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褐斑病是由甜菜尾孢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主要的防治手段为药物防治、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其中抗病育种最为有效安全。为了使人们清晰地了解甜菜褐斑病的发病机理和甜菜对褐斑病抗性研究动向。本文综述了甜菜褐斑病菌的分类及其形态特征;褐斑病的发生、防治及致病机理;尾孢菌的抗药性;甜菜对褐斑病的抗性;甜菜抗褐斑病的遗传研究(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克隆及QTL定位),并对其未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为甜菜褐斑病的抗性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苯基醋酸锡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与前景刘杰贤,李晓威,史恩华(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省阿城糖厂)(内蒙古通辽糖厂)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重要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甜菜主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随着甜菜种植年限日久、地块的分散、菌源累积量的增...  相似文献   

3.
甜菜褐斑病药剂防治试验简报李晓巍,张国栋,张绪富,李绪学,除春林,金兆瑞(黑龙江省阿城糖厂)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对甜菜的根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为探讨三苯基醋酸锡等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93年在阿城市黑龙江省原种场进行了两...  相似文献   

4.
灭病威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好常江明(黑龙江省赵光糖厂原料科)赵光糖厂原料产区自1988年以来甜菜褐斑病逐年加重。1990、1991年试验和调查,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为50~65,块根减产15%~20%,减糖0.5~1度,已经成为影响甜菜产量和含糖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5.
三苯基醋酸锡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简报李秀芝(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菜根产量与含糖。几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多次施药防治,使甜菜褐斑病菌的抗药性增强,常用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已不能控制其危害。为解决甜菜...  相似文献   

6.
褐斑病是甜菜生育期的主要病害,直接危害甜菜叶片,使甜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化,使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下降、品质变劣。1979年五九七农场引进双鸭山市精细化工厂生产的含量为20%三苯基醋酸锡可湿性粉剂,进行对甜菜褐斑病防治的...  相似文献   

7.
万多福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初报刘建华,咸洪泉,韩英,刘杰贤,张金艳(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宝泉岭糖厂)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belicola)为我国甜菜主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很大,是造成甜菜低...  相似文献   

8.
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防治甜菜褐斑病的高效杀菌剂,2012年在海伦地区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进行了甜菜褐斑病田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达70%以上,并且可显著增加产量,吡唑醚菌酯较对照区增产23.6%,苯醚甲环唑较对照增产11.8%.两种杀菌剂对块根含糖率影响不大,可提高含糖率约1度.这两种杀菌剂在甜菜生育期只需喷施2次,7月中下旬田间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喷药,间隔约10天进行第二次喷药.田间未发现药害现象,甜菜叶片生长旺盛.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为当地防治甜菜褐斑病的高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重要病害,我国各甜菜产区发病普遍,为害严重。主产区黑龙江(中部、南部)、吉林、内蒙、辽宁等省区一般可使块根产量降低10—20%,含糖降低1—2度,茎叶损失40—70%。山东、江苏、河北因气温、雨量适宜发病,为害尤其严重。春甜菜可减产30—50%,含糖降低2—4度。近几年病势逐渐加重,成为发展甜菜生产的主要威胁。因此,有效地防治甜菜褐斑病的为害,迅速改变我国甜菜产量低、含糖低的局面,是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分布及化学防治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菜三北产区,苗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5种,其中以象虫为害最重,东北产区的优势种为蒙古土象,华北、西北产区的优势种为甜菜象;生长中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8种;生长后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以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为害最重。各甜菜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有:立枯病、根腐病、丛根病、褐斑病;普遍发生的甜菜草害种类有:稗草、柳叶刺蓼、反枝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甜菜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应以高效低毒农药为主导;应加强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应用,提倡混合施药。  相似文献   

11.
浅议甜菜品种抗褐斑病研究进展及随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beticolaSacc.)是甜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含糖率。本文从甜菜褐斑病菌的致病力、甜菜褐斑病抗性资源、抗性机理、鉴定指标与技术及甜菜抗褐斑病品种的选育出发,对我国甜菜品种抗褐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概述了未来甜菜抗褐斑病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种植甜菜老区,甜菜的褐斑病与根腐病发生严重.如前郭县八郎乡1989和1990两年,有些农户由于甜菜发生这两大病害而绝收.甜菜褐斑病一般可减产10%~40%,含糖降低1%~2%;极腐病可减产25%~45%.目前,对甜菜褐斑病和根腐病已有多种防治药物,但有些防治效果不佳.如果用甲基托布津、甲霜灵防治甜菜褐斑病;用土菌消、敌克松灌根防治根腐病,防治效果较理想,可达70%~80%.药剂的施用主要应掌握3点:1.适期:田间发现有10%的植株感染褐斑病时,就应  相似文献   

13.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辽宁地区花生褐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期指导病害防治。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辽宁省不同产区及不同品种花生褐斑病进行调查。2011年和2012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病害均有发生,沈阳产区病害发生严重,兴城地区病害发生较轻,且多数产区2012年病情指数高于2011年。不同品种间病情指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四粒红最重,白花生最轻。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随时间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14.
甜菜种子带锈病和褐斑病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锈病是以种子带菌进行传播的病害,1954年被我国列为对外检疫对象,种子带褐斑病菌也是褐斑病初侵染源之一。甜菜种子携带锈病菌、褐斑病菌的检测方法,国内外报道较少,本试验以水洗离心处理检测甜菜锈病菌、褐斑病菌,对其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两次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带菌种类的检测,1kg以下的种子样品可用四分法取种子30g加蒸馏水100mL,充分震荡15min,浸泡3h,将洗液直接镜检即可检测到甜菜锈病的夏孢子和甜菜褐斑病的分生孢子、孢子梗。对于带菌数量的检测,应采用将洗液进行2000r/min离心,取2mL底层沉淀物,用血球计数器进行镜检记数,其结果能较客观真实地反应种子的带菌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甜菜以药物防治褐斑病为主的科学试验中,根据材料分析,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建国到文革前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北方地区褐斑病的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报导了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鉴定日本所产的三苯基醋酸锡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良好农药品种)。1972~1978年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江苏省甜菜协作组等单位相继在我国中部省区和北方地区进行使用苯骈咪唑类药剂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和生产示范。1975~1980年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江苏省国营东辛农场等单位进行了筛选接替多菌灵农药品种的试验。本文重点报导东辛农场有关甜菜褐斑病抗药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生 《中国糖料》2012,(2):47-48
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施药,225g/hm2连施3次,间隔7~10d,对甜菜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甜菜生长安全,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理想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甜菜抗病育种研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甜菜主要病害为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黄化毒病、白粉病,是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对上述甜菜5种主要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甜菜抗病育种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甜菜菌杀净毒理学安全性试验简报张春玲,王玉燕,高珉之(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甜菜菌杀净(DTMB)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农药,为淡绿色可湿性粉剂。用该农药拌种,可防治甜菜立枯病、根腐病,其防治效果均优于目前甜菜生产正应用的“福美双”等其他杀菌农药。由于该药品...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甜菜常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对新疆博州地区甜菜病害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糖用甜菜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蛇眼病。通过对这几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的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静电处理甜菜种子试验简报刘洪民,张凤君,朱占军,张国栋,陈春林(黑龙江省绥化市甜菜生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阿城糖厂)黑龙江省是我国甜菜主产区之一,绥化地区又是黑龙江省种植甜菜的老产区,目前,甜菜单产一直徘徊在1t左右,含糖率也逐年下降。为了提高甜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