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总量严重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应采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健全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和促进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正平  刘晓伟  粱晓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4-17636,17685
从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现状,显示出农村地区电力、通讯设施还未全面普及;文化教育设施严重落后;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不足。指出了公共物品的合理供给模式:政府在投资资金量大、事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供给上保持主导地位;小型的便于操作和供给的准公共物品和边缘化公共物品可以在政府的指导框架下,引入多元的供给主体。根据此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地方财政体系;积极鼓励农村广大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积极性,使得供给具有针对性;极力打造农村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确保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农民工、末代农民、农业的低效益、农村边缘化等一些新的问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一些基本的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农民工、末代农民、农业的低效益、农村边缘化等一些新的问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一些基本的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  相似文献   

5.
公共物品是观察和判断社会公正程度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判断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再生产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及农民在国家再分配秩序中获得福利的水平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这更加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城乡关系更不能和谐发展。因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必须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6.
彭尚平  王奎奎  雷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75-16378
在界定农村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的弊端: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造成农业难以发展,农村难以繁荣,农民难以富裕,更加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份额过低;二是农民游离于决策制度之外,使受益主体与决策主体不统一;三是农民并未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四是农村缺乏规范的公共品选择和监督机制。从收益主体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与对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以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农民应主动参与公共产品决策的制定,消除"失语"现象的发生;农民应组织起来,自觉提高组织化水平;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努力做到与政府的信息对称;村集体应设立村级预算,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缺陷,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致命要害,已影响到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二是政府与农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角色错位;三是公共物品管理制度缺乏,致使挪用和浪费现象严重。要扩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应当采取向农村适当倾斜的公共物品供给政策;拓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的融资渠道,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制度,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以扩大公共物品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8.
许家军 《甘肃农业》2011,(5):13-14,20
广西农村公共物品部门的固定投资对农民消费需求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广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及供给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要创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改善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明确公共投资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由于缺乏合理的供给制度安排,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成为束缚农村发展的"瓶颈",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探索了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并对现阶段如何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大军的主力,其边缘化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熟悉、对土地没有感情,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并成为市民,但无论是制度、政策和具体措施,还是社会氛围、社会条件和社会心理,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让他们处于"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进而出现工资低下、政治权利缺失、职业选择迷茫、教育程度滞后等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The statu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 new socialist rural construction.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ufficient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 shorta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and proposed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which are of advantages to enhance...  相似文献   

13.
郑毅敏  孙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495-6496,6498
基于农村青年市民化调查问卷,得出农民工子女面临城乡入托入学两难的境地.认为教育政策及法规执行上缺乏强制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分担机制不科学、户籍制度限制等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城市接受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以立法形式明确政府责任,保障教育公共产品供给;明确相关法律条文,维护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向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倾斜;建立学龄儿童电子档案,消除二元户籍制度限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考核范畴等措施,探索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融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标志。农民工的城市文化融入是一个长期且艰巨问题,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农民工的城市文化融入。对农民工的阶层认定是其城市文化融入的前提;政府主导创新文化交流平台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形式;落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政治参与是其文化融入的重要保障;"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文化重塑是其文化融入的基础保障;以其他路径为补充促进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民工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农民工问题产生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失调给农民带来生存压力;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民产生吸引力;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农业劳动者。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打破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壁垒;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兼顾,加快配套制度改革;适时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秦莹  王宁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97-298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游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身份和角色问题日益凸显,打破二元结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该文认为户籍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瓶颈,也是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顽石。提出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前提,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拥有城市户籍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象征,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源泉,以期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农民工创业意识强烈,并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因而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径。优化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增强创业服务及培训、建立创业孵化及园区等,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问题不仅在城市存在,而且在农村也严重存在。解决农村中的农民工问题,不仅是解决好城市中的农民工问题的客观要求,而且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农民工问题,使城乡劳动力流动既有利于城市发展,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郑州市12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留城意愿表现出显著的代际差异,第2代农民工强于第1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农民工留城意愿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财富积累水平成为农民工留城的重要影响因素;家乡自然经济状况与打工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对农民工的留城形成"推—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