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饲养管理1.严抓引种。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需要引种,必须到没有呼吸道疾病的猪场引种,对新引进的种猪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饲养40天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参与混群生产。2.病猪处理。猪场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应将症状较重的猪放在相对隔离的栏舍(病猪栏)单独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扶持政策力度加大,阜阳市养猪业迅速发展。但由于引种不当等原因,猪病在阜阳市时有发生。为做好猪病预防,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1规范引种引种要从有种猪生产许可证的规模猪场引进,引种前要进行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抗原检测。如果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抗原阳性则不能引进。引进后要放在隔离场观察7~10d,无异常后方可混群。2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养猪户每年都要从外面引入新种猪,更新猪场的血液,以提高猪的品质。但有些养猪户在引种前后准备不足,操作不当,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做好种猪引进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引种效果。1消毒圈舍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提前1周彻底清洗3遍,并用0.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封闭喷雾或洗刷消毒两遍,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在种猪到来的前一天,对卸猪台及周围3 m左右的地方用2%的火碱溶液彻  相似文献   

4.
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含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到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去引种。  相似文献   

5.
1制定引种计划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引种。2注意把握后备种猪的挑选原则后备公猪要睾丸发育良好,轮廓明显,左右对称,大小一致,没有单睾、隐睾或赫…  相似文献   

6.
<正>1种猪引进1.1制订引种计划规模化猪场应结合自身情况确定种猪引入品种和数量。原则上商品猪场应从单一的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以避免发病风险。1.2调查疫情引种前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流行情况及种猪的健康状况,猪场必须从无疫病流行地区的种猪场引进健康后备猪,同时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及防治措施。1.3隔离消毒猪场应建隔离舍,隔离舍应距生产区300 m以上。种猪引进前30 d应用消毒剂对  相似文献   

7.
1 香猪引种的要点 ①在香猪引种时应严格考查香猪的外貌、生长发育、血统.要求无遗传缺陷,身体健壮、品种特征明显、繁殖机能旺盛.同时要了解品种、气候、饲养管理等特点,创造必要的饲养管理条件,才能保证香猪养殖效益.②在引种时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需要.香猪引种时最好在春末,经过温暖的夏季,在气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渡过秋冬季节,并要求人冬后做好防寒工作,逐渐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③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疾病传播,由外地引入时集中隔离饲养1~2个月,加强防疫和消毒,注意预防和消灭地方性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确保引入猪种的安全.④香猪引种时的幼猪月龄为4个月左右.开始引进的猪种,应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猪场.  相似文献   

8.
1病毒性疾病蓝耳病的防控要加强猪群卫生消毒,加强与外界隔离,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购入猪严格检疫和隔离是杜绝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国外已有疫苗应用,灭活苗免疫母猪每年2次,每次间隔21天。猪群暴发该病后须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猪舍卫生条件,提高日粮中的  相似文献   

9.
1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很多疾病是通过引种引进的,某些隐性感染的猪经过长途运输、环境、饲料改变等应激,没几天就发病。所以避免频繁地从多个猪场引种,引进种猪一定要隔离观察45天以上,要做好检疫和适应(驯  相似文献   

10.
李荣娣 《养猪》2007,(3):44-44
1猪场引种前应做好两项准备工作1.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并做好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种猪到达前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7天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养猪户一般会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猪场引猪,怎样才能引进优良猪并能安全、顺利地投入生产,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呢?1引猪前应做的准备工作1·1制定引猪计划猪场和养殖户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饲养目的,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有计划地引进健康优良的猪。1·2调查各地疫病流行情况必须从无重大疫病流行的地区进猪,并详细了解该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1·3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 m以上,进猪前至少7 d应对隔离栏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质量好的消毒…  相似文献   

12.
猪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病原主要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TV),多呈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传播迅速和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等为主要特征。规模化猪场应采取加强引种管理、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等综合性防预方案;发病时采取及时隔离消毒、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控制继发感染和个体对症治疗等综合性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99年,衢州市开展了规模猪场的防检工作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 防检工作现状1.1 引进种猪的隔离 引进种猪有隔离设施的猪场48个,占59.26%,隔离饲养时间一般为20~30天。1.2 消毒措施 入口设消毒池的猪场43个,占53.09%;平均换药时间为7天左右。另有紫外线、臭氧等消毒设施的猪场24个,占29.63%,每次消毒时间为15~20分钟。有35个猪场配备了高压喷雾器,进行日常消毒。1.3 疫病防治 主要疫病有:猪瘟、丹毒、仔猪付伤寒、细小病毒、乙脑、仔猪黄白痢、水肿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各猪场都把猪瘟、丹毒、乙脑、细小病毒等烈…  相似文献   

14.
一、注意引种,确保健康 不要到疫区引种,引进的猪要先隔离饲养并进行观察,确定无病后,进行免疫接种,然后方能混群饲养.一定要把好这一关,以免将传染病病原(如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等)带入而引起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5.
1.严把引种关。伪狂犬病在我国之所以流行广泛、危害巨大,与种猪频繁交换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严把种猪引进关,严禁从疫场引进种猪。猪场尽可能自繁自养,如需要引种,一定要从猪伪狂犬病阴性或野毒感染阴性种猪场引入,并严格隔离检疫2个月,采取血样进行检测,猪伪狂犬病抗体或野毒感染抗体为阴性者可与本场猪群混群饲养,与本场猪群一样每半年做1次血清学检测。对检测出的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猪要隔离饲养,注射疫苗后育肥猪处理,不能做种用。  相似文献   

16.
猪场要稳定发展,维护猪群健康,管理者要及早地发现猪场问题,管理工作应细致、有序,才能达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生产效益。维护猪群健康,应严格执行如下健康管理体系。一、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1.引种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模式,引种的猪只要求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发病史。2~6胎的母猪所产的后代,引种之前需按程序免疫,引入后、配种前再免疫1次。每批要引进不同体重的后备母猪,以便配种均衡,但仍然需要进行45天的隔离驯化。2.隔离购猪车辆不得进入猪场内,场外运输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猪只一旦装车绝不能返回。  相似文献   

17.
正持续的品种改良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必须做好引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管理好引进的种猪。笔者根据多年猪场管理经验,参照国内外大中型种猪场引种管理经念,结合目前猪场引种实际,浅谈一下猪场引种要点。1引种前的准备1.1隔离舍引种单位应根据引种数量多少设立相应大小的隔离舍,要保证每头种猪有1 m2的有效圈栏(公猪宜在10 m2的单圈饲养)。隔离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2):45-46
5.1.2 引进育肥仔猪时,应从无一、二类传染病的猪场引进,并按规定进行严格隔离观察。5.2日常管理5.2.1猪场应实行单元式或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一栋猪舍一个批次。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14d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区与外界应严格隔离。凡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要更衣、换鞋(有条件的可先沐浴),用0.1%新洁尔灭洗手,紫外线消毒10min后,方可经消毒池进入。消毒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有效浓度,并每天更换。进入生产区内的车辆、用具等要严格消毒,生产区内用具禁止外借。猪肉及其制品一律不准带入生产区内。猪体、圈舍及生产用具等每半月消毒1次,疫病流行季节每星期消毒1次。猪群采取全进全出,每次调拨后空圈舍、走道及时打扫、消毒,圈舍空关一星期后才能进猪饲养。消毒药物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除菌净等。种猪引进必须经检验、…  相似文献   

20.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所有养殖场(户)应切实做好封闭管理,建立严格隔离消毒制度.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效,做好环境杀虫灭鼠工作,防止昆虫等媒介带入疫病.养猪生产要力争做到全进全出制度饲养,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严禁从疫区引种,从非疫区引种时要严格隔离观察45天,并按规定进行检疫,确无此病时方可以进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饲料中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