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Na2CO3胁迫对星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星星草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吸水量随着Na2CO3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但不同阶段吸水量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不同,第1阶段降低幅度较小,第3阶段则较大。盐浓度大小于2.75%时,星星草种萌发,吸水停滞于第2阶段。星星草种子吸涨初始时,膜透性较大,随着吸涨的进行,膜逐渐得以修复,Na2CO3胁迫的下,膜系统修复受阻,NaCO3浓度与膜透性正相关极其显著。发芽率和膜透性之间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复杂盐碱条件对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及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4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条件,并用以处理星星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不同碱度的盐分组成对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基本一致,即均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发芽延迟,发芽率降低,而且均在盐浓度超过300 mmol/L时发芽率降至零。对各胁迫因素与发芽率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盐浓度是影响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很小。本实验结果表明,吸水是决定星星草种子萌动与否的关键,由于盐浓度决定水势进而决定种子吸水,所以盐浓度表现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由于pH值、缓冲量等代表碱度的指标与水势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对星星草种子萌动阶段没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6个不同浓度胁迫下,对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初始萌发时间、发芽速度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50 mmol/L NaCl、5 mmol/L Na2CO3溶液处理下,赖草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最早,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混合盐溶液显著抑制种子萌发,随其浓度的增大,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进程的影响为混合盐>Na2CO3>NaCl.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断加大,其影响为Na2CO3>混合盐>NaCl.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Na2CO3对星星草种子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星星草种子萌发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吸涨后迅速增加,到第4d达到高峰,随后稳中略降,至第8d后又开始上升。在Na2CO3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并与Na2C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较低浓度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星星草种子萌发逐渐增加,浓度大于3.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很小,在萌发第7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Na2CO3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赖草种子萌发及其胚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NaCl、Na2CO2和二者混合盐溶液6个不同浓度胁迫下,对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初始萌发时间、发芽速度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50 mmol/L NaCl、5 mmol/L Na2CO3溶液处理下, 赖草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最早,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混合盐溶液显著抑制种子萌发,随其浓度的增大,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进程的影响为混合盐>Na2CO3>NaCl。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断加大,其影响为Na2CO3>混合盐>NaCl。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Na2CO3与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绿体保护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用不同浓度的Na2CO3以及与之各个浓度分别对应等渗的NaCl处理星星草幼苗7 d后,测定幼苗渗透势、pH值、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当基质渗透势相等时,Na2CO3的碱性盐浓度明显比NaCl的低,而pH值要高的多。与NaCl处理相比,Na2CO3胁迫使星星草幼苗渗透势、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更明显。当培养基质渗透势较高时,NaCl和Na2CO3胁迫下的星星草幼苗叶绿体SOD和APX活性都呈上升趋势,随着基质渗透势的降低,酶活性也下降,但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绿体保护酶活性比Na2CO3胁迫下的强。而Na2CO3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高于NaCl胁迫的。这可能与Na2CO3胁迫的pH值较高,渗透调节能力较低,保护酶活性较弱,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碱胁迫下星星草的主要胁变反应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用0~200mmol/L的碱性盐Na2CO3对星星草进行胁迫处理,观测了星星草对碱胁迫的主要生理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大,星星草体内总有机酸、柠檬酸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含水量、总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Na^ 含量上升,K^ 含量下降,K^ /Na^ 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还使植物体的根系活力下降,质膜透性增加。各胁变指标的最大变化多发生在150mmol/L Na2CO3浓度附近。  相似文献   

8.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干种子、种子萌发、苗期及成株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在不同Na2SO4和Na2CO3盐浓度胁迫下其膜透性、发芽率、根冠比、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诸生理指标,对其耐盐性作出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对Na2SO4的耐盐性为0.8%~1.0%,对Na2CO3为0.2%~0.3%,高于此浓度表现出Na2SO4、Na2CO3盐胁迫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Na_2CO_3胁迫对老芒麦和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不同浓度(0、5、10、20、30、507、5 mmol/L)Na2CO3溶液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胚根及胚芽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当Na2CO3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 Tongde)为50 mmol/L、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为20 mmol/L]种子的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幼根的长度与Na2CO3浓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浓度的Na2CO3可促进胚芽的生长,高浓度则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说明同德老芒麦的种子萌发比星星草更耐Na2CO3胁迫。  相似文献   

10.
PEG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型和栽培型白羊草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种子萌发期吸水规律及耐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分为吸胀阶段(0~8h)和萌动阶段(8~22h),之后种子进入萌发状态。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0.2Mpa)对种子萌发有引发作用,随着PEG浓度的继续升高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型白羊草种子比栽培型种子表现出更强的干旱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对铅(Pb)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铅胁迫(Pb2+浓度为0,100,200,300,400,500,600 mg·L-1)下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显示:萌发期,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芽苗的芽长先升高后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的根长和苗重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幼苗期,叶绿素含量在Pb2+浓度小于200 mg·L-1时无明显变化,在Pb2+浓度大于400 mg·L-1时显著低于对照;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自由基均随着Pb2+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小于200 mg·L-1的铅胁迫可促进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大于300 mg·L-1则显著抑制;苗期在Pb2+浓度小于400 mg·L-1时草地早熟禾可通过激活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增加Pro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和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以适应Pb2+胁迫,大于400 mg·L-1时则影响其正常生长,可见土壤中铅浓度小于300 mg·L-1的铅污染地区可种植草地早熟禾绿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3种冷季型草坪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个NaCl浓度(0%、0.2%、0.4%、0.6%、0.8%、1.0%)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3种冷季型草坪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盐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均呈抛物线趋势。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的临界耐盐浓度分别为1.09%,1.11%和1.10%。高羊茅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最好,其次,早熟禾和黑麦草。早熟禾幼苗生物量的下降幅度较小,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较大,幼苗耐盐性表现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综合分析,3种草坪草中高羊茅的耐盐性较好,可用于盐渍土草坪建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耐盐和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为材料,在0.0%和15.0%PEG下筛选适宜的茉莉酸甲酯(MeJA)浸种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最适MeJA浸种对不同渗透胁迫(PEG-6000质量比依次为0.0%、7.5%、15.0%、22.5%)下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和15.0%PEG胁迫下,随MeJA浸种浓度增加,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0.15μmol/L MeJA浸种处理的上述发芽指标均达最高,可作为浸种最适浓度。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下,与蒸馏水浸种相比,0.15μmol/L MeJA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加种苗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狗牙根种子的发芽指标提升。特别是在高浓度PEG(22.5%)下,缓解渗透胁迫效应更加显著。总之,适宜浓度的MeJA浸种可缓解渗透胁迫对狗牙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伤害,增强种子萌发期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优质牧草,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NaCl,NaHCO3和PEG分别模拟土壤的盐、碱和干旱条件以明确基于相同水势的不同胁迫特征对虎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下,随着水势的降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以及芽长与根长均不断下降,且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盐胁迫处理下,虎尾草种子复萌率在-1.2Mpa最高,干旱胁迫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80%以上也可以继续萌发,但在此水势的碱胁迫中未发芽的虎尾草种子均难以复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和干旱胁迫对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高pH作用,碱胁迫对虎尾草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盐胁迫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采集于西藏4个不同区域的野生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初步探究Cu~(2+)、Zn~(2+)对野生赖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胚芽中MD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赖草种子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的赖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两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Cu~(2+)胁迫下,赖草种子活力指数随着Cu~(2+)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低浓度Zn~(2+)对4个赖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Zn~(2+)则表现为抑制作用;Cu~(2+)、Zn~(2+)胁迫下4个不同区域的野生赖草胚芽中MDA含量均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重金属离子对胚芽具有损害作用。Cu~(2+)、Zn~(2+)胁迫下,4个不同区域的野生赖草中采自拉萨的赖草对这两种重金属具有较好的抗性,可以进行驯化选育,以便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恢复治理的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金丝草可在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的矿区正常生长,其可能对酸和镉(Cd)胁迫具有特殊的响应策略。为此,以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不同酸(pH 5.5、4.5、3.5)和镉(5、10、20 mg·L-1)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质膜完整性及芽亚显微结构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可提高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不同酸胁迫处理其发芽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pH的逐渐减小,金丝草萌发指标呈减小趋势,pH 3.5处理,金丝草种子除发芽率外的其他萌发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值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Cd 20 mg·L-1处理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仍可达4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发现,pH大于3.5,Cd浓度小于10 mg·L-1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pH的进一步减小和Cd浓度的提高,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根尖质膜和芽亚显微结构造成较大损害,出现细胞器膜破裂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综上,金丝草种子萌发对酸和镉胁迫有较强耐性,表现出轻度酸和镉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而强酸和镉胁迫则抑制。  相似文献   

17.
以老化饲用燕麦种子为对象,探讨外源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相关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胁迫时添加褪黑素可以提高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并能增加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且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100μmol/L、300μmol/L、500μmol/L、800μmol/L、1000μmol/L)处理均能显著提高NaCl(浓度150mmol/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幼苗根冠比和丙二醛含量(P<0.05)。加权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提高老化燕麦种子NaCl胁迫下活力的最佳褪黑素浓度为500μmol/L,此时相对于NaCl胁迫,种子发芽率、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45.61%、325.55%、52.28%、12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