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禽霍乱(Fowl cholera)能引起家禽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导致禽类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禽霍乱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除了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可借助疫苗和药物控制禽霍乱。灭活疫苗安全性高,能阻止细菌在心脏和肝脏定殖;活疫苗能够诱导异源保护,但是安全性低;基因工程疫苗可诱导交叉免疫,是未来禽霍乱疫苗研发方向。多杀性巴氏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敏感,可采用药物及时治疗或预防。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开发能突破母源抗体和抗生素干扰的新型高效疫苗、抗生素替代品,是今后的重点工作。该综述主要从禽霍乱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群禽腺病毒感染主要引起禽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等,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给我国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Ⅰ群禽腺病毒分为12种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不仅能交叉感染,还能与其他禽类致病微生物发生混合感染而且各个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很弱甚至没有,给Ⅰ群禽腺病毒病诊断和疫苗研发带来很多困难。文章对Ⅰ群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实验室检测以及疫苗研发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Ⅰ群禽腺病毒检测方法和疫苗研发提出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造成禽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病变。IBV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雏鸡死亡,肉鸡增重减缓,蛋鸡产蛋下降。IBV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和基因型众多,不同基因型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抗原差异,导致疫苗及药物研发存在较大难度,给该病防治带来一定挑战。多种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用于IBV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等。针对新型IBV仍需研究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及开发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新型疫苗。本文围绕IB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病毒分型方法、变异机制及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大肠杆菌病是影响养禽业发展的一种细菌病:该病可用疫苗进行预防,但由于其血清型较多,免疫效果不理想:日前,该病通常以抗生素防治为主,但由于受到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困扰,抗生素药物正逐步受到限制:因此,使用毒副作用小、残留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制剂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是家禽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两种支原体,以鸡毒支原体更易致病,能使大多数感染鸡的生产性能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目前,国内对禽支原体的控制主要是依靠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由于该疾病传播迅速、在体内带菌时间长、可经蛋传播及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些都给支原体病的控制和净化带来了困难。防控禽支原体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培育建立无该病原的健康种鸡群,从源头上切断该病的传播。而在净化过程中,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禽支原体的各种检测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技术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各种禽场制定和实施禽支原体净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研究及本课题组的调查表明,猪、禽养殖中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理复杂多样.而药性的检测技术在常规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及本课题组已将质粒指纹图谱,PCR,SSCP,核酯探针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耐药性检测.本文还综述和提出了加强兽药管理、制定用药规范、研究质粒消除技术、开发出针对性疫苗、益生素、噬菌体制剂等一系列耐药性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全国防治禽流感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长刘燕华介绍,我国通过科技攻关,在禽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诊断与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人用禽流感病毒疫苗研制等的重大进展,为防控我国有可能出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进而造成新型流感大流行局面做出的重要科技支撑。目前,防控禽流感的科技攻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突出人用禽流感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加强人用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作为鸡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优势致病菌,严重影响了禽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家禽体内大量未被吸收的抗生素随尿、粪等排泄物排出,并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对土壤、水体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鸡粪源性耐药菌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对禽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指导作用。为此,本研究通过从鸡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探明其耐药情况,为禽养殖场合理防治疫病提供参考,并为有效减少细菌及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水禽养殖量及相关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国。鸭疫里默氏杆菌是水禽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病原,主要导致10~50日龄的雏鸭发病,给水禽的健康养殖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该病原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耐药性及当前的疫苗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期望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科学用药、新型疫苗研发和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A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造成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并可使肉鸡淘汰率明显升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论文从副鸡禽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血清分型和疫苗研究三个方面对鸡传染性鼻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疫苗使用效果和研发趋势,对当前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