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陕南豆薯淀粉浆液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其液化和糖化工艺。结果表明,陕南豆薯淀粉浆液最佳的液化工艺为α-淀粉酶添加量75 U/g,液化pH值5.0,液化时间90 min,液化温度90℃;最佳的糖化工艺为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pH值4.5,糖化时间120 min,糖化温度60℃。在此优化条件下,糖化液的葡萄糖值(DE值)为16.23%。  相似文献   

2.
普鲁兰酶在生产玉米淀粉全糖粉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产品的转化率。[方法]研究普鲁兰酶在酶法生产玉米淀粉全糖粉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探讨最佳的生产工艺。[结果]结果表明,在糖化过程中,加入0.10 U/g淀粉的普鲁兰酶后,能缩短糖化时间,提高糖化的程度,提升产品的DE值。糖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化温度60℃、pH值4.5、糖化时间60 h、葡萄糖淀粉酶用量250 U/g淀粉、普鲁兰酶用量0.13 U/g淀粉,产品的DE值达98%以上。[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淀粉制备高品质的全糖粉生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37-4638
[目的]寻求黑玉米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成熟度为60%~70%的黑玉米鲜穗为材料生产黑玉米饮料,研究不同酶解条件、糖化时间、糖化酶用量和稳定剂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a-2淀粉酶用量1%,90℃保温酶解5 min;糖化酶参考用量为:液化DE值17%,淀粉乳33%,酶制剂240 U/g淀粉,实际生产中,糖化酶加入比例1%,55~60℃保温糖化4~5 h;添加比例为0.20%的复合稳定剂(琼脂+黄原胶)的稳定效果最好;三聚磷酸钠、食盐、柠檬酸钠等对饮料电解质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结论]黑玉米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为:a-2淀粉酶(添加比例1%)90℃酶解5 min,糖化酶(添加比例1%)55~60℃糖化4~5 h,0.20%复合稳定剂(琼脂+黄原胶)。  相似文献   

4.
木薯酒精浓醪发酵液化糖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化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液化糖化工艺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糖化酶量>糖化时间>糖化pH值>糖化温度。根据各因素的水平K值大小,确定了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即:料水比为1∶2.3,液化温度105℃,液化酶用量为10 U/g木薯粉,液化时间为2 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pH值4.5,60℃时加入糖化酶150 U/g木薯粉后,直接将醪液冷却至33℃进行发酵,即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在该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酒精终浓度可达16.9%(V/V)。[结论]该研究为后续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100 L的放大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姜淀粉双酶法糖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姜淀粉双酶法糖化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别确定黄姜淀粉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对于粗淀粉浓度为22.5%的黄姜粉浆,液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 7.0,温度95 ℃,α-淀粉酶用量12 U/g干淀粉;糖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 5.0,温度55 ℃,糖化酶投加量180 U/g干淀粉,酒精酶投加量0.05% (mL/mL),糖化48 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使黄姜粗淀粉的转化率达到96.02%,葡萄糖收率达到106.58%,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达23.98%.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因素对合水粉葛液化糖化过程中DE值的影响。试验得出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为12 U/g,p H值为6.0,液化温度为60℃,液化时间为180 min;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为200 U/g,p H值为4.0,糖化温度为50℃,糖化时间为90 min。结果表明,该工艺的还原糖产量较高,为合水粉葛果酒酿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耐高温α-淀粉酶为液化酶,依据DE值和透光率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Box-Behnken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马铃薯淀粉制备高麦芽糖浆酶法液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化温度96℃、液化时间15.55min、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5.13U/g淀粉、淀粉乳质量分数21.4%、pH值为6.2以及无水CaCl2添加量为0.10%的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液化液的理论预测DE值为9.99%,可以制备DE值最接近于10的液化酶解产物.  相似文献   

8.
李妍  蔡慧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79-11881,11900
[目的]研制淮山酶解饮料的最优工艺.[方法]以鲜淮山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进行液化糖化后,在淮山水解液基础上进行调配制备淮山饮料.对淮山的护色、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及淮山饮料的适宜配方进行了探讨.[结果]试验表明,选用0.1%的柠檬酸及0.2%的抗坏血酸复配护色能更好地控制淮山褐变;液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0.35%,温度为70℃,时间为1.5h;糖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糖化酶用量为0.15%,温度为60℃,时间为4h;在淮山水解液中加入8%白砂糖和0.15%黄原胶调配,口感风味最好.[结论]研究可为淮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容元平  廖兰  伍时华  叶云  李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93-2794,2797
[目的]研究木薯渣残余淀粉的优化提取工艺。[方法]利用α-淀粉酶对木薯渣中残余淀粉进行提取,再将提取液与木薯粉混合进行发酵酒精试验,主要考察固液比、液化保温时间、液化pH值、液化酶用量等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木薯渣残余淀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固液比1∶12,液化保温时间65 min,液化浆料pH值5.8,液化酶用量40 U/g干渣。在此条件下从木薯渣(折干计)中提取得到的液化滤液中固形物得率是60.26%(固形物中含糖64%)。[结论]该研究方法显著降低了木薯酒精生产成本,并为有效利用木薯渣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紫山药淀粉糖化工艺及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消化特性。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主要考察葡萄糖糖化酶添加量、温度、pH值和时间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糖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180 U/g,糖化温度65℃,糖化pH值4.5,糖化时间60 min。体外消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紫山药的可溶性糖、还原性糖释放率较低,且远低于酶解过程,主要是因为模拟的肠液中只有胰淀粉酶可以水解紫山药淀粉,产生糊精和糖,不能进一步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