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田间条件下钢渣硅肥的用量和施用方法。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水浸态硅含量低于85mgkg-1,施用钢渣硅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依据产量和肥料用量关系的效应方程,除康平地区的碱性水稻土外,供试的其它地区比较合理的钢渣施用量为1500kghm-2;钢渣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根据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随钢渣硅肥施入量的变化情况,沈阳市康平县最佳的施入量也应为1500kghm-2,钢渣基施更有利于水稻对SiO2吸收和利用;钢渣硅肥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钢渣硅肥具有一定的后效。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辽宁不同类型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pH4醋酸缓冲液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硅含量能够反映非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但不能够反映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碱性水稻土测定结果高 ,但硅素肥力水平低。施用硅肥能够增加植株体内硅的含量 ,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 ,提高水稻的产量 ,增产幅度最高可达 3 0 .1%。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碱性水田土壤施用硅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碱性水田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硅肥后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硅浓度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pH经历了一个迅速降低,趋于中性的过程。单施硅肥对pH影响不大;施用葡萄糖或葡萄糖与高炉渣配施可明显降低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pH。各处理Eh的变化基本呈现为近似“W”形。淹水初期,施肥各处理土壤Eh均低于对照;后期施硅处理的Eh高于对照,而单施葡萄糖和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Eh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溶液硅的浓度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与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硅的浓度和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含硅量;施用葡萄糖可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但对提高水稻植株硅含量的作用不大;施用硅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用葡萄糖没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不丰的地区,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硅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张兴梅  邱忠祥 《土壤肥料》1997,(1):39-41,45
春小麦盆钵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低于511。2mg/kg的供试土壤上,施用硅肥均表现没程度的增产,最高增产率达32.8%。春小麦施硅后,植株全氮、全一钾含量均比对照增加,而锌、锰含量分别对照降低。植株体内二氧化硅含量与春小麦的生物及籽粒产量叶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安县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和硅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运凯  刘泉根 《土壤》1990,22(1):33-35
高安县有40-50万亩水稻土缺硅,施用硅肥后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35公斤。全县可增收14000吨水稻(按一季计算),施用硅肥是高安县水稻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苏南经济发达农区水稻增施硅肥的效果 ,探讨了高效、低成本的硅肥施用方法 ,结果表明 :在保证水稻氮、磷、钾养分需求条件下 ,增施硅肥将增加水稻产量约 1 0 % ;采用多效硅肥基施、用量为 1 50kg/公顷条件下 ,水稻收益最佳 ,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表明,钙鲜磷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水稻植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增强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且能有效地降低糙米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硅肥300kg/hm^2和钙镁磷肥1800kg/hm^2混合施用,水稻增产率33.3%-36.2%,稻瘟病发病率下降51.3-54.1%,病虫害指数下降0.12-0.15,糙米镉含量相对下降72.1-84.2%。  相似文献   

10.
鲜食葡萄的硅肥施用效应及其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两年(2015~2016年)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研究了水淬渣硅肥与钢渣硅肥对无核紫和红地球葡萄生长、产量、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叶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施硅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硅和叶片含硅量(P0.05),收获期两种硅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硅和叶片含硅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9.9%~13.0%和28.4%~41.7%;施硅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两种葡萄叶片干物质量、厚度和产量(P0.05),其中水淬渣和钢渣硅肥处理的葡萄产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5.5%和11.1%;硅肥处理较CK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钢渣硅肥施用均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影响;对葡萄叶片中Cu、Hg含量无显著影响,而As、Cd、Pb和Cr含量均显著降低;各处理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之,两种钢渣硅肥施用可提高葡萄产量,降低葡萄叶片重金属含量,且未对土壤环境造成安全风险。其中,水淬渣硅肥效果优于钢渣硅肥。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以基肥和返青肥两种施肥方式,施生物硅肥量为0、150、300、450、600、750 kg hm-2六个水平,研究了白浆型水稻土不同生物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生物硅肥施用量(450 kg hm-2)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可使叶绿素的含量提高9.6%,从而延缓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功能期;水稻叶片的保护酶(CAT、POD)在施用生物硅肥后可维持较高的活性或受到抑制程度较低,使所受膜脂过氧化程度(MDA的含量)相对较低,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 kg hm-2时水稻叶片的CAT、POD活性达最大值,MDA的含量达到最低值,这说明施用生物硅肥促进了膜脂脱氧化作用,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施用生物硅肥后提高了植株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移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协调了源、库关系。在本试验中,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 kg hm-2效果最好,施肥效果各处理表现为:Si3>Si4>Si5>Si2>Si1>Si0,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两种施肥方式做基肥的要比返青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水溶性硅肥,可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每亩平均增产10.5%,经济效益增强1成以上。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植株含硅量高于体内氮、磷、钾含量总和。研究表明,硅对水稻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细胞壁强度,增强抗逆性;并使株形挺拔、叶片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改善通气组织,增进根系的氧化力。因之,土壤中有效硅含量的丰缺,在某些地区成为水稻能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硅肥对浙南山区晚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硅肥对浙南山区晚稻生产应用效果及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浙南山区晚稻施用硅肥150~450 kg/hm2能增产15%~18.5%,增产的原因是增施硅肥能增强水稻抗逆能力、提高水稻抗病性、有利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并以150 kg/hm2的施用量和以50%基施、50%在水稻孕穗期喷施的施用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良金  唐宗阳  韦德海  夏晓进 《土壤》2001,33(3):166-168
水稻是喜硅作物 ,水稻缺硅易倒伏、早衰、抗病虫害能力弱、产量下降。硅肥基施在水稻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硅肥基施能促进水稻形成硅化细胞 ,增强抗逆性 ,使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空秕率下降。与对照比较 ,增产幅度为 14.3~ 18.6 %。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农田土壤有效硅含量状况及水稻施硅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茅国芳  汪传炳 《土壤》2002,34(5):270-274
上海地区主要水稻土的有效Si含量>400mg/kg很少,大多在100~400mg/kg之间;水稻植株SiO2含量平均为8%,且大多数水稻植株SiO2/N和SiO2/K2O的比值在11和4.5左右,均未达到正常值。同时,上海地区灌溉水中的SiO2含量在10mg/kg以下,对水稻供Si作用不大。水稻Si肥试验结果表明,施Si水稻植株体中SiO2/N和SiO2/K2O的比值升高,植株中Si的增加与水稻产量增加呈正相关。土壤有效Si含量低于320mg/kg,施用Si肥后水稻增产显著;土壤有效Si含量在320~420mg/kg,施用Si肥后的增产幅度在4%~6%之间。而适量施Si肥能明显促进水稻对P的吸收,这对于土壤大量潜在P素的利用也是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硅虽然没有被列入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但它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以及水稻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水稻硅的营养功能、施硅效应及硅肥的高效施用技术,并对水稻硅营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施用硅肥的效果及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硅处理的小麦生育性状得以改善,植株抗病性和抗逆性明显增强,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和硅肥适宜用量,棕壤分别为9.30%~16.42%和75.0 kg/hm2,盐化潮土分别为7.43%~13.26%和37.5 kg/hm2,砂姜黑土分别为0.53%~5.05%和37.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有效硅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中,施用小氮肥厂碳化煤球造气渣生产的硅钙肥后,对土壤和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肥后可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提高水稻产量,增强稻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硅肥在两系杂交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江淮、沿江地区增施新型硅肥对两系杂交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新型硅肥能够显著提高两系杂交水稻产量、优化产量结构并提高水稻抗性。当硅肥施用量从3 000 g/hm~2增加到12 000 g/hm~2时,产量增幅从2.76%提高到7.84%;水稻移栽后35 d,硅肥施用量为7 500 g/hm~2时,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6.2%,茎蘖成穗率达到67.3%,显著高于对照,结实率较对照提高3.2%,达到显著水平;增施新型硅肥后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等主要病虫害发病率显著下降,第1~4节间长度缩短0.15~0.85 cm,第2、3节茎秆壁增厚,提高了两系杂交稻的抗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