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1)气缸套质量应符合标准规定,且与活塞环的材料应匹配。 (2)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严格按照磨合规范进行磨合试运转,方能正式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2.
气缸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速摩擦条件下工作。气缸套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压缩不良、润滑油消耗量增加、功率下降、耗油率上升,并有严重的敲缸现象。为了提高气缸套的使用寿命,现将气缸套的"长寿"要领叙述如下。(1)气缸套的质量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并且与活塞环的材料相匹配。(2)对气缸套要实施技术维修检查,使其与活塞的配合经常处于最佳状态。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严格按磨合规范进行磨合试运转,方能正式投入工作。门)发动机起动前应先摇转曲轴,待摩擦表面得到润滑后,再供油起动。起动后,…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是机车的“心脏”,其主要零件如气缸套、活塞环、曲轴和轴瓦等,虽其配合表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放大观察,零件表面仍有凹凸不平的加工印痕,这就使摩擦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各接触点的受力增大。如果新车或大修后的机车直接投入负荷运转,零件接触点在巨大集中载荷作用下,将产生剧烈磨损,有些接触点甚至产生抓粘,发展下去会很快波及整个表面。严重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烧瓦、拉缸等事故的发生。所以新购置的机车必须经磨合后才能进行负荷作业。发动机的磨合质量直接影响机车的使用寿命,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发动机的磨合质量呢?  相似文献   

4.
1.注意试运转。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经过严格的磨合试运转后,才允许投入正式作业。因这些新的配合件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光滑,但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还是凹凸不平的,若不经磨合立即投入作业,这些凹凸不平的表面互相嵌合会产生拉毛,这样会加快轴颈等件磨损,甚至引起烧瓦抱轴。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是机车的“心脏”,其主要零件如气缸套、活塞环、曲轴和轴瓦等,虽其配合表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放大观察,零件表面仍有凹凸不平的加工印痕,这就使摩擦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各接触点的受力增大。如果新车或大修后的机车直接投入负荷运转,零件接触点在巨大集中载荷作用下,将产生剧烈磨损,有些接触点甚至产生抓粘,发展下去会很快波及整个表面。严重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烧瓦、拉缸等事故的发生。所以新购置的机车必须经磨合后才能进行负荷作业。发动机的磨合质量直接影响机车的使用寿命。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6.
(1)不注意磨合保养。未磨合前,新车配合件工作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处,此时若投入全负荷作业,摩擦件表面不易形成油膜,还会产生拉伤、烧结等现象,使零件磨损加剧。因此,机手须按说明书要求,对发动机及底盘进行磨合 (达到规定的磨合时间 ),然后更换机油,检查、调整和紧固有关配合件。 (2)使用不当。如不进行维护保养,机车带病作业;猛轰油门,猛抬离合器起步或冲越障碍物;半踏离合器或半踩制动器来控制车速;换挡不熟练,经常剧烈打齿;经常猛踩制动器;超速、超载行驶;溜坡启动等。这些错误做法都会造成机车的早期磨损和损坏。 (3…  相似文献   

7.
“微观点”     
《农业机械》2012,(35):9
奇瑞重工官方微博:【农机"养生"秘决】新的或大修后的农业机械必须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经过磨合试运后,才能正式投入工作;柴油机在启动前,应先摇转曲轴,待摩擦表面得到润滑后再供油启动;发动机启动后,应预热一段时间,待水温达40℃后起步,60℃以上时方可正式投入作业,严禁在缺水的情况下工作。转发/收藏/评论  相似文献   

8.
1.气缸套的质量应符合标准规定,并且与活塞环的材料相匹配。 2.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磨合。 3.发动机起动前应预热,或先摇转曲轴,待摩擦表面得到润滑后,再起动。起动后,应低速运转升温,当水温达到40℃以上时,才允许起步,起步时应先挂低档,再逐渐变换高档,待水温达60℃以上时,方可正式投入作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和铁谱技术测定机油中铁元素含量和铁颗粒形貌,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定零件表面磨合前、后微观几何形状的变化,采用普通珩磨网纹气缸套研究S-195发动机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10.
1.磨合的目的 发动机的主要零件(如气缸套、活塞环、曲轴和轴瓦等)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零件表面仍会留有加工痕迹(微观不平),表面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也必然存在误  相似文献   

11.
气缸套是发动机重要的零件之一,当它产生早期磨损后,引起气缸漏气,使机器技术状态变差,导致经济性与动力性明显降低。气缸套早期磨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新的、大修后的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没有经过严格的磨合试运转就投入作业。造成气缸套等零件早期磨损,引起气缸漏气  相似文献   

12.
防止机动车零部件发生异常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减少机械修理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和使用,科学地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可最大限度地减缓零部件的磨损速度。具体的要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车辆磨合期。新车或大修以后的车辆,因零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加工痕迹,影响零件表面润滑油膜的形成,必须进行磨合。磨合须按厂家规定进行,一般先进行冷磨合,即由其他动力带动车辆运转(也有的不进行冷磨合);然后启动发动机进行热磨合,转速由低到高、负荷由小到大,直至额定转速下满负荷运转。有些驾驶员不重视车辆磨合,一…  相似文献   

13.
一、购买新车后不磨合 新拖拉机在开始使用前.必须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磨合、因为零件经过加工后,表面凹凸不平.如果不磨合,润滑油膜尚未形成.工作时配合表面会处于半摩擦状态,会使摩擦表面出现拉伤、划痕和熔解等现象.甚至会咬死。相反.磨合后,凹凸不平的部分会逐渐磨平,从而得到最合适的配合间隙,  相似文献   

14.
一辆三轮农用运输车 ,购于 1998年 6月 ,到 10月送修时发现发动机气缸套、活塞、活塞环均已磨损超限 ,进气部分正常无破漏现象 ,机油压力也很正常。为什么新车短短三四个月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就磨损报废了呢 ?经询问车主后得知 ,机车买回后机手未按规定磨合保养 ,就用三轮车拉土垫房基地 ,由于新车各零件表面加工痕迹粗糙 ,重负荷工作必然造成发动机零件相互运动表面的急剧磨损。因此 ,造成发动机过早损坏 ,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损耗。就此提醒大家 ,按规定磨合、保养新购机车或大修后机车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机车磨合保养不可忽视@李庆章…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各配合零件的表面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放大观察,零件表面仍有凹凸不平的加工印痕,这就使摩擦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各接触点的受力增大。如果新车或大修后的发动机直接投入负荷运转,零件接触点在巨大集中载荷作用下,将产生剧烈磨损,有些接触点甚至产生抓粘,发展下去会很快波及整个表面。严重时,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烧瓦、拉缸等事故的发生。所以新购置的发动机必须经磨合后才能进行负荷作业。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16.
引起缸套磨损的原因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点: 1.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没有严格按照磨合规范进行磨合(试运转)就正式投入工作,从而使缸套早期磨损。 2.气缸表面几何形状和粗糙的影响,使缸壁的凸起点与活塞环、活塞接触,导致气缸早期磨损。  相似文献   

17.
如果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发动机,会延长其使用寿命,现将如何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方法介绍如下: 一、正确使用发动机 1.进行磨合 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磨合才能正式投入作业。因为零件经过机械加工后,表面不平整,有微观和宏观的几何不平度及缺陷,装配好的动配合件摩擦表面不会有良好的接触和配合,如不经过磨合就投入作业易引起磨料磨损与抓黏性磨损。经过磨合后,不仅可以使摩擦零件接触表面的加工痕迹磨光和配合形状密合,还能发现和排除在制造、修理和安装过程中机器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新买的或大修后的拖拉机,必须要进行磨合,因为拖拉机运动零件的表面虽经过精细的机械加工,但仍然有加工的刀痕存在,使表面凹凸不平.如果不磨合,润滑油膜尚未形成,工作时配合表面会处于半摩擦状态,会使摩擦表面出现拉伤、划痕和熔解等现象,甚至会咬死.磨合后,凹凸不平的部分会逐渐磨平,从而形成最佳初始配合问隙,并可及早发现和排除某些制造方面或装配时留下的缺陷,可以对一些连接件和传动件在运输或磨合中发生的松动和变形及时进行紧固和调整,以提高拖拉机工作的可靠性.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性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拖拉机磨合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9.
(1)不经磨合试运转就带负荷作业 新购机或大修后的发动机,未经磨合试运转就带负荷作业,将会造成运动零件的严重磨损,进而使零件丧失工作能力.缩短整机使用寿命.为了减轻零件在初始阶段的磨损,检查并排除零件在制造、修理、装配中存在的问题,使整机各部件相互协调,新购机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应按相应的规范(负荷由小到大,转速由低到高,挡位由低到高)进行磨合试运转,经检查调整后再加负荷投入作业.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是机车的“心脏”,其主要零件如气缸套、活塞环、曲轴和轴瓦等,虽其配合表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放大观察,零件表面仍有凹凸不平的加工印痕,这就使摩擦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各接触点的受力增大。如果新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