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开发一种营养丰富、方便饮用、保健作用良好的速溶型营养藕粉.[方法]以超微粉碎藕粉为原料,蔗糖、大豆蛋白、核桃粉和草莓香精为辅料制作速溶型营养藕粉;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来确定原辅料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速溶藕粉最佳调配方案.[结果]速溶藕粉最佳的调配方案为:超微粉碎藕粉35%,蔗糖20%,大豆蛋白10%,核桃粉12%,麦芽糊精23%,草莓香精0.08%,原辅料在70℃下进行调配.[结论]研究制得的速溶型营养藕粉口感较佳,冲调后具有良好的色泽、风味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全子叶腐竹生产工艺。[方法]通过超微粉碎的方法来制作全子叶腐竹,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豆水比、煮浆时间、p H、均质压力和揭膜温度对全子叶腐竹色差、得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试验确定出全子叶腐竹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水比1∶8、煮浆时间15 min、p H 8.0、均质压力50 MPa和揭膜温度85℃。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使生产的全子叶腐竹得率达到60.03%,亮度65.23,拉伸强度2.26 MPa,延伸率12.01%。对此腐竹进行品质分析,各项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结论]研究可为豆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4.
牛蒡叶中绿原酸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节约提取时间,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降低绿原酸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超声波粉碎干制牛蒡叶,用乙醇对牛蒡叶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牛蒡叶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水比〉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水比2.5∶1、超声时间25min、超声频率8s、超声功率900W,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为2.922%。[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可以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洪元  杨春城  林华  蒋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1-12163
[目的]研究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工艺。[方法]以无籽罗汉果鲜果为原料,采用湿法超微粉碎、酶解、喷雾干燥等技术研究鲜罗汉果速溶粉的生产工艺。[结果]酶解生产鲜罗汉果速溶粉的最佳工艺为:鲜果粗破碎并经胶体磨研磨,添加0.10 ml/L植物蛋白酶和0.25 ml/L果胶酶,在50℃下酶解60 min,最后采用进风温度160℃、入料流量15 ml/min、喷头转速20 000 r/min的操作条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水分含量低于3%,总苷含量达9.96%,甜苷V含量达5.42%的鲜罗汉果速溶粉。[结论]研发的产品醇香甘甜,既可作为直接冲饮型产品,也可作为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甜味剂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6.
曹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77-17178,17270
[目的]寻求豆皮蛋糕的最佳配方。[方法]选取了豆皮粉、鸡蛋、面粉、糖四因素,每因素三水平,通过预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比。探讨了豆皮不同粉碎度、泡打粉、蛋糕油、水的用量、焙烤温度及焙烤时间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豆皮蛋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豆皮粉50g,鸡蛋300g,面粉200g、糖80g,豆皮粉的粉碎度为100目,泡打粉1.0%,蛋糕油12g,水50g,焙烤温度175℃,焙烤时间20min。[结论]该研究增加了豆皮的利用率,改善了蛋糕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丰富核桃仁产品,延长核桃产业链条,探索特色林果深加工的发展途径。【方法】以新疆的主栽核桃品种温185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油炸的调味核桃仁生产工艺,研究核桃仁预煮、上糖、烘烤和拌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调味核桃仁的预煮工艺中预煮液浓度为3%,最佳预煮时间为2 min;在核桃仁上糖时选择最佳糖和核桃仁的比例为60∶1;选择最佳烘烤工艺为:温度160℃,烘烤25 min;在拌粉环节最佳拌粉料和核桃仁的比值为40∶1。【结论】非油炸调味核桃仁产品加工工艺的确定,为生产高品质的核桃仁休闲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速溶绿豆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速溶绿豆酸奶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方法]以优质绿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去皮磨浆、糖化、过滤、乳酸菌发酵、调配均质和真空冷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速溶绿豆酸奶粉。[结果]速溶绿豆酸奶乳酸菌含量≥108cfu/g,酸度80°T,蛋白质含量25%~30%,水分≤5.0%,脂肪0.3%~1.0%。复溶后产品稳定,不分层,无沉淀。品尝评定认为,该产品具有绿豆乳香味和乳酸发酵风味,口感细腻,无异味,香气浓郁、酸甜爽口。[结论]速溶绿豆酸奶复溶性好,含有一定量的乳酸菌活菌,具有绿豆和乳酸菌的双重保健作用;冷冻干燥工艺提高了该产品的保质期,且食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红茶粉挤压粉碎工艺参数,以及红茶粉方块酥产品的制作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建省福安市出产的坦洋功夫红茶茶叶,将其粉碎添加到方块酥中研制红茶粉方块酥。红茶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结合超微粉碎集成技术能获得较细的粒度,试验对红茶粉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和红茶粉超微粉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探讨红茶粉的粒度对红茶粉方块酥咖啡碱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红茶粉方块酥最佳配方组合:以面粉为基数添加超微红茶粉4%、油脂50%、糖14%、鸡蛋15%。在此条件下研制的红茶粉方块酥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90.50分,方块酥咖啡碱含量为0.062%,有效成分(主要是指咖啡碱)含量最高。[结论]该试验与传统工艺采用超微粉碎制备的红茶粉方块酥比较,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提高,可显著改善方块酥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提取牛蒡类胡萝卜素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戴莉  石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62-3964
[目的]优化超声波萃取牛蒡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萃取牛蒡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结果]牛蒡类胡萝卜素的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为:牛蒡粉碎粒度为60目,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牛蒡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达到(7.53±0.37)μg/g。[结论]该研究为牛蒡根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提供了指导,为牛蒡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吕庆云  傅茂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14-8215
[目的]开发一种即食玉米藕粉。[方法]通过润湿下沉性试验和速溶性试验,分析玉米糊粉的速溶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奶粉添加量、玉米糊粉粉碎粒度、白砂糖添加量、冲调水温水量等因素对产品口感及冲调性的影响。[结果]玉米糊粉在静置和搅拌的条件下,全部润湿下沉的时间分别是6和9 s,说明只有玉米糊粉的情况下速溶性不好,需进一步改进。单因素试验表明,玉米糊粉∶奶粉∶藕粉∶白砂糖=37%∶30%∶18%∶15%时得到的产品口感和冲调性最佳。[结论]得到了一种营养价值高且口感好的即食玉米藕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加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0℃,流速为3 m L/min)和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参数:冷阱温度-45℃、真空度60 Pa)制得的速溶柠檬果茶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结论]柠檬汁用于速溶绿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产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陈晓燕  韩卓  李延红  孙汉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29-17331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速溶莲藕固体饮料。[方法]以莲藕超微粉为主要原料,白砂糖、奶粉和蓝莓香精为辅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辅料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莲藕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藕粉40%、白砂糖18%、奶粉15%、蓝莓香精0.06‰,在该配方下得出的莲藕固体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为90分。[结论]研究制得的莲藕固体饮料符合人们对现代化营养膳食的要求,可为莲藕超微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魏传斌  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30-4431
[目的]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式对紫甘薯制品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探索较好的紫甘薯初加工方法.[方法]以紫甘薯鲜薯为材料,采取不同的初加工后,测定其花青素的含量(保留量).[结果]初加工样品花青素含量(保留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护色速煮(281.45mg/kg)、速煮(271.22 mg/kg)、护色60℃烘干(197.24 mg/kg)、60℃烘干(180.93 mg/kg)、护色110℃烘干(118.56 mg/kg)、110℃烘干(85.43 mg/kg).[结论]综合花青素的保留效果、加工成本及食品安全性等因素,紫甘薯初加工宜采用速煮加工.  相似文献   

15.
姚娣  刘方  陈轩  沈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239-5242
[目的]开发出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特色营养挂面.[方法]探讨银杏叶粉、小麦胚芽粉和紫薯粉的预处理,并以优质小麦粉为主料,添加以上3种辅料,通过优化配方工艺参数,采用多次碾压技术和三段式中温快速干燥技术,制备特色营养挂面.[结果]特色营养挂面的最佳配方为银杏叶粉用量1.5%,小麦胚芽粉用量5%,紫薯粉用量10%,轧片道数为6道,预干燥温度30℃,主干燥温度40℃,完成干燥温度20℃,干燥总时间4h,挂面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特色营养挂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将黑豆渣添加到蛋糕中制成营养蛋糕的制作工艺。[方法]以蛋糕专用粉和黑豆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黑豆渣保健蛋糕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试验确定了黑豆渣保健蛋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低筋粉250 g,黑豆渣35 g、糖200 g、鸡蛋250 g,水175 ml,泡打粉3.0 g,盐1.75 g,植物油30 g,奶粉30 g,蛋糕油25 g。[结论]该研究工艺下制得的蛋糕具有较浓郁的豆香风味,组织均匀细腻,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特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显示,果糖、甘露糖、纤维二糖、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可以作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但相比之下,前三者生长效果更好,选择果糖作为碳源,多糖产量最高;丙氨酸、甘氨酸、黄豆粉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使用,其中以丙氨酸为氮源生长效果最好,以黄豆粉为氮源的多糖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鲜马奶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方法]在真空条件下,以新疆鲜马奶的浓缩比例、厚度、升华干燥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马奶粉的堆积密度、流动性及总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新疆鲜马奶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试验建立了冻干因素与新疆鲜马奶粉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新疆鲜马奶粉最佳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为新疆鲜马奶厚度1.02 cm、升华干燥时间24.87 h、浓缩比例27%.[结论]该研究所建模型拟合较好,可为马乳及其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