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森林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最大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在城市中的最高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城市建设和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森林城市建设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永城,森林城市将把城市置于绿色氧吧之中,这对于永城市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挑战(T)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发挥永城市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制定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3.
森林城市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在新时代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在总结提炼森林城市建设“生态、节能、民生、经济、特色和文化”6大方面时代价值基础上,针对发展新需求和面临的新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的应对策略、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以期对高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沙加快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美丽长沙 长沙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森林覆盖率力争达57%以上。  相似文献   

5.
陈尖  黎明 《中国林业》2011,(4):18-21
发展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呼唤森林回归城市,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提出打造宜居广东,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掀起了城市森林建设热潮。各地纷纷采取不同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造林绿化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秀美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莲 《中国林业》2008,(16):24-25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城市林业”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由此确定了我国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目标,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荆门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例,研究分析其建设历程、管理措施和取得成效,对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供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更好推动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08,(9):26-28
浙江省义乌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网络,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然不顾面协调,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与森林水乳交融”的目标,努力为国际商贸名城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分析了森林对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根据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提出了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可持续造林和经营的5个近自然森林建设模式,并给出建设效果的评价条件,以期能为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森林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对周边地区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在人类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的主体,其平衡生态、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建设森林城市就是...  相似文献   

11.
黄嘉荣 《中国林业》2013,(11):40-40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党执政兴围理念的新发展,也是创建森林城市的新目标。“创森”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云南省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和差距,明确云南省森林城市发展的目标。在科学评价全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森林城市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五区、四带、三群”的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发展布局,并结合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和云南实际情况,提出森林城市发展对策,以期为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园林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文明观提出的,能使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和城市建设有机的结合,具有显著的功能特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规划和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美学原理、景观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园林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城市生态文化氛围,采取市场运作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森林城市对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评价是对其建设水平的衡量与反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进行评价的基本前提。以浙江省为例,总结相关评价基础上,根据相关原则构建由森林状态、森林效益和森林发展三大系统、具体由26个指标组成的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建立指标值计算模型,最后对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对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拓宽对森林城市研究方向,为森林城市建设、城市森林生态效益更好发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其宗旨是:宣传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刘元寿 《中国林业》2008,(21):26-2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理念的进一步完善。面对新形势,重庆市黔江区委二届四次全委会提出:把黔江建设成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力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加快国土绿化和培育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建设和谐城市,让人们有一个宜居的家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9.
杭州模式:城市林业提升生活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森林,改善生活品质,已成为城市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趋势,城市森林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强化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杭州城市林业围绕提升生活品质这一发展目标,形成了具有理念超前、特色鲜明、国际接轨的“杭州模式”——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市乡村互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一度成为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热潮。生态学专家认为,任何城市都是自然、人文、生态结合的“生态城市”,只不过有些城市生态合理,有些城市生态恶化而已。故我们要用全新的眼光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作为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居住模式,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可利用基础上的,它是人类社会及其居住区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也是为了实现全球、全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