1994年对美系杜洛克猪的生长性能,生长发育和胴体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洛克公猪(171头)平均日增重762.98g,母猪(110头)672.17g,公猪较母猪高90g(P〈0.01),饲料利用效率公猪优于母猪,每kg增重耗料量为公猪2.51kg,母猪2.83kg,单位增重公猪较母猪节省0.32kg(P〈0.01),体重达90kg时公猪母猪体尺相近(P〉0.05),对18头活重9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采用国产新型驱虫抗生素——越霉素A作为饲料添加剂,设20mg·kg-1,10mg·kg-1和5mg·kg-1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对200头2~2.5月龄粪检确定有蛔虫和鞭虫感染的北京黑仔猪,分组进行了8周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为100%,对照组无变化;对各组猪随机抽样迫宰作虫体检查,高、中剂量组检出率为0,低剂量组为20%,对照组为100%。同时,高、中、低剂量组的猪与对照组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62%、7.71%(Ρ<0.05)和1.57%(Ρ>0.05);饲料干重/增重分别降低7.46%、6.22%(Ρ<0.05)和2.24%(Ρ>0.05)。综上所述,国产越霉素A不仅对仔猪蛔虫和鞭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而且还有促仔猪快长,提高饲料报酬的作用。建议在牲猪生产中使用国产越霉素A,推荐剂量为10~20mgkg-1。  相似文献   

13.
饲粮粗蛋白与赖氨酸水平对高产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0头中国肉猪新品系DⅢ和DⅢ-Ⅰ系平均胎次为4.67胎,平均产活仔数12.50头,平均产后体重206kg的高产泌乳母猪,依据品种,胎次,产活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研究5种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1.5%、13.8%、15.9%、18.0%和20.2%,相应的赖氨酸为0.61%,0.74%,0.87%、1.0%和1.12%的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营养  相似文献   

14.
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8000BXU/kg的木聚糖酶添加于含30%小麦的肉鸡日粮中,1~49天平均增重比不加酶组提高8.4%,玉米型饲料转化率提高5%,每只鸡平均多增收1.06元。小麦加酶日粮与玉米型日粮比较:每只鸡平均增重提高4.9%,饲料转化率提高4%,多增收0.79元。表明木聚糖酶+小麦取代部分玉米在肉鸡日粮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选好猪种。从国外引进的长白、大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猪都属于瘦肉型品种。这些猪在90公斤时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3%-68%。我国主要靠用上述瘦肉型种公猪与当地猪品种杂交改良,选育瘦肉型杂交一代商品猪。这种猪,在农户饲养条件下,瘦肉率可达48%-54%,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50克,饲料消耗率为3.5-3.7:1.160-180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1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本次试验用16头月龄、体重相似的利×延杂种一代母牛,随机分成四组,即试Ⅰ、试Ⅱ、试Ⅲ和对照组。分别加入2.5%、5.0%、7.5%的天然沸石粉(基础日粮相同),经过60天的饲养试验,其日增重分别为1.0kg、1.23kg、1.04kg、0.91kg,比对照组提高9.9%、35.16%、14.29%,差异显著(P<0.05)。经过10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沸石使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5.09%、8.12%、6.07%,差异显著(P<0.05),使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3.97%、5.89%、4.90%,差异显著(P<0.05)。添加沸石可降低瘤内氨氮浓度,调节酸碱平衡,降低血液中的NPN、BUN含量,增加GOT、GPT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杜洛克生长猪理想氨基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48头杜洛克生长猪的饲养试验及6头阉公猪的代谢试验,探讨了17%,15%两种蛋白水平及0.8%、0.95%和1.05%三种赖氨酸水平的6种饲粮对杜洛克生长猪日增重、氮沉积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蛋白水平对增重影响差异不大(P〉0.05)。高蛋白时,以1.05%的赖氨酸、赖蛋比6.2饲粮获得最好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低蛋白时,以0.95%赖氨酸、赖蛋比6.3增重最好。尿N与日食N量呈极显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28日龄断奶的大长杂种仔猪144头,分为4组每组36头,Ⅰ组为对照,日粮中不加酸,Ⅱ、Ⅲ、Ⅳ组在断奶前10d和断奶后10d日粮中分别添加1.5%柠檬酸、1.5%富马酸和1.5%331复合酸,以观察对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抗应激能力和生产性能,以及防制或减少WSD的效果。试验结果:(1)Ⅰ,Ⅱ,Ⅲ,Ⅳ组在断奶后试验期间(28~58日龄),WSD发病率分别为77.77%,44.44%,22.22%和16.66%;死亡率分别为13.88%,8.33%,5.55%和5.55%;存活率分别为86.12%,91.67%,94.45%和94.45%.结果表明,柠檬酸、富马酸和331复合酸都有抗应激和防制WSD的效果,其中以富马酸和331复合酸效果最佳。(2)在断奶后试验期间,Ⅰ,Ⅱ,Ⅲ,Ⅳ组体重分别增重10.59kg,11.32kg,12.11kg和12.97kg,Ⅱ,Ⅲ,Ⅳ组比Ⅰ组分别增重6.89%,14.35%和22.47%.结果表明,柠檬酸、富马酸和331复合酸都有酸化日粮、促进消化吸收和提高早期断奶后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以331复合酸和富马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棉花高产群体形态与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棉花高产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冠层及营养生理特性,阐明了棉花日生长量,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和矿质营养吸收规律。确定了棉花是高叶面系娄3.58,籽棉经济系数37.2%-41.3%。每100kg皮棉吸收N13.52kg,PWO5,3.62kg,K2O27.3kg。N:PSO5:K2O为1.0:0.27:2.0。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一家养猪研究所采用电脑配方,研制成一种新型的猪饲料添加剂。将这种添加剂以5%~8%的比例加入猪的日粮中,猪的增重要比对照组提高30%~50%,饲料消耗减少30%左右,同时不需要再给猪进行驱虫、洗胃等。组成成分为(以重量计):沸石粉45%,食盐10%,硫酸钙14.4%,鱼粉15%,硫磺8%,钴盐3.5%,赖氨酸1.5%,蛋氨酸0.7%,奎乙醇0.25%,土霉素0.15%,微量元素镁、锰、铜、锌、铁等共1.5%。新型猪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