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青铜冶铸行为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了,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到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又出现了青铜农具的制造活动。其时,人们在普遍使用木器、石器、骨器、蚌器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使用金属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可以说,青铜农具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李三谋  柏芸 《山西农机》2010,(10):68-69
铁锄是由石锄、青铜锄演变而来的,属于一种横斫式农具。它是我国传统田间农作的主要器械,更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最重要的中耕工具,在三晋地方尤其如此。古代三晋人民,在石锄、青铜锄的基础上,逐渐制造出使用更为轻便、灵活的铁锄,并结合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不断地对其作出器形和结构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为种植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江夏区1955年开始发展农业机械,当年有柴油机2台,8.88kW。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经过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逐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我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重点抓人畜力半机械化农具阶段,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农具并非纯粹用于农业生产.这个时期的工具兼武器和农具两项功用。我国早期的农事主要是播种和收割.使用的农具也比较简单。如木棒、鹿角、石刀、石铲、石斧、石锛、石镰、蚌镰等。耒耜是古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具。耒的演变是由木制到金制,由歧头到平刃,由平首到空首。  相似文献   

5.
铁锄是由石锄、青铜锄演变而来的,属于一种横斫式农具.它是我国传统田让农作的主要器械,更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最重要的中耕工具,在三晋地方尤其如此.古代三晋人民,在石锄、青铜锄的基础上,逐渐制造出使用更为轻便、灵活的铁锄,并结合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不断地对其作出器形和结构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为种植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京 《湖南农机》2003,(5):38-39
1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美国在农业上使用机械的历史已有100多年。农业机械是美国近代和现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美国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为半机械化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钢铁开始用于农具制造,农具制造业也引进了蒸汽动力,1831年制造出了第一台收割机,1852年第一台马拉棉花播种机注册,1870年第一台蒸汽拖拉机开始试验,到19世纪90年代,蒸汽机在西部大农场获得广泛应用。但这一时期农业动力仍以劳畜力为主。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农具并非纯粹用于农业生产,这个时期的工具兼武器和农具两项功用。我国早期的农事主要是播种和收割,使用的农具也比较简单,如木棒、鹿角、石刀、石铲、石斧、石锛、石镰、蚌镰等。耒耜是古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具。耒的演变是由木制到金制,由歧头到平刃,由平首到空首。所谓金制就是入土的前端部分为  相似文献   

8.
1月23日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全区40个国营拖拉机站的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转让给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由集体经营、管理、使用。到5月底,全区680台国营拖拉机站的拖拉机及配套农具(除80台报废封存外),全部下放给社队经营。从此,广西农业机械走上了以集体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中旋耕机的万向节损坏比较常见。损坏的主要原因:一是操作不当;二是安装不正确;三是万向节轴与轴套选择不当;四是没有及时按规定保养;五是旋耕地头转弯时没有提升农具。预防旋耕机万向节损坏的措施:石块多的地块不宜使用旋耕机,最好使用其他机具进行作业;旋耕机的正确操作是先起步再接合动力,然后慢慢的落下农具,使旋耕机刀片在前进中慢慢入土;选用的万向节方轴和轴套的长度与农具型号相配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薛志成套,若过长,在使用中会顶坏传动件,过短则农具升起时会脱出;万向节安装时,夹叉开口应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刀轴旋转受力…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今天的50年,玉林市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增补旧式农具到推广新式半机械化农具、从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到普及使用农业机械、讲求经济效益的发展过程。经过50年的努力,玉林市农业机械化有了巨大的发展,使玉林市的粮食单产由50年代初的亩产100...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大功率拖拉机在合理配套农具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影响了大功率拖拉机功效的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团场生产实际的使用经验,就大功率拖拉机合理配套农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从整地开始。农业生产工具也是从整地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未(lei)和耜(si)是最古老的整地农具。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从整地开始.农业生产工具也是从整地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耒(lei)和耜(si)是最古老的整地农具.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大功率拖拉机在合理配套农具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影响了大功率拖拉机功效的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团场生产实际的使用经验.就大功率拖拉机合理配套农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几项措施1.合理使用农机具和编制机组。拖拉机和机引农具是一组先进的生产工具,在进行农田作业时,必须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和获得"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良好效果。拖拉机是一种动力机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经济作物和果蔬等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温室大棚在我国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的农机研制单位开始研制各种大棚作业机具 ,到目前已逐步研制生产出多种适合我国农村温室大棚使用的园艺型农业万能管理机和配套农具以及配套设施。现分述于下。1.农业万能管理机农业万能管理机最大的优势是功能多。该机配备相应的农具后 ,不但能犁耕、旋耕、耙田整地 ,还能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培土、覆膜、喷药和进行短途运输 ,基本能够满足温室大棚种植各项作业的需要 ;也可作为固定作业的动力 ,用于…  相似文献   

17.
我们会和山西省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一起对山西省主要传统农具品种、结构特点、分布地区及其对农业生产条件适应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整理出31个县、市的有关资料。本文仅从传统农具的使用经验,对山西省传统农具和新农具设计研究提出几点意见,供作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农业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农业农具的产生和发展。兰州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农业器械种类较多,保存较为完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器大时代的到来,传统农具面临着被淘汰的问题,保护性调查研究刻不容缓,文章对兰州附近村落农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采访,搜集了一批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农具的使用情况及利弊进行了研究,并对传统农具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目前无液压悬挂装置的12马力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一机一架的状况,三年前我所开始研制通用悬挂架,并于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现已批量生产,使用状况良好。该悬挂架一架可挂接多种农具,不仅节省了一机一架多用的钢材,降低了农具成本,而且易于“小拖”配套农具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机》2006,(3):20-21
第一首田园奏鸣曲——高产农业 在滕头村有一个全村最高的建筑雕塑造型--中国古代农具“耒”,以它作为滕头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的标志。“古代农具”如何能标志“现代农具”?其实,这里蕴涵着滕头人对土地的一往情深和他们“一犁耕到头”的垦荒牛精神。当年有句顺口溜:“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滕头人面对困境,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历时15个冬春,投入43万元,铲除了136个坟堆、沙墩,把1200多块高低不平的低产田改造成大小划一,排灌灵通的高产吨良田。从此,腾头村农业生产走上了丰产优产的道路,解决了全村的温饱问题,也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