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全闭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技术、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运动控制卡等运动控制新技术,并简述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现状等.  相似文献   

2.
原木形状识别机编程工具和运动控制系统是依照计算机系统的指令来控制各个步进电机运动从而实现数控形状识别.数控形状识别中的定位控制精度、速度调节性能等重要指标都与运动控制器和编程工具的精度直接相关.运动控制器的设计采用"DSP FPGA"的结构,允许在设计的每个环节对器件和系统逻辑功能进行动态修改,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具有灵活的编程功能,能实时方便地实现复杂的速度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性能,同时提供运动控制器与PC主机的通讯交互功能.保证运动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大大方便了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相似文献   

3.
针对木工数控钻铣床的加工工艺特点,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P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并完成了硬件平台的搭建。PC作为上位机,运动控制器作为下位机,以满足系统对开放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数字化材种识别设备的研究要求,应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种PC机 DSP的集图像采集、传输、识别以及操作平台运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分模块的方式设计了各功能的实现设备和器件,阐述了设计原理并就调试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根据四轴数控雕刻机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了以通用PC机+运动控制卡为系统控制核心的“NC嵌入通用PC机”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了控制系统各组件的功能,并以具体零部件为例进行了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开发出四轴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三维激光扫描与雕刻机集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扫描测量和雕刻机的集成是一项新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激光扫描软件解决了与雕刻机系统集成过程中所遇到的扫描点云数据转换、激光测头的安装与固定、运动控制系统的一致性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手工雕刻和手工电脑绘图,其成倍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伐联合机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雅可比矩阵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采伐联合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其关节式机械手各杆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了机械手坐标系统及运动学模型,并求出了运动学正解和逆解。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雅可比矩阵及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为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基于运动控制卡的火焰切割机数控系统软件设计中多线程技术的应用。数控系统软件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会产生系统响应滞后的问题,为了满足数控软件系统同时执行多任务的要求,我们引入了多线程技术,把某些任务放在子线程中执行。它为解决数控软件系统中不同任务的时间性能要求(响应时间)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五轴金刚石铣刀线切割机的特点和总体设计思想.根据金刚石木工铣刀的加工特点,设计了专用数控分度回转台对加工刀具进行分度.同时还开发了控制回转台分度的运动控制卡,包括硬件和软件模块的实现.通过将做好的控制卡与PC机及回转台连接,并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结果满足分度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Pro/E和ADAMS是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CAD/CAM软件。利用三维实体软件Pro/E建立采摘臂模型,并采用D—H法对采摘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和正逆解计算;应用ADAMS的运动仿真功能对林木干果采摘臂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机器在特定运动状态下末端执行器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特性曲线,为栗摘机的运动控制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双足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双足仿人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Arduino芯片进行控制。通过对双足机器人整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完成了机器人建模、硬件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两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两自由度运动平台以实现俯仰和横滚运动.测控系统采用多级控制方式,上级计算机与下级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驱动系统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利用动压反馈校正的方法提高系统阻尼比,从而改善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拱泥仿生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其运动特点建立了拱泥仿生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利用 MATLAB进行其沿预定轨迹运动的轨迹仿真,通过轨迹仿真,可以直观显示拱泥仿生机器人运动时的位姿变化情况,为拱泥仿生机器人虚拟样机研究工作和工程样机的路径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吴昊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1,27(3):38-42,50
虚拟仿真分析是现代机械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在制造物理样机之前模拟机械的实际工作情况,暴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首先介绍UG运动仿真模块UG/Motion的功能及其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种机虚拟模型和仿真模型,对其进行运动仿真,模拟采种机实际中的运动情况,得到其运动规律和参数,并通过动画和图表输出仿真结果。实践证明,运用UG/Motion进行运动仿真,是进行机械设计的有效辅助手段,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完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全路况车(ATV)是一种非道路交通运输工具,它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驾驶,通过性好,经常行驶于各种路况下。为评价某全路况车的转向运动性能,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做全路况车的圆周运动特性试验。从车辆的稳态反应特性分析,所研究的全路况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从瞬态响应特性曲线得出所研究的ATV瞬态响应参数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国外强震观测记录,通过不同场地分类条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akamura方法的各种场地类型标准间的转换方法。该方法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观测数据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我国许多未能进行钻孔确定场地类型的强震观测台站进行场地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垂直线提升机构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原理,通过运动分析,推导出垂直线提升机构的运动结构和结构参数的选择,为机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二维运动的测试原理入手,利用高速狭缝扫描摄影技术建立了测试系统,该系统能获得二维运动的轨迹和速度,从而把高速狭缝扫描摄影的研究领域由一维拓展到了二维.并对两种测试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research project studying policy instruments for natural hazards protection in Austria. It discusses two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oncerning instruments for political control: policy analysis and systems theory. Because of the stronger empirical basis, policy analysis was applied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for explaining the three essential instruments whi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regulation of protective forests (ban forests) as a regulatory instrument, a subsidy programm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ountain forests as an economic instrument, and the restoration plan for mountain forests as an informational instrument. According to liberal principles, the regulations allocate the costs for mountain forest management to the forest owners and to the beneficiaries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forest. To avoid conflicts, however, these regulations are not implemented. The forest authority chooses subsidie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ountain forests instead. Planning instruments are rather used for legitimizing the subsidies than for rational planning.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policies can be explained in a better way by the institutional setting and the interests and values of political actors than by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instruments. Three major conclusions are drawn for the analyses of policy instruments: (a)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nformal functions of policy instrument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ir formal characteristics; (b) policy instruments must not be analysed separately as they are not applied independently from each other; (c) in policy research a typology of policy instruments is useful as a model of reference but must not be mistaken for either an explanatory or a normative concept.  相似文献   

20.
黄颖利 《森林工程》2005,21(5):63-64
本文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会计实时控制的观点,将会计实时控制理论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从构建实时控制的IT环境、再造会计流程、会计实时控制方法、会计实时控制模式四个方面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会计实时控制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