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不同区域、不同大棚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养分累积现状为全氮含量范围为0.99~4.15 g/kg;全磷含量范围为0.53~5.64 g/kg;全钾含量范围为1.15~56.49 g/kg;碱解氮含量范围为69.0~368.9 mg/kg;速效磷含量范围为6.95~214.9 mg/kg;速效钾含量范围为72.8~2654.4 mg/kg.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延长,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现上升的趋势,全钾则有升有降;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各养分含量减少,土壤表层呈现养分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土壤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农田和菜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5个不同种植年限(1,3,5,7,10年)的25个大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土壤的pH、电导率及养分含量,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相对于农田和菜地土壤,种植1~5年的设施栽培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锰、铜、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升高,种植5~10年后各养分含量则趋于稳定,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1~3年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种植年限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电导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设施栽培土壤的硝态氮累积形成了一定的硝酸盐淋溶和次生盐渍化的风险。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pH呈下降趋势,且与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pH、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锌为典型指标,来表征土壤养分随栽培年限的变化状况。【结论】与农田和菜地土壤相比,设施栽培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且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应提倡合理施肥,以保证设施栽培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区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友宏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0-140,143
研究分析了合肥地区大棚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在不同土层、不同棚龄的累积状况及其与露地土壤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养分状况与大田露地有很大差别,且随着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棚土壤含氮量高于露地,一般在1.19g/kg;速效磷的平均含量为151.55mg/kg,比露地高158%;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247.60mg/kg,比露地高98%。化肥使用量大,决定了大棚土壤养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昆明近郊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菜地土壤磷素养分含量最高,粮田其次,林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差异尤为突出,菜地土壤高达48.4 mg/kg,相当于粮田和林地土壤的2.7倍和10.4倍;而且60%的菜地土壤速效磷含量超过40 mg/kg,将对水环境构成威胁。土壤养分主要积累在0~20 cm表层土壤中,随着剖面加深,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但菜地下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仍较高,可能通过淋溶和地下径流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7-2019年苍南县450个耕地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析结果与10年前(2006-2008年)耕地土壤养分数据对比,探讨苍南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土壤pH值平均由5.63降为5.35,降低了5.23%,其中酸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4.51~6.50),占91.1%;有机质含量平均由31.0 g/kg提高到33.6 g/kg,提高了8.2%;全氮含量平均由1.83 g/kg提高到1.92 g/kg,提高了4.9%;有效磷含量平均从15.8 mg/kg提高到62.3 mg/kg,提高了295%;速效钾平均含量从95.5 mg/kg提高到123.4mg/kg,提高了29.2%。总之,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苍南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增加,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大,有效磷含量增加了近3倍,但土壤pH值却呈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上海松江浦南地区典型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土壤中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逐年上升,各种养分不均衡;土壤pH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种植年限在5年以上设施菜地土壤出现酸化现象;耕层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盐分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在种植第3年达到最高峰;设施菜地中的盐分主要在耕层富集,存在向下运移的现象;该地区主要两种作物类型中,茄果类比叶菜类耕层土壤更容易富集盐分。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设施蔬菜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云港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棚土壤实行高氮、极高磷和高钾的施肥模式,致使养分投入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设施栽培土壤p H值逐年降低,平均由7.55降低到7.22,土壤养分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加12.86 g/kg,全氮增加0.28 g/kg,速效氮增加121.35 mg/kg,有效磷增加2.05 mg/kg,速效钾增加99.81 mg/kg,缓效钾增加152.12 mg/kg,且各养分的增加与棚龄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养分的迅速增加,说明设施栽培下施肥量过大而未被作物吸收,积累在土壤中。养分的过分积累,使部分设施出现了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土壤结构被破坏,养分含量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种植障碍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8.
湘西植烟土壤主要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湘西州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为植烟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实现烟叶优质适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州2000年和2015年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及分形维数等方法,对湘西州土壤主要养分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基本统计特征和分布频率来看,15年来,湘西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值由119.60 mg/kg上升到147.01 mg/kg,增幅达22.92%;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由7.26 mg/kg上升到38.15 mg/kg,增幅高达425.62%;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由164.62 mg/kg上升到219.34 mg/kg,增幅度达33.24%。从时空变异来看,15年来,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块金效应数值和分形维数D值增大,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值下降。从时空分布的变化来看,2015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得更适于烤烟生产,适宜和高等级的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9.53%和5.93%;而低等级则大幅下降,比2000年下降了35.45%。2015年土壤有效磷含量高和极高等级的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5.98%和55.30%;而极低和低等级则大幅下降,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27.49%和57.14%。2015年土壤速效钾含量极低、适宜、高和极高等级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增加了0.60%、2.90%、19.51%和0.89%,而低等级则大幅下降了23.91%。【结论】15年来,湘西植烟土壤养分增幅较大,增幅最大的是土壤有效磷,其次是速效钾,最后是碱解氮。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旱地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云南省384组玉米试验结果分析,建立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并测算玉米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以极低、低、中、高、较高5级划分标准,玉米氮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50、50~90、90~150、150~250、>250 mg/kg;磷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5、5~10、10~20、20~50、>50 mg/kg;钾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40、40~80、80~150、150~300、>300 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玉米土壤碱解氮含量中高水平增加30~100 mg/kg;有效磷含量基本不变;速效钾含量中低水平下降10~20 mg/kg,高水平增加100 mg/kg。玉米氮肥利用率18.8%,磷肥利用率40.1%,钾肥利用率37.9%。  相似文献   

10.
郭全忠  常权记  廖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44-6446,6526
[目的]为设施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安康市3个蔬菜基地89个设施蔬菜大棚的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盐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调查区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而不重视施用有机肥和钾肥的现象普遍存在,习惯施肥模式导致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90.17mg/kg)和有效磷(171.6mg/kg)的平均含量偏高,而使有机质(11.98g/kg)和速效钾(155.5mg/kg)的平均含量偏低;设施菜地土壤电导率明显高于露天菜地,而土壤pH值低于露天菜地(最低值达4.81),菜地土壤具有明显酸化趋势。[结论]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发展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