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裂腹鱼别名面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分布于云南丽江漾弓江(金沙江水系)及属该流域的水库、龙潭等,为云南特有品种,是云南省的优质土著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2.
蒲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87-10988,10991
[目的]比较大宁河野生齐口裂腹鱼和云南盘鮈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方法]对齐口裂腹鱼和云南盘鮈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初步探讨了2种鱼的肌肉品质。[结果]齐口裂腹鱼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40%、0.60%、78.76%和1.24%,云南盘鮈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0.23%、1.32%、76.49%和1.29%;2种土著鱼肌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部分常规鱼类,在所属同亚科鱼类中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2种土著鱼均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但云南盘鮈的营养价值稍优于齐口裂腹鱼。  相似文献   

3.
裂腹鱼亚科鱼类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缺氧环境,是研究低氧适应机制的天然生物模型。本研究对三种裂腹鱼:高海拔(>3600m)的孤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与低海拔(<700m)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主要渗透调节器官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对孤唇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与齐口裂腹鱼的肾脏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筛选出504个和4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99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的富集分析发现,两组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原生成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和血管生成等通路上。其中eno3、fbp1α、prpf19和ctsz等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高海拔裂腹鱼长期适应低氧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揭示高原鱼类长期低氧适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05年5次调查结果,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分布鱼类有35个种,主要由裂腹鱼亚科、条鳅亚科和(?)科3个类群组成,上下游之间鱼类区系差异显著,鱼类多以水生无脊椎动物、藻类、植物碎屑为食,多在4~6月繁殖。渔获物个体呈减小趋势,个别鱼种面临灭绝危机。提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建议。  相似文献   

5.
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是长江上游特有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鱼类资源,对其生物学特性、人工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综述,为昆明裂腹鱼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向燕  刘伟  曾圣  王雪  姜光富 《农技服务》2022,(7):100-102
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为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鱼类,近年来,受梯级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其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四川裂腹鱼因其较好的养殖效益,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养殖较多。为四川裂腹鱼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从养殖场地、养殖池、鱼种放养、饵料选择和投喂、...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17):86-88
青海湖裸鲤是裂腹鱼亚科的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原始鱼类,为青海湖水系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总结了近年来青海研究湖裸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旨在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云南珍稀野生经济鱼类--小裂腹鱼人工繁育技术试验研究"课题验收会上获悉:云南省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攻关,首次人工繁育成功云南特有濒危鱼类--小裂腹鱼,其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相关领域先进水平,该成果对云南省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省内优质野生裂腹鱼类资源,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齐口裂腹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21-13722,13726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梯级电站开发和大量水利工程修建,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介绍了齐口裂腹鱼的生物学特性、肌肉营养学、生理生化、种群遗传多态性和人工养殖等,以期为齐口裂腹鱼进一步的研究及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充分了解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资源特征。经近年来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实地采集调查,结合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的鱼类调查名录,对该江域土著鱼类组成、分布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资源特征,对其现有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共42种,隶属于3目5科20属,在种类组成上主要以裂腹鱼亚科鱼类、条鳅亚科鱼类和鮡科鱼类为主;区系组成较为单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资源特征方面,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的主要食料基础为水中昆虫和藻类,但也随着土著鱼类生境不同在食性种类上有所变化,表明其食性具有可塑性。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在繁殖策略上也有其各自独特性。在种群数量变动上,资源价值利用较强的土著鱼类种群有下降的趋势,但绝大部分土著鱼类种群仍处于原始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