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理、受精前的性别控制技术、受精后的胚胎性别鉴定技术以及今后性别控制技术的前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受精之前控制和受精之后控制。前者是通过对精子的体外干预,使在受精之时便决定了后代的性别。后者是通过对胚胎性别进行鉴定,从而获得所需性别的后代。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可增加选种强度,加快畜禽育种进程,同时也可提高珍稀动物的繁殖、保种进程;其次,通过控制胚胎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别控制技术是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生产出人们所期望性别的后代。应用性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还可避免人工去势提升动物福利,同时单一性别家畜饲料的使用可以节约成本。本文介绍了哺乳动物受精前以分离X/Y精子为主的性控技术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为揭示性别产生的调控机理、性控技术在生产中更高效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的性别控制技术是提高养鸡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该技术主要包括胚胎性别鉴定和人工诱导性别反转等。本文从鸡性别控制机制、鸡胚性别鉴定方法和人工诱导鸡性别反转等方面综述了鸡性别控制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疫学建立起来的技术等。本文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动物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一项技术。鉴于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是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技术基础,本文基于X精子和Y精子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差异总结和比较了受精前分离精子的新技术,包括流式细胞分离法、免疫学分离法、pH分离法、微流体和纳米技术。免疫学分离法中R848(雷西莫特)激活TLR7/8信号通路是精子分离的潜在方法,旨在为动物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途径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应用于奶牛生产中的性别控制技术的途径、方法及现状,为使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主要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家畜的精子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目前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动物繁殖潜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水平转录组、蛋白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检测方法快速更新迭代,细胞谱系追踪和基因精准操控等技术取得突破,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伴随畜禽养殖对特定性别动物需求的持续增加,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开发新型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随着动物福利要求升高,出生后的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受限增加,性别决定阶段进行性别控制的技术在畜禽生产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通过分析性别决定相关的经典实验,结合遗传缺陷病例,总结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并通过对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表达操纵试验中出现的性别逆转现象和性别特异性分化过程的研究,串联起整个哺乳动物初级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追踪了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而开发的性别控制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力求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创新家畜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畜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胚胎性别的鉴定和采用X精子与Y精子分离的性别控制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胚胎移植技术作为一项实用的繁殖技术,在奶牛改良和繁殖育种中广泛应用。本文就奶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包括胚胎冷冻保存、胚胎分割与融合、核移植、性别控制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胚胎移植相关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畜牧生产中,人为控制出生家畜的性别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家畜性别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作者综述了X、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鉴定这两项家畜性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性别控制指通过人为干预使动物的繁育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性别繁殖后代的技术。随着畜牧业生产智能化的迅速发展,高效准确的性别调控技术成为提高畜禽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性别分化调控、性别反转和X、Y精子分离技术,以期促进畜牧业养殖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进隆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29-30,33
动物性别的有效控制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就性别控制的分子基础、有效方法加以综述,着重介结精子的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和动物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以及通过环境控制影响动物性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牛性别控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牛生产上的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比较了各自的特点。指出性别控制技术必须与当代先进的生物技术相结合,才会尽快真正地应用于畜牧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为哺乳动物性别,从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机理、性别控制的方法及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控制技术在生产实践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性别控制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家畜性别控制是当今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作者综述了国内外家畜性别控制的生物学机制、途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性别控制技术在家畜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动物的性别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性别的控制。论述了哺乳动物X精子和Y精子分离的方法,并简述了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