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樱桃砧木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采用电导法和恢复生长法对Gisela5、Gisela6(Prunuscerasus×Pcanescens)、Colt(P.avium×P.pseudocerasus)和山樱桃(P.serrulata)的抗寒性进行了初步鉴定。并研究了枝条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樱桃砧木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isela5抗寒性最强,在深度休眠时能耐-32.5℃的低温,Colt抗寒性最差。-20~-40℃低温处理后,不同砧木枝条内脯氨酸的绝对含量和SOD活力均发生明显变化。抗寒性最强的Gisela5脯氨酸绝对含量变化最稳定,不同砧木枝条内脯氨酸绝对含量与抗寒性并不存在相关关系;Gisela5、Gisela6和山樱桃的SOD活力变化趋势先升后降,Colt的SOD活力从-20℃以后总的趋势是下降的,SOD活力与砧木的抗寒性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衡量砧木抗寒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分别在-5、-10、-15、-20、-25、-30℃低温胁迫后,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4种砧木的‘绿岭’核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呈‘S’型上升趋势,"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核桃"砧木‘绿岭’核桃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7、-22.3、-25.3、-22.8℃;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在-25℃出现峰值;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在-20℃出现峰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峰值出现在-15℃;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4种砧木‘绿岭’核桃抗寒顺序为"加州黑""核桃""中宁强""中宁异",表明在抗寒性方面,"加州黑"是适合‘绿岭’核桃的砧木。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玉露香梨"果实发育期质地变化机理,指导梨果实品质调控技术研发工作,在"玉露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取样,检测了细胞壁及其组成物质的含量和水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果实发育60 d细胞壁含量达峰值,252 mg/g,成熟时仅为峰值时的9.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水溶性果胶和离子型果胶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再稳的变化趋势;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现为"降—升—降—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以9a生早实核桃"香玲"和"辽核4号"离体新梢为试材,在低温胁迫下,测定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用相关分析确定评价早实核桃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用隶属函数法对2个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2个品种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丙二醛含量呈升-降-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香玲"和"辽核4号"脯氨酸含量分别呈升-降-升-降和先升后降的趋势;"香玲"和"辽核4号"SOD活性分别呈先升后降和升-降-升-降的趋势。确定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核桃抗寒性的指标;2个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为:"辽核4号""香玲"。  相似文献   

5.
以‘寒富’苹果花芽为试材,设置梯度低温(-25-、30-、35和-40℃)处理,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的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顶花芽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表现出先升高后显著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30℃顶花芽呼吸速率降到最低点,且明显低于腋花芽,此后顶花芽的呼吸速率虽呈上升的趋势,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呼吸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0℃降到最低点,此后急速升高,在-35℃达到最高点后快速下降。2种类型花芽的SOD酶活性在-10~-25℃均是快速升高,此后顶花芽的SOD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的SOD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顶花芽的POD酶活性变化呈升高-下降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腋花芽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在-35℃达到峰值且高于顶花芽。顶花芽的CAT酶活性在低温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出现峰值;腋花芽CAT酶活性则呈升高-降低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此外,腋花芽的POD和CAT酶活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顶花芽。由此认为,腋花芽的呼吸途径活性受低温抑制的程度低于顶花芽,以及其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顶花芽,都有利于减少低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伤害。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葡萄保护酶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贝达(砧木)>赤霞珠>梅鹿辄)1 a 生枝条为供试材料,分别在-15℃,5℃,25℃下处理24 h,在处理0、3、6、9、12、24 h后,分别测量了叶片中3种保护酶的活性和氧自由基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贝达的保护酶活性高,且下降缓慢,梅鹿辄的保护酶活性低,下降迅速;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贝达的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最低,梅鹿辄的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最高.说明低温胁迫下葡萄1 a生枝条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和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与其品种的抗寒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以高感砧木3-1-29-4和高抗砧木1-1-10-8为试材,对其叶片接种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f.sp.piricola),测定了接种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纹病菌侵染后,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抗性砧木1-1-10-8的活性高于高感砧木3-1-29-4。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在接种后持续升高。接种后,抗病砧木1-1-10-8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高感砧木3-1-29-4的PPO活性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8.
以"晋梅杏""凯特""鸡蛋杏""金太阳"一年生休眠枝条和带花枝条为试材,通过不同低温处理,测定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比较生理指标在低温下的变化以及与抗寒性的关系,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筛选抗寒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枝条相对电导率、枝条丙二醛(MDA)含量、枝条脯氨酸含量、杏花MDA含量、杏花脯氨酸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枝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花朵SOD活性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凯特"枝条中MDA含量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金太阳"枝条中脯氨酸含量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花朵中MDA含量与4个杏品种的抗寒性呈负相关;除"鸡蛋杏"以外,枝条中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和枝条中SOD活性、枝条中脯氨酸含量、花朵中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朵中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花朵中MDA含量与花朵中SOD活性、花朵中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花朵中SOD活性与花朵中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4种杏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太阳">"晋梅杏">"鸡蛋杏">"凯特"。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三个景观树种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a生红瑞木、合欢、悬铃木的1a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冷冻处理条件下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树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1.8、-21.5和-19.9℃。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11.
以盛花后不同时期的无核葡萄品种杨格尔和有核葡萄品种京秀的胚珠为材料,测定胚珠中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O2.-在两品种胚珠发育过程中均呈一直上升的趋势,在胚珠发育的中后期无核品种杨格尔产生速率明显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中H2O2含量表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但再升时无核品种杨格尔显著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内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及无核品种杨格尔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无核品种杨格尔的酶活性在胚珠败育后明显下降,有核品种京秀仍在较高的水平,且有核品种的POD活性先快速上升后一直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胚珠内活性氧类物质及活性氧清除酶类的变化趋势与无核葡萄杨格尔幼胚败育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简写为CS)葡萄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赤霞珠’葡萄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新疆地区‘赤霞珠’葡萄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嫁接在5个砧木(5BB、SO4、kangzhen3、5C、140R)的‘赤霞珠’葡萄及自根砧的一年生成熟枝条分别放在-12℃、-15℃、-18℃、-21℃、-24℃、-27℃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通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获得鉴定植物抗寒性强弱的半致死温度(LT_(50))。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所有处理枝条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CS/5BB、CS/SO4、CS/kangzhen3、CS/5C、CS/140R、CS的半致死温度从低到高,分别为-20.09℃、-19.37℃、-16.94℃、-16.31℃、-14.74℃、-13.43℃。【结论】6种供试葡萄枝条耐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S/5BB、CS/SO4、CS/5C、CS/140R、CS/kangzhen3、CS。  相似文献   

13.
淹水对甜樱桃根系呼吸和糖酵解末端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美早/东北山樱桃(Prunus serrulata G.Don)和美早/马哈利(P. mahaleb L.)为试材,研究淹水过程中褐色木质根呼吸速率和糖酵解末端产物的变化。结果显示,淹水过程中,两种砧木根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胁迫至120 h时,东北山樱桃和马哈利的根系呼吸速率分别为淹水前的73.86%和80.71%;二者根系中乙醛和乙醇含量均呈升高趋势,马哈利乙醛含量高于东北山樱桃,而乙醇含量相反;东北山樱桃丙酮酸含量先升后降,马哈利变幅较小;两种砧木乳酸和琥珀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东北山樱桃乳酸、琥珀酸含量出现峰值早且含量大于马哈利;苹果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东北山樱桃下降幅度大于马哈利;二者根系中丙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马哈利升幅大于东北山樱桃;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皆下降,其中马哈利下降幅度大于东北山樱桃;脯氨酸含量均先升后降,马哈利的峰值延迟且含量更高。两种砧木对淹水胁迫反应存在差异,东北山樱桃呼吸速率下降较快、细胞碱化能力弱,表明其对淹水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以盛花后不同时期的无核葡萄品种杨格尔和有核葡萄品种京秀的胚珠为材料,测定胚珠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品种胚珠发育过程中均呈一直上升的趋势,在胚珠发育的中后期无核品种扬格尔产生速率明显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中H2O2含量表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但再升时无核品种扬格尔显著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内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 及无核品种扬格尔的过氧化物酶(POD)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无核品种扬格尔的酶活性在胚珠败育后明显下降,有核品种京秀仍在较高的水平,且有核品种的POD活性先快速上升后一直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胚珠内活性氧类物质及活性氧清除酶类的变化趋势与无核葡萄杨格尔幼胚败育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上表现优异的‘Arapaho’黑莓品种为试材,在花后3d至成熟过程中对果实细胞中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AsA)、脯氨酸(Pro)含量呈下降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抗氧化酶SOD、POD、CAT和抗氧化物质AsA、GSH、Pro协同作用,使得果实一直处于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了果实能够正常发育到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16.
全球土壤沙漠化严重,沙漠化土壤治理对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沙葱是一种重要的沙生野生蔬菜,其耐旱研究对阐明植物耐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沙葱为材料,采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浓度PEG-6000对沙葱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和PEG胁迫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土壤含水量缓慢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PEG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呈现"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将为沙葱耐旱能力的阐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换锦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POD、SOD含量测定,发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POD含量逐渐降低,SOD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引进葡萄砧木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抗寒适应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为新疆葡萄砧木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0℃、-15℃、-20℃、-25℃、-30℃、-3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同时进行了田间自然鉴定。【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贝达’、‘5BB’、‘5C’、‘420A’、‘110R’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60℃、-32.00℃、-24.40℃、-14.79℃、-14.07℃;抗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田间鉴定结果与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结果一致。【结论】5种供试材料中,‘贝达’和‘5BB’抗寒性最强。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是葡萄砧木抗寒性的有效预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西梅不同砧木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西梅抗寒栽培及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3种不同西梅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低温(-15℃、-18℃、-21℃、-24℃、-27℃、-30℃、-33℃、-36℃)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MDA含量和POD、CAT、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砧木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POD、CAT、SOD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9.023%,可以解释绝大部的原始信息。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砧木抗寒性评价方法表达式为F=3.190F1+2.107F2+1.024F3。通过该模型计算出不同砧木综合得分,并排序。不同砧木综合得分为-0.105~0.062之间,综合得分排序为酸梅实生杏毛桃。综合比较发现在实际生产中,推广酸梅做砧木较好。该研究结果为西梅抗寒栽培和抗寒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低温伤害是北方核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和筛选抗冻核桃品种对于核桃生产的防冻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测定优选的赞核1号、赞核2号、抗冻的辽宁1号和不抗冻的清香4个核桃品种(系),对比1 a生枝条在0℃、-10℃、-20℃和-30℃低温处理下抗寒性指标,明确指标的变化规律和优选品种的抗寒性能。研究发现:赞核1号、赞核2号和辽宁1号随温度降低,SOD和POD活性呈现相似的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并与清香变化相反;CAT活性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并与清香变化相反;而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变化则呈现出同清香相同的变化趋势。赞核1号和赞核2号的各项指标介于辽宁1号和清香之间,变化趋势和数值更接近于抗寒性较强的辽宁1号,表现出良好的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