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1播前准备(5月10日至6月5日) 1.1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用生育期100天左右,抗病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质大豆品种.目前安徽省推广的皖豆21、皖豆24、中黄13等都符合高蛋白大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1播种前准备(5月10日至6月5日)1.1选用优良品种应选用早中熟的大豆品种,从6月10日左右算起,生育期应在90~100天。目前安徽省推广的皖豆16、皖豆21、皖豆24、中黄13、徐豆9号等都达到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可选择种植。1.2耕作整地,平衡施肥耕作整地要求深耕细耙,加深耕层,打破  相似文献   

3.
阜阳市邵营镇示范推广皖豆系列大豆合豆 1号、MN 413和皖豆 16号等大豆新品种 ,并推行二耧靠和高培土技术 ,结合人工手间苗、增施肥料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模式化栽培技术 ,实现了大面积增产增收 ,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提高大豆的产量,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不断优化,新品种皖豆24的出现和推广,对于大豆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特性出发,探究皖豆24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皖豆 2 1、皖豆 16、合豆 1号、合豆 2号品种成果转化过程中 ,根据近年在安徽省阜南县示范基地试验结果 ,研制出一套适于淮北获得单产 3 0 0 0kg/hm2 无公害大豆的栽培模式。该模式是由大豆生长发育系列和栽培技术规程构成的 ,并通过各生育阶段形态变化的状况 ,反馈并衡量栽培技术规程的使用效果 ,使这个模式呈现一个整体、互动、协调、高效的运转机制 ,有效地保证大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一、夏大豆 1.品种中豆20、皖豆20、皖豆15、皖豆22,豫豆22、鲁豆2号,全生育期95~100天. 2.计划亩产190千克. 3.技术措施麦收后结合翻耕耙地,每亩施氯化钾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瘠薄田块增施尿素3-4千克,或亩施45%三元复合肥25千克;呋喃丹1.5千克,然后开沟作畦.  相似文献   

7.
于2009年选择华阳河农场种植的3个高产、优质夏大豆品种中豆26、皖豆16、皖豆24进行生产试验,考察产量结果,为大田生产上合理选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品种均适宜在本地区种植,其中以皖豆24单产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验新品种皖豆24的增产效果,提升安徽省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方法] 于2006~2008年在龙亢农场,选择标准化农田试种皖豆24。[结果] 施大豆专用复合肥300~375 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300 kg/hm^2,对皖豆24的增产效果最佳。皖豆24在淮北地区的适播期是5月25日~6月15日。皖豆24在高肥水田块的播种量为75~90 kg/hm^2,每公顷留苗22.5万株;在低肥水田块的播种量为90~105 kg/hm^2,每公顷留苗27万株。出苗前常用除草剂和用量为:50%乙草胺0.75~1.125 L/hm^2或75%封净045~075 L/hm^2兑水450~600 kg。用缩节胺0.3 L/hm^2兑水300 kg或者15%多效唑0.75 kg/hm^2兑水600~750 kg喷施防止倒伏。花荚期用0.2%硼砂1.5 kg/hm^2和0.03%~0.05%钼肥0.75 kg/hm^2兑水450~600 kg叶面喷施可提高产量。皖豆24在试种区大面积增产增收。[结论] 皖豆24是优质夏大豆品种,适合在安徽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新品种皖豆24为试验对象,将多项实用大豆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应用于皖豆24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中。[结果]在2006年的生产示范试验中,怀远龙亢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904.0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6.5%,最高单产达3507.0kg/hm^2;风台东风湖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737.5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7.7%,最高单产达3699.0kg/hm^2。皖豆24的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苗期每公顷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2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兑水450~750k喷雾防治蚜虫。鼓粒期每公顷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ml喷雾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结论]在安徽省皖北地区推广种植皖豆24能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一、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要选用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品种。目前河南省推广的皖豆16、皖豆21、豫豆22以及徐豆9号等都达到了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中豆26则符合优质兼用大豆的质量要求。二、选地与施肥由于重茬豆减产20%~30%,迎茬豆减产5%~10%,所以最好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重(迎)茬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于整地前均匀施下;化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2∶1,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3公斤、硫酸钾5公斤,与种子分层施下。三、拌种用少量米汤或清水将根瘤菌剂调成糊状,再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高产大豆新品种皖豆3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31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蒙91-413为母本、泗豆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该研究描述了皖豆31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皖豆31参加2009~2010年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2 730.60 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7.33%,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3 d,单株有效荚数42.9个,百粒重18.8 g,子粒蛋白质含量44.04%,粗脂肪含量18.66%,最佳种植密度范围为22.5万~30.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31是高产、优质、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2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濮90-1为母本,宝9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和试验示范情况。[结果]皖豆28参加2005~2006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55.6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4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7 d,单株有效荚数35.2个,百粒重22.1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28是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豫东地区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大豆(Glycine max L.)生育期组划分方案。[方法]根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重点任务要求,商丘综合试验站以13份美国不同生育期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适于豫东地区夏播种植的大豆品种(系)进行了生育期组划分。共征集当地大豆主栽品种、新选育的品种(系)、近几年国家和河南省审定的新品种及对照种共43份。[结果]永城紫花豆、徐豆14、冀豆17、冀豆12这4个品种对应第Ⅱ熟期组,中黄13、涡豆5号、中黄37、菏豆19、徐豆18、皖豆30这6个品种对应第Ⅲ熟期组,周豆11、开豆41、科豆1号、商豆1102、临豆10号、德豆99-16、周豆18、皖豆29号、郑9805、周豆19号、豫豆22、皖豆28、郑97196、商豆1103、商豆6号、商豆1202、阜豆9号、中黄42、驻豆5号、许豆6号、安豆1号、濮豆206、徐豆16、商豆1201、阜杂交豆这25个品种对应第Ⅳ熟期组,安豆4号、商豆1101、许豆8号、商豆1205、商豆0912、商豆1104、商豆14号、商豆1203这8个品种对应第Ⅴ熟期组。参试品种(系)生育日数118.87~140.93 d,株高39.27~112.27 cm,主茎节数12.4~22.13个;参试品种(系)株高和主茎节数随生育日数的增加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调整国家大豆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划分方案、实现我国大豆品种布局的科学化与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皖豆13号”大豆品种的特点,并阐明其丰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4年以蒙91-413为母本,郑909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然后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52.5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9.18%。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3.4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3.73%。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22%,生育期102 d,最佳种植密度为21万~27万株/hm2。皖豆26号是一个早中熟、高产、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垦集团邀请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油料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华阳河农场示范生产的国审高蛋白大豆“皖豆28”进行了田间测产鉴定。现场测定示范点大豆亩产270.85公斤,预测全场1.17万亩平均单产233.9公斤。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示范阐述大豆品种皖豆3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 0 1~ 2 0 0 2年 ,在安徽省蒙城县示范推广合豆 1号、皖豆 2 1号大豆新品种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示范、营销路子与良繁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不同南方大豆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  相似文献   

20.
大豆生育期受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直接调控,生育期性状直接决定大豆品种的适应范围。进行了阜阳地区大豆主栽品种、新选育的品种生育期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当地品种对应的生育期组:冀豆12、中黄13、中豆20、中黄39为Ⅱ期;阜9501、阜豆9765、阜豆9号、菏豆12、临豆10号、山宁16、睢科928、睢科998、徐豆13、徐豆14、徐豆9号、豫豆22、郑92116、中黄37、周豆11、周豆19为Ⅲ期;高丰1号、蒙9793-1、皖宿01-15、徐豆16为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