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金单999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贵州省玉米2003和2004年区试的资料和2004年的生产资料,评价金单999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金单999是一个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九五"攻关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泽志  石明 《种子》2000,(2):44-45
本文按Yijk=μ+τi+vj+(τv)ij+σjk+εijk恶性循环可加模型,分析了“九五”贵州玉米育种攻关9个新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结果表明,贵州“九五”攻关参试9个组合中,黔2607和143两个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在生产上应用,同时,由于贵州山区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在品种审定及应用上,我们不但要选择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还应注重丰产性好,同时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如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9年河南省粳稻联合区试中的4个杂交粳稻新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焦杂粳1号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杂交粳稻新品种(系);新粳优1号的丰产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稳产性,适应范围较窄,环境的变化对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X65003稳产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丰产性,适应性广,对环境...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紫勤  龙声卫  石明  王勋 《种子》2001,(4):61-62
本文以1995-1996年云南省玉米区试材料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对玉米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优于其它组合,与生产实际相吻合,适宜滇、黔、桂相同生态条件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2008年度伊犁河谷春小麦品种的产量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4、品种1、品种3丰产性、稳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广;品种7、品种6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区试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通强  邵文国 《种子》1991,(6):28-30
本文用贵州省1988—1990年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为资料,通过联合变量分析,测定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结果有三个双低新品种较对照增产。其中87—216平均单产119.2公斤较对照增产14.18%,具有丰产稳产的优点;C—9平均单产114.1公斤,较对照增产9.29%,具有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点,但是稳产性较差;87—2平均单产106.2公斤,较对照增产2.3%,具有产量稳定的优点,但丰产性一般。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综合评价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以黄淮南部地区种植的7个品种组合在6个试验地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金大丰1906和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陶秀明  陶渠民 《种子》1994,(6):63-64
对早籼优质品种多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同质性测定,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测定,分析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中优早2号,浙辐37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中等,适宜一般地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中优早3号、早籼903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适宜在环境条件较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示范种植。浙辐218、浙908产量水平一般,但稳产性好,可在栽培条件偏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早籼优质米品种多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同质性测定、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测定,分析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穗产性。结果表明,中优早2号、浙辐37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中等,适宜一般地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中优早3号、早籼903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适宜在环境条件较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示范种植。浙辐218、浙908产量水平一般、但稳产性好,可在栽培条件偏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依据黄淮海地区耐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收获的育种目标,结合该地区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选育出了玉米新品系5038。同时,对玉米新品系5038的丰产性、耐密性和稳产性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系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比对照郑单958早熟4d;丰产性好,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5%以上;稳产性强,符合黄淮海地区的玉米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丰产稳产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8年度全国温光型C49S两系杂交小麦联试资料,对参试组合MS1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S1不仅极显著地较对照增产,平均增产21.62%,高居试验之首,而且还极显著地比其它参试组合增产6.95—22.14%,是一个高产穗产适应性广泛的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其高产稳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和穗粒数同时超标,且千粒重仍维持较高水平,使产量三要素在高水平上达到了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濮单 12 的品种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以濮单 12 参加 2017 年和 2019 年河南金粮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和 2020 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对比、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优于对照,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都比较理想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冉代辉 《种子科技》2016,(8):102-102
通过品比试验,对什邡市农业局经作站近年选配的油菜杂交组合进行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鉴定,以期从中选出高产、稳产,适应性、抗逆性强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机收玉米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safety程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2017年机收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从几个参数中筛选出产量、位次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安全第一指数等4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参考指标,‘豫单728’、‘新单88’ 和豫单871’等3个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可在适宜区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地区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的分析评价鲁西南地区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联合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AMMI模型对 3个试验地点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0、济麦22和周麦22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优异,周麦18、烟农999和山农20属于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的品种,良星99和山农28属于稳产性好丰产性一般的品种,青农2号稳产性较好丰产性较差,但矮抗58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差但在E3具有特定区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品种总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这就有一个品种选择的过程.品种的选择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种更新,即对每年使用经受了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佳、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品种特性,继续利用.二是品种更换,即对一些丰产性能下降、混杂、退化失去利用价值的品种进行淘汰,不再利用.品种更新更换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因此,必须持慎重的态度.本文以杂交玉米品种为例,通过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提出品种更新更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铜仁地区引进的12个红薯新品种进行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波选-15、薯7-12,紫薯1号3个品种增产较高,丰产性较好;铜薯224和豫薯抗病一号稳定性好;初步评价得出以波选-15、薯7-12的丰产性稳产性较高,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卫平  曾孝平 《种子》1995,(2):54-56
丰产性、稳产性是农作物品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本文从品种区试出发,为简化计算,直观表达,拟提出以各点对照种平均数作环境指数,以参试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时的环境指数区间(范围)即增产区间来测定农作物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  相似文献   

20.
张泽志  王勋  白永志 《种子》2002,(3):92-93
为了引进新的杂交玉米种源,改变我州杂交玉米种源单一的现状,本文按Yijk=μ τi υj (τυ)ij ρjk εijk线性可加模型,分析了9个杂交玉米新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结果表明了这9个杂交玉米新组合中,兴单6号、黔玉201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在我州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我州自然生态复杂,同时应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如兴单8号,特别适应于我州的兴仁县和兴义乌沙等地种植,临奥1号在我州的兴仁、晴隆、普安和安龙县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可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为我州粮食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