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场经济效益与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建立高产母猪群,关键在于后备猪的选择、培育和管理。如果猪场能重视并选择高质量后备母猪,补充基本母猪群,就能长期保持持续高产的种猪群,那么猪场就能兴旺发达、财源广进。所以选择和培育好后备母猪,是办好猪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养猪》2009,(5):48-48
种猪康乐饲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价值观、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关键点。 1.种猪康乐饲养的核心价值观 种猪群是猪场的核心资源,必须是健康的、高产的;种猪好是全群好的基础(母猪健康高产,仔猪和肥猪才能多活快长)。  相似文献   

3.
自繁自养猪场,繁殖种猪群占有核心地位,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猪群生产水平的关键。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商品猪场的年出栏量,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只有科学引进和管理好后备母猪,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从而保障猪场的养殖效益。1后备母猪的引种1.1引种地选择要选择正规的大型种猪场或种猪养殖公司引种,并要求对方出具《种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繁殖力是规模化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多年养猪生产实践,从生产母猪群的选留、适时配种、母猪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喂管理、母猪保健以及种猪疫病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规模场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猪场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规模化猪场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首要的一点就是要饲养管理好种猪群,只有不断地优化种猪群和优化母猪群的胎龄结构,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才能提升母猪的年生产力,提供更多、更健壮的断奶仔猪(PSY)。而优化母猪群,后备母猪的培育及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后备母猪是规模化猪场生存的根本,猪场生产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后备母猪的重视程度。1后备母猪的选留  相似文献   

7.
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涛  雷蕾  崔超 《猪业科学》2017,34(4):133-134
<正>后备母猪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生产素质,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由此可见后备母猪对于一个猪场的意义所在。做好里岔黑猪后备母猪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旨在获得生产性能高、具有里岔黑猪典型品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以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确保猪场稳定生产、多产高产、持续发展。1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后备母猪的选育对后备种猪群质量  相似文献   

8.
影响种猪生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受品种、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繁殖技术,以及猪的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怎样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使其繁殖潜力发挥到最大,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养猪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在大多数猪场采取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所以自繁自养猪场中繁殖种猪群占有核心地位。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自繁自养猪场中繁殖种猪群占有核心地位,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种猪是一个猪场的核心群体,其养殖水平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同时也是疾病的垂直传播和猪群亚健康状态的根源。母猪从孕育、分娩到哺乳期会出现各种炎症等健康问题,健康的母猪和高质量的母乳才能保证仔猪的生产和发育。种公猪的性激素水平、精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母猪的产仔数量和所产仔猪的品质,对猪场经济效益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场通过不断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可以使母猪的最优性能得到表达,从而提高生产率与盈利水平,同时也为生产安全健康食品提供基础。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猪场的年出栏量,有效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养殖效益。因此,建立健康高产母猪群是猪场实现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林清波 《中国猪业》2007,(12):13-15
1组建高产的核心群一般而言,一个猪场母猪群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猪群的健康。而猪群的健康则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外部因素的干扰便会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状态.而发生不可预见的病变。为了让母猪群保持强劲的生产力。生产者不得不按计划更新母猪群。一个商品猪场母猪的年更新率约为30%左右。而一个种猪场的年更新率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种猪育种中心新大牧业成立于1997年9月,公司目前拥有一个1200头基础母猪群的曾祖代猪场和两个3000头基础母猪群的祖代猪场。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种猪群的繁殖效率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种公猪、后备母猪、断奶母猪、妊娠母猪、分娩和哺乳母猪,才能提高母猪的实际繁殖力,使猪场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种猪是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后备母猪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限制因素。笔者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后备母猪培育常见问题猪场后备母猪培育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引进不健康的带毒后备母猪。引种前未对种猪来源场的种猪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了解或只重视种猪价格而忽略种猪质量,一些猪场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引种的猪只体重偏大(大于80 kg)、后备母猪未完成免疫程序和隔离驯化就开始配种,导致第  相似文献   

16.
猪场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群25~30%的后备公、母猪来补充、替代老弱、病残、繁殖性能降低的种公、母猪,只有使种猪群保持以青壮年优秀种猪为主体的结构比例,才能保持并逐年提供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对猪场来说,种猪选育的真正涵义是通过场内测定,选留优良的种猪,从而获得遗传进展,使每代种猪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都比上代高一点或更多.因此,种猪的选育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余丽明 《猪业科学》2007,24(1):54-54
作为种猪场,母猪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母猪的年更新率大概在30%,那么如何保证每年更新进来的种猪都是健康的呢?如何保证核心母猪群优秀高质?我想这是每个猪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过往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者过多地关注了猪病,或者说过多地关注了某种猪病。猪病是影响养猪效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养猪生产者在关注猪病、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操作要遵循提高猪场的健康程度为唯一宗旨,猪群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健康养猪,即重视日常程序管理和细节管理,如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实施,理顺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猪场均搞自繁自养,且猪群更新快,后备母猪是保证猪场连续性生产的后备生力军,不断挑选和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猪群体的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后备母猪的选择母猪群体的生产力是商品肉猪生产的基础,不断选拨培育优异后备猪作种猪非常关键,因此,种猪场必须在猪只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精选,对不合格种猪及时育肥出售,以减少不必要饲料浪费。在初生和断奶阶段,根据种猪系谱记录,后备母猪应选择来自高产、初生重和断奶窝重大、雌性仔猪多的窝群。据有关研究报道,来自一窝中雌性仔猪少于3头的“后备母猪”以后不易…  相似文献   

20.
养猪生产中需要的大量原种二代和父母代种猪(大长、长大、长本、杜本)绝大多数是中型种猪场(存栏基础母猪300~1 000头)提供的.建立一个健康高产优质的种猪群又是中型猪场实现最终效益的关键所在.就是说种猪群选留与更新是每个中型场的核心工作,其相关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种猪群体质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特别是新建的中型种猪场种猪选留与更新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