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4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菌丝生长势各项指标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284em/d,为元蘑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6种原种培养基中a3在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两方面总体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1.23c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为元蘑原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元蘑,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③(黑木耳菌糠25%,木屑55%,麸皮15%,玉米粉2%,豆粉1%,石灰1%,石膏1%)。该配方栽培元蘑菌丝生长、产量、生物学效率略优于对照组,并且元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以黑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10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生长速度、出菇时间、出菇集中程度、子实体形态特征以及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4和A5为最佳配方,不仅在生物转化率方面达到了最高,而且在与其它配方的对比中各指标均表现较好,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0.92%和63.81%.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5.
鸡腿蘑驯化栽培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鸿 《中国食用菌》2001,20(3):16-17
本文研究了野生鸡腿蘑的人工驯化栽培,筛选出各级菌种培养基及栽培料的配方,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培菌和出菇管理,使菌株的生物学效率达到120%,同时对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按照食用菌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标准评价了该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筛选适合灵芝人工栽培的最优培养基,为其推广利用奠定基础。以小麦、澳洲坚果壳、玉米芯等为主料,分别设4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测定菌株Ling1的栽培特性。结果显示,菌株Ling1在原种配方2上,菌丝体雪白,长势浓密,平均生长速度最快(7.53±0.99 mm/d),与其它配方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栽培种配方(2)在菌丝萌发(1d)、封口(4d)、满袋时间(35d)方面表现最优,但其平均生长速度与配方(1)无显著差异,子实体农艺性状弱于配方(1)。因此,原种培养基2和栽培种培养基(1)可作为菌株Ling1的推广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利用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分离了5个羊肚菌菌株。通过观察羊肚菌菌株在培养基配方和田间栽培时的生长特性,发现5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特征、菌核特征、平均产量、单菇重均有差异。其中菌株Y-Q1和Y-Q4综合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比较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1在菌丝长速、颜色、密度和产核情况均优于其他配方,可作为羊肚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在4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中,只有配方3对菌株Y-Q3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他配方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春季大面积栽培榆黄蘑提供栽培种,减少用罐头瓶制菌种带来的麻烦,降低制种成本。笔者于1991年2月15日进行了开放式制榆黄蘑栽培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培养基配方木屑45kg,麦麸2.5kg,玉米面2.5kg,石灰、石膏、多菌灵各50g。  相似文献   

9.
四株野生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集到的4株野生花脸香蘑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培养和多种方式栽培试验,从中驯化得到了比较适合江苏气候栽培的花蘑1号菌株。此菌株适合夏、秋季栽培,在熟料栽培条件下生物转化率达到26%,在以稻草、麦秸和牛粪为主要培养基质的生料栽培中生物转化率为20%左右,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花脸香蘑菌种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用多种培养基配方对花脸香蘑进行制种培养,得出PDA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其次为萝卜、大米等培养基;最佳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稻草加牛粪,其次为稻粒、玉米等培养基,而作为生产用种培养基宜选用稻粒。  相似文献   

11.
野生茶树菇YW-2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梧桐树上分离获得了一株野生食用菌菌株,命名为YW-2,对其分类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驯化栽培试验.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菌丝最适合生长温度范围25~30 ℃,最适生长pH为自然,最适合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5~25 ℃,出菇温度范围6~28 ℃.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是PDA加富培养基;最佳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玉米粒培养基,大生产配方为棉籽壳40%、木屑38%,辅料22%,其生物学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1个野生香蘑属(Lepista)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分离菌株JZ020,然后根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以小麦、荞麦、稻草、木屑和棉籽壳为原料,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合菌株JZ020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且此结论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5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适合菌株JZ020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荞麦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其中小麦培养基和荞麦培养基,成本较高,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稻草培养基,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母种与原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猴头HT1菌株在5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母种配方③上菌丝生长情况优于其他配方,原种配方③和④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其他供试配方相比较,差异显著,且污染率低,为猴头原种生长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4.
对采自天津七里海的野生苇蘑(Hygrophoropsis sp.)进行了人工驯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菌丝在PDA改良培养基上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9℃,培养基的适宜pH为6,出菇的栽培料配方为52%稻草、24%麦粒、24%芦苇腐殖质,56%含水量,在此配方的培养料上接种苇蘑菌块后于温度29℃、湿度85%条件下培养,40~50d菌丝满袋,50~60d出现原基,75~80d子实体成熟。  相似文献   

15.
榆耳又名榆蘑,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由于野生资源匮乏,近年来已开始人工栽培,本文主要报道代料栽培培养基的筛选。(一)试验处理共设12个培养基配方(表1)。表1 代料培养基配方原料构成(%)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孢子萌发融合技术获得元蘑菌株,并对其进行了产量和形态指标测定,选育出的菌株经3年的栽培试验,产量高出常规品种15%,菇形好,命名为元蘑1号。  相似文献   

17.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6个海鲜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性状优良的菌株栽培到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丝生长速度、现蕾、子实体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同一菌株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菇形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海鲜菇菌株在配方Ⅲ的培养基中,菇形优美、产量高,商品菇的生物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19.
炭角菌分子鉴定及培养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野外分离得到的一个菌株进行ITS鉴定及母种和栽培培养料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经ITS鉴定与痂状炭角菌的相似度为99%;该菌株的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丝在培养基上表现粗壮、浓密、颜色纯正,菌落整齐;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菌丝表现粗壮、浓密,气生菌丝发达;栽培菌核最佳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14%,腐殖土84%,石膏1%,糖1%,含水量适中,pH 6.5。  相似文献   

20.
西藏野生食用菌白鸡腿蘑的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进行了白鸡腿蘑的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培养料成分试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和栽培中试,根据各项数据和当地资源情况,确定了采用以青梨秸杆和牛粪为原料,调节pH值为6.5-7.5的培养基,每年5-11月间在西藏的拉萨地区用熟料分两个阶段栽培白鸡腿蘑的方法,并筛选了高产优质的菌株,该野生品种人工栽培成功,可用于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