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突变浓度(MPC)研究.【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IC99(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使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采用标准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并计算选择指数(SI).【结果和结论】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MIC和MIC99分别是0.5和0.4μg/mL,MPC为1.6μg/mL,SI(MPC/MIC99)为4.头孢喹肟对37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和MPC90分别是0.50、1.00和5.12μg/mL;SI(MPC90/MIC90)为5.12.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I也较小,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可以减少耐药突变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8,(23)
正泰拉霉素又名土拉霉素,是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和支原体等引起的家畜呼吸系统疾病。泰拉霉素对畜禽呼吸道病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支原体作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治疗作用显著。泰拉霉素作用持久,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半衰期范围为60~140小时,最长的单次给药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可达360小时,既降低劳力强度又减少动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13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煎煮法制备药液,对部分临床分离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菌株进行单味及部分复方药的体外抑菌试验,测量各药液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水煎液具有显著体外抑菌活性的为五倍子,其抑菌圈直径为15 mm,MIC为7. 80 mg/m L,MBC为15. 60 mg/m L;五倍子与野拔子复方药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五倍子单味药,其抑菌圈直径为18 mm,MIC为3. 90 mg/m L,MBC为7. 80 mg/m L。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以五倍子与野拔子为主要成分的抑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复方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硫酸头孢喹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猪血浆中硫酸头孢喹肟的SPE-HPLC测定方法,对硫酸头孢喹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选用健康猪6头,进行单次肌肉注射2 mg·kg-1自制的2.5%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提取血浆药物经SPE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为C18反相柱,流动相:高氯酸钠-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 3.6)与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90∶ 10).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在0.05~2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6),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1.经3p97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 (0.80±0.05)h,Cmax为(2.44±0.24)靏穖L-1,AUC为(7.28±1.11)μg·mL-1·h,T1/2β为2.28±0.49)h.结果提示:健康猪单次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后吸收迅速,持效时间较长,临床用药18 h后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建议临床用药:2 mg·kg-1(以头孢喹肟计),1日1次.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山西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确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用药计划,从山西省20个猪场采集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料组织,经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检测和药敏实验。确定3株分离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3株菌对头孢克肟、氟苯尼考和氨苄西林最为敏感;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7种抗菌药物为中敏;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主要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引起;接触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扩散途径,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病猪临床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败血症;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进行初诊,实验室常采用病原分离法和血清法对本病进行确诊;加强环境消毒,预防猪群应激,做好猪场管理能有效预防本病;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梅Fructus mume等20种中药的体外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活性.【方法】通过乙醇回流、水煎煮和超声波等方法对20种中药进行提取,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研究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活性.【结果和结论】乌梅、黄连Rhizoma coptidis、诃子Terminalia chebula、秦皮Cortex fraxini、地榆Sanguisorbae officinali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6种中药提取物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范围是6.25~50.00 mg/mL;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 4种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是50.00~100.00 mg/mL;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杜仲Eucommia ulmoide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柴胡Bupleurum chinense、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板蓝根Baphicacanthus cusi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等10种中药提取物的MIC1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抑菌指数(FICI)≤1,乌梅、虎杖分别与秦皮的FICI2.乌梅、黄连、诃子、虎杖、秦皮、地榆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为相加、协同作用;秦皮分别与乌梅、虎杖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山东省潍坊市临床型乳房炎40头病牛作为试验动物,选取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进行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在停药后1、3、5、7、14 d,试验组临床治愈率、细菌学治愈率、LMT阴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停药后7、14 d,试验组临床治愈率、细菌学治愈率、LMT阴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局部用药(75 mg/个)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硫酸头孢喹肟注射剂肌内注射用药(1 mg/kg)的治疗效果。在停药后5 d所取奶样中头孢喹肟残留量远低于我国农业部235号公告规定的头孢喹肟在牛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在停药后7 d所取奶样中未检出头孢喹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CpxAR和AcrAB-tolC的协同作用对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性的调控机制,利用噬菌体转导技术,以前期构建的鼠伤寒沙门菌(JS)的tolC缺失株JSΔtolC::kan为供体菌,以cpxR缺失株JSΔcpxR为受体菌,在P22噬菌体的作用下成功构建了JS的双基因缺失株JSΔcpxRΔtolC::kan;再利用pCP20质粒消除卡那抗性基因kan,获得了JSΔcpxRΔtolC,并构建了cpxR回补株JSΔcpxRΔtolC/pcpxR.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tolC缺失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土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的MIC值分别降低至JS的1/8、1/2、1/4、1/8、1/8、1/2、1/16、1/4、1/4、1/8、1/2;cpxR和tolC双基因缺失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恩诺沙星的MIC均又进一步降低至tolC缺失株的1/2;而将cpxR基因回补到双基因缺失株JSΔcpxRΔtolC中后,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呋的MIC值均升高了2倍,对恩诺沙星的MIC升高至4倍,对头孢喹肟的MIC升高了8倍.说明cpxR缺失与tolC缺失的协同作用能增强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喹肟、多西环素、痢菌净、喹乙醇、恩诺沙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邹明  曾振灵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333-2337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麻保沙星等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然后对人工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猪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猪人工发病4 h后,分别以1.25、2.5、5 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给药麻保沙星(每组10头),1 d 1次,连续4 d。结果表明:麻保沙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1μg/mL;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麻保沙星(2.5、5 mg/kg)有显著疗效,治愈率分别为80%及9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不同加工处理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从而为EGCG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EGCG进行处理,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MIC法)与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EGCG的抑菌效果,利用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检测EGCG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EGCG抑菌能力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提升。相同浓度下,EGCG经过不同加工方式后抑菌能力大小依次为巴氏杀菌法(72℃,20 s)高压蒸汽灭菌法(121℃,15 min)薄膜过滤法(0.22μm),最低杀菌浓度(MBC)依次为0.062 5、0.125 0和1.000 0 mg/m L,经巴氏杀菌法处理的EGCG抑菌效果最强。而EGCG在牛奶中的抑菌作用不显著。[结论]在多种食品加工条件下,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菌必治及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离自韶关某猪场的猪大肠杆菌株为受试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菌必治粉针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3种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978μg/ml。不同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呈现不同的PAE。浓度为1MIC、2MIC、4MIC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PAE值分别为(2.7988±0.0063)、(3.9550±0.0300)、(4.3653±0.0967)h。[结论]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有明显的PAE,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菌必治浓度的增大,PAE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黄汤与环丙沙星对耐药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差异,探讨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试管稀释法测定三黄汤和环丙沙星的MIC,采用分批培养法绘制在亚MIC浓度下二者抑菌曲线和组合用药时抑菌曲线。[结果]三黄汤、环丙沙星的MIC值分别为450 mg/ml和15.63μg/ml;在亚MIC浓度下三黄汤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一直保持平稳状态;而环丙沙星抑菌曲线在起始3~4 h内呈下降趋势,随后保持较平稳状态。通过转接20次培养后,发现三黄汤的MIC没有明显改变,而环丙沙星MIC增至90.7μg/ml,显著增高;组合药物培养时,FIC指数<0.5,表现为协同作用;通过不同梯度组合培养测出最佳组合浓度为三黄汤112.5 mg/ml、环丙沙星9.38μg/ml,在最佳组合药物的培养下,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起初表现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但随后保持稳定;组合药物中转接20次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药敏性有所提高,其MIC值降至11.4μ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发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合成18种C14支链含噻二唑片段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采用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研究所合成苯环取代基衍生物对鸡毒支原体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2、15和17对鸡毒支原体S6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0.125 0μg·mL~(-1),化合物18和对照泰妙菌素对鸡毒支原体S6的MIC值最高,均为0.015 6μg·m L~(-1),化合物18氨基被苯甲酰基化后所得化合物17的抗菌活性减弱。【结论】化合物18可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新的抗支原体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及其5个萃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红毛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红毛七经乙醇提取,系统溶剂萃取分离得到5个部位。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对照,采用管碟法测定提取物及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其相应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及其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大抑菌圈直径为20.03、23.52和20.77 mm,其MIC为0.312 5~0.625 0 mg/ml。[结论]红毛七提取物及其5个萃取部位对受试菌种抑制作用不同,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野生牛蒡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春霞  姜明  任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5-18767
[目的]研究野生牛蒡(Arctum lappa L.)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了野生牛蒡根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2种提取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都具有抑菌效果。7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取物,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皆为31.25 mg/ml,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0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0 mg/ml;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erevisiae)和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均未表现出抑菌作用。[结论]野生牛蒡根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抑制细菌的作用,但无抑制酵母菌的作用,70%乙醇提取物抑制细菌的效果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17.
张桂枝  靳双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56-11856,11858
[目的]为考察TMP对SMM的抗菌增效作用。[方法]对SMM的单一药物及SMM与TMP配合成的复方制剂(CO.SMM)分别对7种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单方SMM注射液对大肠杆菌、猪巴氏杆菌、李氏杆菌、禽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500.00、500.00、1000.00、1000.00μg/ml,CO.SMM注射液对以上5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15.60、250.0μg/ml,单方SMM注射液对禽巴氏杆菌没有抑菌作用,而CO.SMM注射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49μg/ml;单方SMM和CO.SMM注射液对猪丹毒杆菌均无作用。[结论]CO.SMM注射液与单方SMM注射液相比具有复方增效和广谱高效抗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紫地榆对口腔致龋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紫地榆水提物对2种常见致龋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紫地榆水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紫地榆水提取物对2种试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变形链球菌的MIC为16mg/ml,对血链球菌的MIC为8 mg/ml。[结论]紫地榆水提取物对牙周致病厌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黄槿和银叶树提取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微波提取法制备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和微孔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各提取液对各受试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4种红树植物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无特异性;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受试菌株的抑菌谱不一致。4种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MIC和MBC在2.0~15.6 mg/ml之间。银叶树的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活性,但对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结论]银叶树可作为抗菌药物的原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55种中草药对广东乌龟水霉病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艳  肖翰  付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55-18857
[目的]从55种抗真菌中草药中筛选出能有效抑制由患病广东乌龟体表分离出的水霉菌(Saprolegnia)的药物。[方法]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法筛选对水霉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品种,并进一步测定有效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55种中草药中有五倍子、黄连、黄芩、苦参、射干、川楝子、使君子、乌梅等20种有抑菌效果。其中黄连、川楝子和乌梅3种中草药MIC〈3.13 mg/ml,MBC≤3.13 mg/ml,抑菌效果最佳。[结论]黄连、川楝子和乌梅可作为水霉菌的有效抑制药物应用于广东乌龟的养殖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