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郜玉田 《新农业》2011,(3):30-30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形态与洋姜相似,株高2~3米,因茎叶含有松香树脂香味,又因叶对生,几乎无柄,呈贯串状,故得名串叶松香草。原产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1984年朝阳市开始引种试种,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香蜂花、牛至和熏衣草冬季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蜂花、牛至和熏衣草为材料,研究了香草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和插条节段对香草植物扦插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扦插香草植物,种类是影响其扦插生根成苗的主要因素,3种香草植物都易扦插成苗,其中牛至扦插成苗效果最好。蛭石、珍珠岩及二者混合的基质均利于3种香草植物插条生根成苗,其中以蛭石基质更有利于插条不定根生长。茎段和梢段都可用于该3种香草植物冬季的扦插育苗,但梢段插条的生根质量好于茎段。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种香草植物扦插生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生产中冬季可直接将香蜂花的插条用清水浸泡2 h后进行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香草兰样品中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经氨基活性碳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多菌灵和甲霜灵的最低检出限均为2.0μg/kg,在10.0 ~ 50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多菌灵在香草兰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4.2%~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5.4%;甲霜灵在香草兰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4%~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2%.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时间短,适用于香草兰样品中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ME)浸种、水培及茎叶喷雾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75、100 mg/L浸种处理下,南粳9108、玉珍香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浸种处理南粳9108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与清水对照间差异极显著;用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450 mL/hm2茎叶喷雾处理2~3叶期南粳9108或玉珍香,稻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5.
饲料新秀串叶松香草的栽培和利用张洪钦串叶松香草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饲料作物。经中国科学院引入我国多年试种,证明松香草适应性强、一般的土质都能种植,它产量高,三年生串叶松香草亩产鲜枝叶2~25吨以上...  相似文献   

6.
优质牧草--串叶松香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叶松香草又称松香草,因其茎上对生叶片的基部相连呈杯状,茎从两叶中间贯穿而得名.串叶松香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是畜禽养殖的上好饲料.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蚊净香草(又名驱蚊树)是天竺属多年生观叶植物,株高1m左右,叶片肥大深绿。该植物兼具天竺葵独特的释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中内含的香茅醛物质。它生长所散发的香茅气体不仅芳香益人、具有净化室内烟味等有害气体的作用,而且是蚊虫的克星。1盆冠幅20~30cm的蚊净香草驱蚊面积可达10~20m2。  相似文献   

8.
三年10项试验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包括薄膜育苗;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以当年的褐色种子浸种,播深1~2cm;育苗时间在10月上旬。大田移栽前亩施有机肥5000kg,并掺入一定的氮磷化肥;种植密度以5500~6600株为宜;在7,8月快速生长期,尤其需要及时灌水,并要求灌透。头年刈割2~3次,二年生刈割6次为好,留茬高度15cm;每次割前要施化肥,最迟一次可在11月中旬,对松香草的下年生长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松香草属国家A级高蛋白饲草,自国外引入试种,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随着畜牧业的全面发展,饲料主粮玉米、高粱、麸皮、豆饼价格不断高涨,专家呼吁:我国乡村推广种植松香草已势在必行。松香草种植不受土壤、气候影响,3~10月份播种,当年亩产枝叶近5千公斤,3年后年生产量3.5~5万公斤。一次播种可连收10~15年,每百公  相似文献   

10.
串叶松香草别名松香草,原产于北美洲中部,近年来在我国各省均有种植,经多年种植实践证明,串叶松香草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优质牧草品种,春播是串叶松香草最主要的栽培方式,现将春播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美洲菊芋,多年生草本,地上为菊,地下为芋,叶长卵形,头状花序,秋季开花,块茎纺锤形。单产茎叶75 000~150 000kg/hm2,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菊",可作饲料,单产块茎45 000~75 000kg/hm2。可作蔬菜、杂粮,也可制淀粉、酒精。菊芋又是一种花草,花团锦簇可美化环境。比单独生产茎叶的籽粒苋,松香草等牧草的作用大,价值高,适应区域广,市场走俏。 一、营养价值 菊芋茎叶与块茎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其茎叶自开春至立冬生长繁茂,生长期达7~8个月。茎叶外观形态和蛋白质相当于串叶松香草,牛、羊、猪、兔、鸡、鸭等均喜食。南方一年收2~3茬,茎叶粗蛋白含量3 000~5 250kg/hm2,收获后的干茎叶也可加工颗粒饲料,经发酵与加进添加剂营养价值更高。块茎含蛋白质14%以上。赖氨酸含量1%,其适口性好于红薯、萝卜,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粮食和饲料作物。不仅是畜禽的理想饲料,也是人类理想的绿色营养食品,种植开发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植物种类、品种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墨西哥香草兰、帝皇香草兰、大香草兰、大花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总碳源能力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速率最快,在整个培养周期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聚物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胺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其中,帝皇香草兰McIntosh指数分别比大香草兰和大花香草兰高39.5%和65.4%,墨西哥香草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5.45%,碳水化合物、羧酸和氨基酸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综上,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及群落功能多样性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香草兰荚果在3月的授粉期遇到充沛的降雨,2008年肯尼亚Malindi地区的香草兰小园主将获利甚丰。自2005年Malindi地区开始种植香草兰,2008年香草兰将进入收获期,为种植户带来收入。每个香草兰种植户年平均收获量为3~4千克。如果管理科学,采收期能延续15年。一些香草兰小园主得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肯尼亚园艺发展计划(KHDP)的技术支持和资助。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0,(2)
香草是珍贵的香料,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香草的干植株有浓郁的香气,素有“王者之香”的称号,大量用于食品、烟草业及卫生制品的加香;其种子可提炼香精油,国际市场上价值甚高。随着人们追求返朴归真,香草热应运而生,现已成为新开发的高效农业项目,每亩纯收入十分可观。香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分草用类和粒用类两种,株高40~60厘米。茎直立,花白色,成熟的植株晒干后置于房间,袭人的香气可保持数年。香草为中日性植物,南北方都能种植,播种期随地区气候条件和耕作方式而异,北方多为春播,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可与主作物  相似文献   

15.
串叶松香草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中部潮湿高草原地带。18世纪引入欧洲,1979年由北京植物园引入我省。串叶松香草是一种优质饲草、苜蓿和聚合草,其营养成分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茎叶干物质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9.34%,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5.58%,粗脂肪2.86%;粗纤维16.63%;钙2.26%;磷0.12%;钾2~2.8%;胡萝卜素4.25mg/kg;维生素C5.28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串叶松香草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其瘤胃降解动态,为其适宜收获期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串叶松香草在叶丛期、抽苔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同时选择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与杜泊羊杂交一代羊6只,测定各生育期常规营养的瘤胃降解动态。【结果】不同生育期串叶松香草中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CP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NDF、ADF含量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Ca、P含量在抽苔期最高,成熟期最低;随生育期的推进,串叶松香草总氨基酸(TAA)含量、TAA/CP和总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TEAA/NEAA)均呈"高-低-高-低"的双峰变化趋势;干物质DM、CP和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随串叶松香草生育期的推进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其中CP和DM的有效降解率相当(71%~86%),NDF的有效降解率最低(51%~66%)。【结论】综合考虑串叶松香草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瘤胃降解动态及产量,建议在抽苔期至开花期刈割利用为宜。  相似文献   

17.
熏衣草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 《农村科技》2007,(3):48-48
薰衣草学名Lavendula era C,别名香草,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多分枝,株高可达l米,叶对生,叶缘反卷,轮生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每轮花序有小花6~10朵;花冠下部筒状,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长约1.2厘米,淡蓝紫色,或粉红至粉白色。春秋开花,全株浓香。  相似文献   

18.
王强 《农家致富》2004,(21):43-43
以下是5种为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有关专家高度评价的高营养牧草:饲用玉米(又称墨西哥玉米)、蛋白草(又称籽粒苋)、油苋草(又称皱果苋)、氨基酸草(又称齿缘苔苣菜)、香槟草(又称串叶松香草)。它们的突出优点有:(1)产草量高,以上各种饲草年亩产量都在2万~3万公  相似文献   

19.
串叶松香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1979年引入我国.研究表明,该草表现出适应性广、产草量高、抗逆性强、品质好、易于栽培等特点.串叶松香草柔嫩多汁,叶量大,营养丰富,每亩鲜草产量1~1.50万千克,粗蛋白质含量17.60%,粗脂肪3.30%,富含动物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是猪、牛、羊、鸵鸟、兔、禽等的优质饲草.不仅适宜大中型农牧场集约化生产,也可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1次种植可利用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著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