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巴彦淖尔地区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较好的性诱剂诱捕器类型和剂量。[方法]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4种类型和4种剂量的性诱剂诱捕器对亚洲玉米螟的诱蛾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水盆式和三角式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显著优于瓶水式和飞翼式;不同剂量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诱捕器剂量越大,诱蛾效果越好。[结论]生产实践中应优先选用水盆式和三角式诱捕器,同时适当提高诱捕器剂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诱捕试验比较5种形状的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小菜蛾雄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形状对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影响较大,5种形状诱捕器对小菜蛾雄蛾的诱捕能力依次为翼形诱捕器>水桶形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或漏斗形诱捕器>干式诱捕器,且前者与后4种诱捕器的诱捕能力差异显著。2007和2008年翼形诱捕器总诱蛾量分别是水桶形、三角形、漏斗形、干式诱捕器诱蛾量的3.02,3.32,7.50,136.15倍和3.45,6.49,5.62,165.96倍。作为与小菜蛾性信息素配合使用的载具,翼形诱捕器可显著提高诱芯的诱捕效率,可在蔬菜生产上取代水桶形诱捕器用于小菜蛾成虫发生动态的监测以及危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099.5±2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070.5±2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 099.5±2 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 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 070.5±2 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 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 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6.
陈祯  郑传伟  陈旷  戈毅航  刘霞  况荣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53-10555,10557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 414士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099.5±2 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 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 070.5±2 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 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 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橡皮头性诱剂和毛细管性诱剂的对比试验表明,安装橡皮头性诱剂的诱捕器在春、秋季的诱蛾试验中,从诱蛾总量到单灯诱蛾量,效果均优于安装毛细管性诱剂的诱捕器。同时,粘胶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好于黑光灯诱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诱芯混用和诱捕器颜色对甜菜夜蛾性诱剂田间捕蛾效果的影响。诱芯混用试验结果表明,在16 d的诱捕试验中,甜菜夜蛾单诱芯诱捕器的总诱蛾量分别是甜菜夜蛾与小菜蛾双复合诱芯、甜菜夜蛾与小菜蛾和斜纹夜蛾三复合诱芯总诱蛾量的6.37倍和5.51倍,且在使用的前8d,甜菜夜蛾单诱芯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显著高于两种复合诱芯诱捕器的诱蛾量,而两复合诱芯间的诱蛾量差异不显著。单、双控区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个时间段,单控区的甜菜夜蛾诱捕器单盆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双控区的。不同颜色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红、黄、绿3种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单日最高诱蛾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颜色对甜菜夜蛾性诱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桃潜叶蛾性信息素监测桃潜叶蛾发生动态及其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性诱技术监测潜叶蛾成虫的发生动态,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潜叶蛾发生的影响,比较了3种诱捕器对潜叶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潜叶蛾在龙泉驿区1年发生7~8代,16 ~30 d完成1代;6~9月的发生程度重于3~5月,6~9月雨水相对集中,温度较高,有利于潜叶蛾成虫羽化;3种诱捕器中,船式诱捕器诱捕潜叶蛾的效果最好,共诱捕潜叶蛾6 276头,是三角形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2.79倍,是白色粘板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9.18倍.[结论]试验结果为利用性诱剂防治桃潜叶蛾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根据北京市大兴区露地蔬菜春秋两季种植情况,对主要的十字花科鳞翅目害虫利用性诱剂诱蛾监测虫量发生规律,选取适合本地区的性诱捕器和诱芯。通过试验得出黄盆型诱捕器诱集小菜蛾成虫效果较船型和三角型诱捕器效果更好,适合当地推广,试验的两种诱芯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