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鲤、草鱼、鲢、鳙等常规品种,近些年价格始终低迷。1~1.5千克/尾常规上市规格的池边批发价如下,鲤鱼9~10元/千克、草鱼11~12元/千克、鲢鱼5~6元/千克、鳙鱼7~8元/千克,仅为生产成本价,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利润微薄。为探索养鱼增收途径,笔者于2019年指导科技示范户创新常规品种的养殖经营模式,以健康品质和特大规格为卖点,轮捕错季销售,使售价提升了10%~30%,实现了亩利润12 109元的良好养殖成效。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鱼种放养要合理鱼种放养前应对水库中饵料资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保证水库中鱼类种群数量与天然饵料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确定一个合适的产量。1.投放大规格鱼种:规格太小的鱼种摄食力较低,成活率也较低,而放养大规格鱼种能取得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具体规格为:鲢、鳙鱼20~30尾/千克,草鱼15~20尾/千克,鲤鱼30尾/千克,鲫鱼40~50尾/千克。2.多种品种混养: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库中的各类天然饵料资源,投入水库中各类鱼的数量要有适宜比例。主养鱼类鲢鳙鱼应占到各类投放鱼种总数的70%~80%(其中鳙占60%~7…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翘嘴红鲌在福建和广东等市场的售价居高不下,大规格的商品鱼则价格更高,尾重1~1.5千克的市场价为36元/千克左右。因此,2006年以来我县在棉花滩水库示范推广网箱养殖翘嘴红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库区400多网箱养殖户约有一半左右的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鳙鱼以其鲜美的味道备受欢迎,北方地区冬捕时,规格5千克以上的鳙鱼价格达60元/千克,而且供不应求,因而导致了水库加大鳙鱼苗种的投放量。多年来,鳙鱼的人工养殖一直是作为池塘的搭养品种,用来控制池塘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但近年来由于鳙鱼苗种易于销售、价格高,池塘养殖逐渐提高鳙  相似文献   

5.
正确使用养殖环境调控剂 营造良好对虾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养殖对虾的售价经历了从上半年的高开(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5元/千克),到10月份的低走(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19元/千克),再到2004年1月份的持续平稳(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3元/千克)。反思我们的对虾养殖业,规格大了,产量增加了,而比较经济效益却下降了。就使得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养殖对虾品质与质量安全,使之符合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准入,更好地应对入世后的国际技术和贸易壁垒,从而保证养殖对虾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流通。从对虾养殖生产的工艺流程来看,要抓好养殖对虾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就必须关注养殖环境、水源和养殖投…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鱼类之一,近年来,主、混养异育银鲫的效益有下降趋势。造成异育银鲫养殖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品种混杂,普遍存在父母本不纯,一些单位甚至将野生鲫当异育银鲫良种出售。二是饲料成本逐年提高,如每千克菜饼从1996年到1998年每年上涨02元,1998年每养1千克鱼的饲料成本已达到6元以上,加上鱼种、地租等费用,总成本至少8元/千克。三是成鱼售价低,特别是秋冬季(9~12月)大规格鱼(200克左右)的售价仅9元/千克,有时低于8元/千克,小规格鱼(150克以下)的售价更低。四是养殖病害增多,发病率高,死亡…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养殖对虾的售价经历了从上半年的高开(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5元/千克),到10月份的低走(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19元/干克),再到2004年1月份的持续平稳(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3元/千克)。反思我们的对虾养殖业,规格大了,产量增加了,而比较经济效益却下降了。就使得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养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台湾泥鳅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价格下跌,利润空间急剧压缩。由于商品鳅体重小、销售规格多样,常规养殖模式寸苗采购成本占养殖成本中的比重突显。例如,德州市养殖规格60尾/千克的商品鳅,按3 000千克/亩核算,养殖成本10.4元/千克,其中寸苗成本占26%、饲料占66%、其他8%。  相似文献   

9.
<正>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其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几年,鳙鱼养殖的经济效益较好。鳙鱼市场售价保持在12元/千克左右,水库大水面放养的鳙鱼价格最高。由于水库水质清澈,鳙鱼养殖时间长,因此个体较大,稍轻的为3~4千克/尾,较重的为4~5千克/尾。多年来,由于饵料资源的局限性,鳙鱼一直作为搭配品种,尽管目前市场已经生产专门的鳙鱼饲料,缩短了养殖周期,大大提高了鳙鱼的产量,但是与水库放养的鳙鱼相比,品质下降很多。在此我们简要介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核心示范区9个,核心示范面积400亩,推广微盐养殖法和半封闭生态精养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发展,涌现了一批高产高效示范户。其中,对虾规格最大、效益最好的示范户,单池最高亩产580千克,单池最大规格32尾/千克,售价64元/千克,远远高出当地的平均水平。现将有关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在本所一口1.6亩主养巴西鲷的池塘中混养一定数量的彩虹鲷,投放规格为7-8cm/尾的巴西鲷2500尾,规格为2-3cm/尾的彩虹鲷400尾,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共获商品鱼941千克,其中巴西鲷780千克,彩虹鲷160千克,二者平均体重均达350克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1.86。  相似文献   

12.
引入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搭养鲢、鳙的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花到商品鱼成活率60%~70%,放养全雄水花的池塘黄颡鱼平均规格75g/尾以上,放养雌雄混合的池塘平均规格50g/尾以上,667m2起捕黄颡鱼1000kg左右。搭养的鲢、鳙平均规格500g/尾左右,667m2起捕鲢、鳙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鱼》2012,(10):67
中国水产养殖网水产行情直通车数据显示,9月5日江西九江水产市场400~500克标准规格鳜鱼批发价格是80元/千克,400~500克标准规格加州鲈鱼批发价格是28元/千克,50克以上养殖的黄颡鱼批发价格是22元/千克,400~500克鳜鱼批发价格是56元/千克,400~500克的加州鲈批发价格是28元/千克。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池塘轮养技术培育鳙夏花和杂交鲌"先锋1号"鱼种,鳙水花放养密度为33.3万尾/亩,鲌夏花放养密度为11110尾/亩;当年收获鳙夏花20万尾/亩、杂交鲌"先锋1号"14cm~16cm鱼种9511尾/亩,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0%和85.6%;单位产值12536元/亩,单位利润5934元/亩。鲌、鳙鱼种轮养模式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为鲌鱼成鱼养殖提供了优质大规格鱼种,利于鲌鱼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15.
鳙又名花鲢,俗称胖头鱼,是我国独有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食物链短(仅次于鲢),生长周期短,肉味鲜美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从业者与消费者欢迎。其商品价格已超过草鱼,每千克在15元以上。2012年笔者进行了主养大规格鳙鱼种高产试验,每667m2培育出平均体重114.4g的大规格鳙鱼种696.5kg,为提高鳙商品鱼产量、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er)又名岩鳜,俗称圆筒(桶)鳜。外形似圆筒,有的地方又称竹筒鳜,头部有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有的周缘镶白或黄色环,体黄褐色,腹部黄白。个体不大,但肉质细腻嫩滑,深受国内外高消费者的喜爱,规格在250克/尾左右的商品鱼出口价格约为130元/千克,国内市场价格也在90元/千克左右,属高档经济鱼类之一。 圆筒(桶)鳜分布于浙江省千岛湖、紧水滩、乌溪江等各大型水库,有一定的天然产量,但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目前,我省圆筒(桶)鳜网箱养殖主要是水库渔民经过暂养形式发展起来的,养殖前景广阔。圆…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江苏省金湖县银涂镇高邮湖村科技示范户冯正涛在8亩池塘内养殖黄颡鱼,实现了4964.75元/亩的养殖效益,为当地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农)民增收又闯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养殖生产情况如下。一、放养模式放养规格为20克/尾的黄颡鱼种1120千克(7000尾/亩),规格为50克/尾的鲫鱼种60千克(150尾/亩),规格为65克/尾的鲢、鳙鱼种52千克(鲢鱼80尾/亩、鳙鱼20尾/亩)。二、投喂管理根据黄颡鱼喜欢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饲机前方用密眼网围成一个20~30米2的食场。围网四周用竹竿固定,上沿用塑料瓶、泡沫塑料、PVC管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日益提倡生态健康养殖理念之背景下,开展人一水和谐开发利用下的水库虾-蟹-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意义深远.在水库12 hm2试验围区,共投放1.5~2.0 cm规格的虾苗850万尾,套养扣蟹5.12万只、鲢鳙鱼种0.29万kg.当年捕捞测产显示:各围区总产青虾4 836 kg、河蟹4 512 kg、商品鱼8 982 kg,产值48.15万元,平均纯收益26 0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9.尾均抽样规格为青虾2.67~2.93 g、河蟹:公133~165 g、母112~135 g;鲢、鳙鱼957~1 325 g.3种放养模式对比表明,水库生态养殖虾、蟹、鱼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以放养青虾60万~75万尾/hm2、河蟹2 250~3 000只/hm2、鲢鳙鱼种750~1 500尾/hm2为宜,并通过水草移植、投放螺蛳及合理施肥等生态调控措施,使虾蟹当年可达上市规格,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水库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实现人-水之间的和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健康养殖原则,于2010年在谢湾水库指导了水库网箱养殖鳙鱼试验,将500克左右的鳙鱼种养成3千克左右的商品鱼,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水域环境条件养殖库区选择在洛南县谢湾水  相似文献   

20.
本养殖试验是为了示范在中国南京地区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奥尼罗非鱼商品鱼而进行的.试验鱼放养在3口2.5亩(0.17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罗非鱼9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罗非鱼135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7天饲养,罗非鱼从大约19克/尾长至平均363克/尾.养殖至可收获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红罗非鱼271千克/亩(4062千克/公顷)和白鲢54千克/亩(815千克/公顷).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58∶1.由于杂交罗非鱼在3口池塘中过度繁殖,其鱼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正常情况.由于疏忽而被放养入试验鱼池的鳙鱼与罗非鱼产生了争食,也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低于正常.由于过度繁殖问题,杂交罗非鱼没有达到500克的目标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养殖场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鱼种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