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梨瘿蚊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近年来是四川梨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以幼虫为害梨芽。芽叶被害后3天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叶面呈现凹凸不平,到后来叶正面两边缘向里纵卷呈筒,并提早落叶。2003年笔者在四川各梨区调查,都发现有此虫发生为害。一般春梢叶受害率都在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情况今年成都地区梨树上普遍发生一种我省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害虫——梨瘿蚊。据我们的现场调查及各地的情况报告,成都地区的梨园大都不同程度发生梨瘿蚊,被害株率一般在50%-80%,重者达100%。此虫主要为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双筒状,春梢被害率亦达80%左右。幼树受害最重,在被害卷叶内均能剥出瘿蚊幼虫(蛆),  相似文献   

3.
<正>梨卷叶瘿蚊又名梨蚜蛆,梨红沙虫,梨叶蛆。Contarinia pyrivora(riley),属双翅目,瘿蚊科。梨瘿蚊是梨树上近年来多发生的一种害虫,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专门为害梨树新梢嫩叶,以第二代幼虫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笔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该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0~1.2mm,雌成虫体长1.2~1.6mm。雄雌性成虫翅展约3.7~3.9mm。成虫头部较小,复眼肾形黑  相似文献   

4.
<正> 梨叶肿瘿螨,又叫梨潜叶壁虱、梨叶疹病、叶肿病等,对梨树危害极大。 (一)危害病状 梨叶肿瘿螨主要危害梨树嫩叶,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幼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河南省伊川县、兰考县、内乡县等养蚕区大部分桑园发生桑瘿蚊危害,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我们在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基地2.67 hm2桑园设立试验点,开展桑瘿蚊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到桑瘿蚊的生活习性和蔓延危害规律,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一、危害症状桑瘿蚊的幼虫寄生在桑树新梢顶端未展开的幼芽和托叶中,幼虫少时,桑芽受害轻,仍能生长,顶端嫩梢出现轻微黑斑点,长出变形叶;若寄生幼虫多于3头,桑芽受害重,变形  相似文献   

6.
梨瘿蚊的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的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效果,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杨凌选择3个代表性果园,将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相结合,研究梨瘿蚊危害程度与梨园管理水平和梨树品种的关系,以及5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果】梨园管理水平高,梨树受害程度轻;管理水平低,则梨树受害程度重。在调查的4个梨树品种中,"明月沙梨"受害最重,其次是"幸水沙梨","雪花梨"受害明显较轻,"康德梨"则未发现受害;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EC、20%三唑磷EC、10%吡虫啉WP和0.2%阿维菌素EC树上喷雾对梨瘿蚊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第1天的防效分别为93.32%,95.61%,97.17%和95.39%,但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防效略有下降。【结论】梨瘿蚊危害程度与梨园管理水平和梨树品种具有密切关系,药剂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1枣瘿蚊1.1发生规律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又名枣叶蛆、卷叶蛆、枣蛆。以幼虫为害尚未展开的枣嫩叶,吸食幼叶汁液,受害叶片肿胀变色呈浅红或紫红色,成卷筒状,不能伸展,质硬而脆,渐渐干枯,造成落叶,枣头生长发育不良。枣瘿蚊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内做茧或化蛹越冬,茧、蛹多集中在浅土层中和草根处、腐烂有机质处,少数在杂  相似文献   

8.
梨卷叶瘿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浙江省很多地方危害梨树的梨卷叶瘿蚊大发生。幼虫取食叶汁液形成虫瘿。本文报道了此虫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梨卷叶瘿蚊在浙江临安la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中越冬。卵产在未展开或刚展开的叶芽上。由于幼虫的取食导致叶的两个边缘沿中脉向内卷褶,使1片叶子形成两个虫瘿。每个虫瘿里有20~50条幼虫。由于幼虫的危害,使梨刚抽出的叶芽嫩枝枯死。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用25%菊乐合酯、50%甲胺磷1000倍液喷杀初龄幼虫,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梨园顽固害虫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减轻梨瘿蚊的的危害程度、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梨园顽固害虫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减轻梨瘿蚊的的危害程度、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枣瘿蚊又名枣蛆,以幼虫危害尚未展开的嫩叶,吸食幼叶汁液,受害叶片肿胀变色,呈浅红至紫红色,成卷筒状,质硬而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严重阻碍脱落性枝的抽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网蝽、椿象、叶瘿螨、梨小食心虫、瘿蚊、实蜂、蚜虫、梨茎蜂、轮纹病、锈病、黑斑病等重要痛虫种群发生频次高,密度大,危害重。采用“翻、刮、清、诱、套”进行人工防控.  相似文献   

13.
<正>枣瘿蚊又叫枣蛆、枣卷叶蛆,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枣树嫩叶,受害嫩叶从两侧叶缘向内卷成筒状,叶色变为紫红色,质地变脆、变硬,最后变黑枯萎。花蕾被害后不能开放,花萼膨大,直至枯黄脱落。为害幼果时,幼虫蛀食于果心内,不久变黄脱落。1.发生规律。枣瘿蚊1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下土壤表层结茧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冬枣  相似文献   

14.
疮痂病(续第8期第25页)发生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和幼果,也可危害花萼和花瓣。受害的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见第2 1页图1),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突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突起部位呈圆锥形的疮痂(见第2 1页图2),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病斑多时,叶片畸形扭曲。新梢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梨瘿蚊是梨树主要潜叶害虫。通过2004年5~6月的调查,得出梨瘿蚊幼虫在梨树间和梨树内的空间分布都属于聚集分布。同时,计算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柑桔潜叶蛾在夏秋梢上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柑桔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食物条件(嫩梢)是影响潜叶蛾夏秋季发生的关键。尤其是柑桔大量抽发夏秋梢期间,正是潜叶蛾发生盛期,危害更为严重,可见,斩断食物链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根本措施。1危害症状柑桔潜叶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害虫。以幼虫在柑桔嫩茎、嫩叶表皮下危害,呈现银白色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一年中春梢受害较轻,在夏秋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浙江省很多地方危害梨树的梨卷叶瘿蚊大发生。幼虫取食叶汁液形成虫瘿。本文报道了此虫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梨卷叶瘿坟在浙江临安la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中越冬。卵产在未展开或刚展开的叶茅上。由于幼虫的取食导致叶的两个边缘沿中脉向内卷褶,使1片叶子形成两个虫瘿。每个虫瘿里有20~50条幼虫。由于幼虫的危害,使梨刚抽出的叶芽嫩枝枯死。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用25%菊乐合酯、50%甲胺磷1000倍液喷杀初龄幼虫,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又名卷叶蛆、枣叶蛆。该虫各枣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枣树嫩芽及幼叶,被害嫩叶呈红色至紫红色,卷成肿皱筒状,质硬发脆,最后干枯脱落。对枣苗、幼树危害严重,是枣树主要虫害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在山东、河北、陕西、山西、河南等枣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山东沾化和河北一些地区枣瘿蚊每年从4~5月就开始危害。冬枣遭受枣瘿蚊危害的嫩叶卷曲成筒多为纵卷,叶片增厚,先变为紫红色,最终变黑褐色,最后枯萎脱落。防治枣瘿蚊如果能抓住时机,提前防治,一般很容易控制,但由于受害叶片呈筒状,虫卵被卷在其中,如果防治时机抓不好,使用农药效果就差了。所以,防治枣瘿蚊首先要掌握它的生活习  相似文献   

20.
对刺槐叶瘿蚊在静宁县的发生情况调查显示,刺槐叶瘿蚊在静宁县主要危害刺槐、香花槐等树的叶片,县域境内南部地区受害较重,北部地区受害较轻.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