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无腺体品种可以扩大食物蛋白质的资源。但因不含棉毒素会丧失对许多害虫的拮抗作用。目前,国外一些棉花育种工作者,正在研究提高无腺体棉花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问题,希望培育出棉花种子不含棉毒素,而植株则高含棉毒素的育种种质。费里克塞尔(1965)发现野生比克棉种具有一种特殊的油腺延缓形成特性,其种子内无腺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植棉史上人类一直都栽培有腺体棉花品种,1954年美国麦克米琪尔(Mc-Michal)获得了无腺体棉株,1965年育成了第一个陆地棉无腺体品种“23B”,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展棉花育种的新内容——无腺体育种,我国亦在1972年取得种质资源后开始转育工作,起步虽晚,进展不慢。鉴于无腺体棉的基本特点是棉株体内(包括棉籽)的游离棉酚含量较低,1985年我国首先提出“低酚棉”名称。据统计,我国先后已有低酚棉育种单位及  相似文献   

3.
棉酚在棉花的抗性生理中起一定作用。项时康等对陆地棉有腺体和无腺体品种幼苗中棉酚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魏守军等对棉花幼苗感染枯萎病后组织的棉酚反应  相似文献   

4.
棉花腺体内含有棉酚,影响了棉子蛋白的利用。7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低酚棉品种选育工作,由于起步较晚,综合性状肖不及常规(?)腺体棉的优良好品种。但是,无腺体性状对产量和纤维品质有无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邯M263是转基因抗虫低酚棉花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田间无色素腺体株率达99.9%,棉花种子游离棉酚含量为0.009 2%。介绍了低酚棉品种邯M26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棉酚对于棉花综合利用的限制,将会大大提高植棉收益,有助于促进棉花产业升级,而培育低酚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棉花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色素腺体与棉酚的关系和色素腺体的遗传三个方面对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对于今后色素腺体形成机理研究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腺体低酚棉的发现与问世,给棉子蛋白的综合利用开创了新局面。这种利用遗传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棉子加工脱毒的技术困难。早在60年代,许多学者就进行了棉花腺体遗传与育种的研究。国内外对腺  相似文献   

8.
根据遗传显性假说原理,利用无腺体为隐性基因作为指示性状,在海陆杂种优势利用中,使杂种1代的有腺体显性基因得到表现,从而在幼苗期通过间苗和定苗,拔出假杂种。据试验,海陆杂种优势比陆地棉品种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即使不去雄,只于开花时把海岛棉花粉涂在陆地棉柱头上,其子一代亦能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1影响棉花去雄杂交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1.1亲本材料不纯。一是个别科研育种单位忙于出成果,在亲本的特征特性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就急于投入制种生产,常出现亲本性状分离,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杂交制种的纯度。二是委托制种企业,在亲本繁殖过程中,质量失控,提供亲本材料纯度欠佳。三是生产基地在播种、移栽时人为混入其它棉花品种。1.2隔离距离不足。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制种时虽已剥去鲜艳的花瓣,但蜜腺功能增强,腺体分泌物剧增,引诱昆虫传粉,自然异交率常达5%以上。因此,制种田周围必须设置隔离区或隔离带,否则其它棉花品种的花粉落到母本…  相似文献   

10.
把外源DNA及其他遗传物质导入棉花受精卵的分子育种技术,已开始在棉花上研究利用。我们通过单交、三交的方法,培育出了具有红叶、超鸡脚叶、窄卷苞叶、无腺体4种标记遗传性状的棉花新品系Y1—4。用Y1—4作为导入外源DNA的受体,为棉花分子育种的研究,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11.
湘棉18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湘棉10号和显性无腺体品系中5655杂交,再以湘棉10号为母本与杂交后代连续回交3次,再自交3次,在BC3F4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其根、茎、叶上都有腺体,但种子中腺体稀少,通过继续自交和选择,于1995年育成湘棉18号。湘棉18号具有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的特性。种子棉仁的棉酚含量为0.0304%。1997~1999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皮棉产量1718.9kg·bm-2,比湘棉10号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5.81%,比湘杂棉1号杂交种对照增产6.77%,为对照湘杂棉2号的92.83%。抗性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大面积试种未表现鼠害。  相似文献   

12.
超鸡脚叶类型的棉花资源在生产上直接利用,目前世界各植棉国未见报道.在选育出超鸡脚叶型的棉花自交系Y2-2,利用其配制成标杂A1、标记杂交棉1号的过程中,发现超鸡脚叶类型棉花品系具有多种独特的、其它一般棉花品种所不能代替的优良性状,通过改良和选育,产生巨大的利用价值.为此,从1997年着手研究选育超鸡脚叶类型棉花新品种,经过8年的南繁北育,初步选育出了一批具有红叶、无色素腺体、窄卷苞叶、光子等不同标记性状的超鸡脚叶新类型.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3个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种为轮换亲本与海岛棉显性无腺体种质材料进行杂交和连续10次回交,育成3个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育成的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除腺体性状外,其余性状均为陆地棉类型,且基本与对应的轮换亲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低酚棉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几千年来人们广泛种植的都是全株密布色素腺体的棉花。1960年美国人麦克米切尔(Mc-Michael)首先获得了无色素腺体的棉花植株,从而在棉花育种中开辟了无腺体棉育种新领域,至今正好30周年。后来他  相似文献   

15.
标杂棉是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利用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自交系与Y2-2组配而成的棉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对5个具有本生态区域适应性抗虫棉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筛选并鉴定出科棉1号为适宜优质抗虫棉生产应用的中熟陆地棉品种,其F1与F2代之间性状分离不明显,丰产性略有差异,可以在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利用。常规抗虫棉品种中。以中棉所32号铃大。早熟性好。可以作为中早熟棉花生产利用。研究材料的5个抗虫棉品种对棉铃虫卵和成虫的毒杀能力均较强。抗虫性较好。抗虫棉育种上注重常规优质广谱抗虫棉品种的选育,育成农民心目中的“无虫棉”,前景广阔,意义重大而深远。也是棉花生产和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棉花柱头外露材料在杂交制种中利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林  张天真 《中国棉花》2001,28(5):29-30
棉花柱头外露亦称开放花蕾或雌雄异熟 ,即为棉株在现蕾 7天后 ,柱头就外露 ,而雄蕊仍被花瓣包裹在花冠内 ,直到开花才露出散粉。这一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自交或异交均能结实。因此 ,它可作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遗传工具。肖杰华(1 986)在海陆杂种 F2 代中发现该材料 ,通过定向选择 ,选出陆异 1号种质 ,并对其利用性能、授粉时期及授粉方法等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李育强等(1 986)将隐性无腺体基因 gl2 gl3导入到陆异 1号中 ,培育出无腺体指示性状标记的柱头外露系 E-81。前人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种质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应用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4个栽培棉种共12份材料的叶片色素腺体的分布规律,发现除草棉以外,其它3个栽培棉种叶片的色素腺体密度从植株上部到下部均逐渐降低;同一叶片上不同位置的色素腺体密度也不一致,其中叶尖色素腺体密度最高。棉花的叶片色素腺体密度在不同棉种及同一棉种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助于棉花遗传改良上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幼苗棉酚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腺体棉花不是真正的无酚棉。棉酚作为棉族的特征,既存在于有腺体棉中,也存在于无腺体棉的组织内。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组织内的游离棉酚的有无,而是在于腺体和其中结合棉酚的有无。在幼苗期,无腺体棉胚根棉酚含量一直高于有腺体棉。但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虽然它本身的棉酚含量持续增加,但与有腺体棉的差异越来越小。无腺体棉幼苗期根部高棉酚含量与其出苗较好、苗病较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幼苗异养过程中,无腺体棉地上部分均测不到棉酚。子叶作为貯藏物质的来源因转运和消耗,干物质含量下降,下胚轴和胚根因迅速生长而干物量增加。随着异养向自养过程转化(子叶张开后),不论在以分解为主的子叶中,还是在以生长为主的胚轴和胚根内,棉酚含量都随之增加。幼苗若处于长期的黑暗条件下,可以刺激其组织内棉酚含量的提高,如同它在病害侵染或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