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当田间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根际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的数量最少,为5.6 log CFU/g,而无钾肥处理的发病程度最高。同时,测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现,150 kg/hm2处理的肉桂酸、水杨酸和苯丙酸释放量最高。外源添加酚酸对青枯病病原菌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促进了菌丝生长,当浓度达60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在田间中施钾肥显著提高了烟草的生物量、钾浓度和总酚含量。[结论]施用150 kg/hm2钾肥时,能在农业上有效地防控烟草青枯病,其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能显著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烟草产区青枯病发病普遍和防治此病害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为农业措施上防控病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田间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根际土壤中青枯病原菌的数量最少,为5.6 log cfu/g,而无钾肥处理的发病程度最高。同时,测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现,150 kg/hm~2处理的肉桂酸、水杨酸和苯丙酸释放量最高。外源添加酚酸对青枯病病原菌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促进了菌丝的生长,当浓度达到600 mg/L时表现为抑制的作用。此外,在田间中施钾肥显著提高了烟草的生物量、钾浓度和总酚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能在生产上有效的防控烟草青枯病,其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能显著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烟草根际病原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由拮抗菌经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2个青枯病发病严重的田块进行田间烟草青枯病害防控试验,2个田块的处理相同,分别为常规施用无机肥处理(CK)和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OF),2个田块分别标记为CK1、BOF1和CK2、BOF2。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的青枯病发病率和烟叶产量,探究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变化,并用Biolog-ECO板研究不同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BOF1和BOF2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率分别达到68.1%和70.5%,烟叶产量分别提高8.9%和10.8%,产值分别提高24.9%和25.9%;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降低根际土壤青枯菌的数量,在移栽后40、60和80 d BOF处理的青枯菌数量均比CK处理少1个数量级;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在大田中施用生物有机肥通过减少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和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施用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其机理。[结果]田间施用钾肥能有效防控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病情指数为41.3,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钾肥用量为75和225 kg/hm2时的防治效果次之,无钾肥处理效果最差。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其烟草生物量最高,烟草叶片的钾含量提高,烟草叶片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增加;PPO和PAL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施用适量的钾肥能提高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但过量投入钾肥反而加重了病害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万寿菊秸秆堆肥对烟草连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及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为利用万寿菊秸秆堆肥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进行,设2个处理:即施用1500 kg/ha万寿菊秸秆堆肥处理(FMC)和不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对照(CK)。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第3年(2020年),于烟叶移栽后50和100 d时采集烟株根际土壤,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并调查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结果】与CK相比,FMC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下同),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 FMC处理也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Sobs和Chao1指数,而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拮抗菌的相对丰度,而降低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等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3年可显著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为47.72%。【结论】万寿菊秸秆堆肥可改善烟株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在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及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拮抗菌复配菌剂添加至有机肥制成生物有机肥,施于烟田,分别在烟株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根际土壤进行可培养微生物测定及16 S/18 S rDNA基因测序,探究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其对青枯病发病率、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有机肥的处理组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率达到了38.2%,烟叶产量提高8.6%。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旺长期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处理组中的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2.1%, 48.7%,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分别增加了55.3%,54.6%,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大田中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改善烟株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丰富度,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旺长期为烟株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群落结构及有益菌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会影响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对烟株生长危害严重,为探究烟株发病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学调控机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ZCTR(常规施肥,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ZCSW(施加1.2 t·hm-2生物炭,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QKTR(常规施肥,青枯病烟株的根际土壤)和QKSW(施加1.2 t·hm-2生物炭,青枯病烟株的根际土壤)4个处理,研究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 表明,生物炭施用后细菌α多样性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细菌群落丰富度和菌群结构均有所改变.相同施肥条件下,青枯病烟株的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和群落丰富度均小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未添加生物炭的青枯病烟株根际土壤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相比,芽单胞菌门、酸杆菌门的丰度增加0.26、1.27个百分点,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降低1.08、0.14个百分点.施用生物炭后烟株的株高、叶长、叶宽、茎围分别较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增加了11.83%、16.88%、6.70%、10.80%,同时降低了烟株的病害指数,施加生物炭处理青枯病的发病率较未施加生物炭处理低9.1个百分点.研究表明,生物炭的施用会缓解青枯病带来的细菌丰富度下降,减少致病性细菌门类的相对丰度,并驱动功能促生性细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从而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研究初步明确了生物炭对植烟土壤青枯病微生态调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定位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黄壤烟田真菌群落结构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烟田连续3年定点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可以改善黄壤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烟田真菌群落多样性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可使土壤优势真菌群中有益的子囊菌门粪壳菌目(Sordariales_unclassified)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相对丰度增加,具有致病性的赤霉属(Gibber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其他菌属相对丰度变化不大.生物有机肥配合火土灰和磷肥施用降低了烟草发病率,增加烟草的产量和中上等烟叶的比例.总之,在烟叶生产中,推荐采用基施生物有机肥(675kg/hm~2)结合移栽期配施营养土(1 500kg/hm~2)的方法,对提高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烟草土传病害控制、烟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香蕉园施用有机肥防治香蕉枯萎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香蕉幼苗移栽至病区大田土壤中,处理组植株施用有机肥,并将未施用有机肥的植株设置为对照组。移栽后6个月统计处理组与对照组植株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采集土壤样本,测定根际土壤的土壤肥力;提取根际土壤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施用有机肥后香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pH值(14.85%)、全氮(25%)和全磷(19.04%)的含量,降低土壤全铁含量(2.62%),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下降了75%。和对照相比,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3.84%和90.6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降低了18.49%。施用有机肥料提高了青霉菌属(Penicillium)、 Gibellulopsis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等的相对丰度,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2.93倍、2.12倍和11.93倍。施用有机肥料后,香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ACE指数与香农(Shannon)指数得到提升,分别提升了39.81%、38.43%和86.85%。【结论】施用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降低了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赣南脐橙黄龙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为黄龙病新型生态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脐橙黄龙病典型患病植株、疑似患病植株、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样品间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赣南脐橙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其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也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但真菌群落丰富度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脐橙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等菌门增加,而放线菌门、担子菌门等菌门有所减少;在属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芽杆孢菌属、篮状菌属等有益菌属减少,而镰刀菌属、曲霉属等致病菌属则有所增加;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而全碳含量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全磷是影响样本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赣南脐橙感染黄龙病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也有所改变,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效应”对银杏超小卷叶蛾发展蔓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为害特点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认为“温室效应”的持续会加速银杏超小卷叶蛾的蔓延和发展 ,严重影响银杏的生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即可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保护绿色面积 ,加大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力度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等措施 ,以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蝴蝶兰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8月设置4种不同遮光处理(75%,50%,25%,0),并对蝴蝶兰的MDA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下蝴蝶兰叶片中MDA含量最高,而在遮阴25%条件下MDA含量则最低;遮阴25%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全光照时可溶性糖含量降至最低点(119.4 mg/g)。说明25%遮阴条件为蝴蝶兰的最适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在牛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为乳铁蛋白在家畜精液保存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初步的参考数据。[方法]在常用稀释液(果糖-柠檬酸钠-卵黄-甘油液)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250、500、1000mg/L)的乳铁蛋白,观察乳铁蛋白对牛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3种浓度的乳铁蛋白对精子的冻后活力、复苏率、VAP、VSL、VCL、畸形率、顶体完整率及低渗肿胀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乳铁蛋白未能显著提高牛精液的冻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21-523
试验选用边鸡10世代42周龄种蛋,按蛋质量分组进行孵化,研究蛋质量对边鸡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蛋质量45~50 g组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4.08%和88.83%;其次为蛋质量50~55 g组,分别为93.94%和87.07%。种蛋7胚龄和18胚龄蛋质量45~50 g,50~55 g,55~60 g组的相对失质量比均低于蛋质量≤45 g和蛋质量60 g组。雏鸡初生质量占入孵蛋质量的比例为65.07%~72.37%,雏鸡初生体质量随蛋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结果表明:对烤烟来说出苗期和出苗后21天,溴甲烷各处理对杂草防效分别为99.4-100%和98.7-100%;对晒烟来说,分别为96.4-97.3%和971.-97.7%;溴甲烷熏蒸,经济效益最高,比蒸汽消毒节省了32.4%,比无处理节省76%,溴甲烷熏蒸与蒸汽消毒及无处理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17.
18.
pH和碱度对生物硝化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脱氮是废水氮素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本文剖析了pH对生物硝化的影响以及与碱度的关系,认为pH不仅影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也影响硝化基质和产物的有效性和毒性,可制约生物硝化反应器的效能.生物硝化系统的碱度主要由碳酸盐类组成.因为碳酸盐系统在pH 6.5~8.5时缓冲强度较弱,硝化过程中极易发生pH大幅度波动,操作中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壳寡糖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wilt)的防效与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浓度为50μg/m L时,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为72.21%,西瓜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09%、38.05%和28.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