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连彩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葡萄白粉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发生 ,尤其西北地区及河北、山东受害较重 ,使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 ,影响经济效益。1主要危害症状白粉病可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 ,而以幼嫩组织最敏感。1.1叶片开始正面产生大小不等不规则的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 ,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这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产生小黑点 ,是孢子的闭囊壳。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 ,严重时全叶枯焦。1.2新梢和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 ,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 ,可使穗轴、果梗变脆 ,枝梢生长受…  相似文献   

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祥林 《植物检疫》1997,11(4):229-230,235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张祥林莫桂花(乌鲁木齐动植物检疫局830011)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它主要导致西瓜果实表面产生病斑甚至腐烂,降低其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1969年,Cral和Schenck初次报道并详细描述了此病在试验田中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3.
董全雄  高洪 《植物医生》1998,11(5):17-17
1998年,南阳地区葡萄黑痘病大流行,轻者减收2~3成,重者达8~9成,葡萄种植户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在本地的发生和防治技术报告如下:一、症状本病为害葡萄的幼嫩绿色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幼果染病初现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葡萄斑叶蝉在甘肃省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的为害情况及其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防治措施。通过对该地区酿酒葡萄基地斑叶蝉为害情况的调查,及不同受害程度的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单宁、总酚、颜色及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比较,结果表明,同一环境、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斑叶蝉受害程度差异较明显。蛇龙珠葡萄受害明显重于其他葡萄品种。同一葡萄品种在不同环境下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在防风林网附近、叶幕厚或郁闭度高的区域受害较重,反之受害轻。葡萄斑叶蝉对葡萄果实品质、叶片的影响也较大,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果实含糖量下降,酸度增高,颜色变浅。同时,影响叶片质量,致使光合作用降低,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并提出合理修剪、及时清园、减少中间寄主等农业措施及斑叶蝉发生关键期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核白葡萄(Vitis vinifera cv.Thompson Seedless.)果实于成熟季节(7月、8月)采自新疆吐鲁番(折光仪含糖量18%~22%),对采后的健康果实按整穗、带梗果粒、去梗果粒、切伤果及穗轴和果梗在室温(24~28℃)和低温(0~4℃)下的呼吸强度与乙烯合成进行了测定,并对整穗果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Alternaria sp.后呼吸与乙烯释放的变化,进行了对比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疆新发现一种酒葡萄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8月,在新疆玛纳斯新发现一种对酒葡萄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经鉴定该虫为绿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pandarusKnight,1983),为中国新记录种。该害虫主要集中在葡萄果梗、叶腋处刺吸为害,并产生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引起霉污病,严重影响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品质量。本文记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并对其寄主、分布和为害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7.
番茄灰霉病发展症状诊断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番茄灰霉病在叶片、茎、花及果实上症状发展过程的观察,明确该病在叶片上引起V字形病斑、圆形轮纹斑及叶柄折断;引起茎部及茎基部腐烂,造成植株萎蔫;引致花腐、果实腐烂和果面上形成“花脸斑”。提出了3项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措施:(1)双垄覆膜、膜下沟间灌水、合理通风及低温期加温,可缓解该病的发生;(2)在番茄蘸花后7~15d摘除残留的花瓣及柱头,能有效地防治番茄果实灰霉病;(3)加强药剂局部保护、病害初期症状诊断后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小豆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小豆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采用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方法对近年来在北京市发生的小豆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法评价小豆常见栽培品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从北京市采集的感白粉病小豆病样中培养获得病原菌BJ1,该菌能在小豆叶片和茎上产生明显的白色粉斑,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单细胞,成链状着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通过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小豆白粉病菌BJ1被鉴定为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的苍耳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xanthii。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19个供试小豆品种(系)接种小豆白粉病菌BJ1后均可发病,其中9个审定品种均表现为中度感病或高度感病,10个优良品系发病略轻。  相似文献   

9.
正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作蔬菜,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西葫芦栽培过程中容易受病害侵染,给西葫芦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西葫芦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控技术,供菜农参考。1西葫芦白粉病1.1发病症状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扩展成较大的粉斑,病斑可布满整个叶面。病斑逐渐褪色变黄,后期呈黄褐  相似文献   

10.
两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在新疆发生范围广、为害重,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日趋加重之势,无论鲜食葡萄或酿酒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不少地区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2011年~2013年发生都较为严重,特别是2013年新疆各地不少品种果实平均受害率达40%,重者达70%以上。因此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笔者选择了几种高效药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斑叶螨在葡萄上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 Koch)别名棉红蜘蛛,可危害苹果、葡萄、棉花等多种植物。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二斑叶螨在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试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形态特征 成螨:体色多变  相似文献   

12.
葡萄果穗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葡萄钩丝壳菌,是葡萄生长中的主要病害。果实、叶片和新枝蔓等绿色部分均可受害,以果实受害损失最重。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梅州市沙田柚受柑橘黑斑病为害较重,特别是1998~1999年的大流行,大部分柚园都受害,有的甚至100%发病。此病不仅影响沙田柚的外观,且明显降低糖量,严重影响沙田柚的品质。此外,在贮藏期间还会继续为害,引起果实腐烂,加重损失。1症状及病原8月上旬,受害果实上初呈紫红色小斑,后扩大为1~3mm的病斑,其边缘为褐色,稍隆起,中部呈灰白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上长出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不深入果肉,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果面,有时会引起落果。在贮藏期,病果常会腐烂。叶片、枝梢上的病斑与果实上…  相似文献   

14.
《湖北植保》2012,(2):54-54
辣椒白斑病是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柱格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在辣椒种植区域均有发生,田间发病较普遍。病害初发生时症状极易与白粉病、霜霉病混淆。辣椒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斑点,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变为褐色斑,病斑边缘呈棕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  相似文献   

15.
茄褐纹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只为害茄子,全国各栽植区普遍发生。苗期为害造成缺株,严重时缺株率可达60%以上;果实发病引起果腐,一般可造成20%~30%的果腐,病果不能食用。茄褐纹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生。幼苗感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收缩。当病斑环绕茎周时。病部缢缩,幼苗猝倒死亡,大苗形成立枯。成株期感病,叶片形成白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浅黄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或散生。茎受感染出现溃疡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  相似文献   

16.
冬植豆科蔬菜白粉病及其防治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白粉病是豆科蔬菜中流行最快、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病害。以兰豆、豌豆、蚕豆受害最重。夏秋栽培的豇豆、扁豆、菜豆亦受为害。(封三图⑥)1症状识别白粉病初期主要是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茎杆也受害。初病时,少...  相似文献   

17.
薛德乾 《植物医生》1996,9(2):15-16
葡萄黑痘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薛德乾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是一种半知真菌痂园孢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所致,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甚至于毁产无收。1、发生为害规律葡萄黑痘病菌主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葡萄果实腐烂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与症状观察,并对发病果穗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果实腐烂病的病原是 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其菌落呈黑褐色,分生孢子头球形,直径200~500 μm,分生孢子梗壁光滑,带黄色。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70 μm,褐黄色,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瓶梗8~10(~12)μm×2~3 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 μm,孢子壁表面粗糙,有的生有小疣。  相似文献   

19.
葡萄黑痘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薛德乾葡萄黑痘病是一种半知真菌腼国抱菌[SPhacc~anlor’tllu。deBa.-x]所致,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甚至于毁产无收.1发生为害规律葡萄黑疽病菌主要侵染幼用部分的...  相似文献   

20.
宾川县柑橘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柑橘炭疽病在叶片、枝梢、花、果实、果梗和苗木上的田间症状,其中叶片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类型,枝梢症状分为从枝梢顶端发生和从枝梢中部发生2种类型,果实症状分为干疤型、泪痕型和腐烂型3种类型。分析柑橘炭疽病发生条件,提出"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病菌来源、预防为主、对症下药、适时采收、恢复树势、清除病果、减少采后果实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