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推进灌区渠系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工作,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开发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以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结合Access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主要包括无损检测、安全鉴定、安全评估与分析等9个功能模块,其中安全鉴定模块采用专家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和会商法建...  相似文献   

2.
<正>1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甘浚灌区距张掖市城西35km,从黑河、梨园河、大瓷窑河引水灌溉,是纯河水灌区,灌溉面积7201.53hm~2,有干渠4条17.637km,支渠17条,67.555km,斗农毛渠715条475.35km,衬砌率达35%以上。各类建筑物3093座。水管人员75人。辖17个村142个合作社。灌区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模式,即灌区干支渠道由水管部门直接负责管理,斗渠以下末级渠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具体由受益村农民用水者协会集体管理。但由于末级渠系量大面广,深入到田间末  相似文献   

3.
大型灌区智慧灌溉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型灌区信息共享能力差、用水决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灌区实时信息采集布点优化技术、实时信息监测技术、实时灌溉预报模型、渠系动态配水模型、互联网技术、闸门监测控制技术,构建基于B/S架构的大型灌区通用化智慧灌溉系统。系统包括实时信息监测子系统、信息通讯子系统、历史及实时数据管理子系统、实时灌溉预报及渠系动态配水子系统、闸门监测控制子系统、文件管理子系统共6大功能模块。系统在2017年应用于赣抚平原灌区,实现了灌区用水信息全面实时监测、配水优化管理及闸门监测控制,较传统管理模式节水15.3%,提高了灌区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江淮丘陵区,全县大部分面积属(?)史杭灌区。出然灌区已开发多年,但渠系建筑物配套程度很低。如灌溉面积为6.5万亩的孙集支渠,其支渠、分支渠、斗农渠四级渠道上,需修建各种建筑物计1238座,已建83座,只占计划的6.7%。由于渠系建筑物不配套,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大搞灌区工程配套,是挖掘现有灌溉设施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的政策支持及其内部运行机制提升提供参考。通过对当前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中主要存在的乡村管理、专管延伸管理和用水户协会管理三种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和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灌区末级渠系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工程管理水平、用水管理水平、组织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环境管理水平体现;3种模式在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中担当了重要职责,在用水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财务管理、高效节水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严重滞后;研究构建的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具有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渠系网络图在大型灌区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系规划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重要内容。简要介绍了渠系网络图的特点、绘制的方法和绘制的意义,通过在灌区规划中的应用表明,采用这种图形能从整体上直观清晰地反映灌区灌排渠系布置情况,既便于规划中有关设计参数的推求,又便于灌区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民胜利渠覆盖范围广、节点建筑物多,其信息化面临海量分散数据的传输共享与分析困难,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探讨了灌区智慧管理平台的搭建。首先面向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剖析了大型灌区智慧管理的内涵和重要特征,包括多源信息的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及智能应用等;继而提出了基于NB-Io T的信号无线传感器节点、基于物联网的云检测与云计算、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诊断等关键技术,重点解决信息高效传输共享、深层挖掘诊断等问题;搭建了人民胜利渠多源信息传输的拓扑结构及灌渠系统智慧管理平台框架,包含信息感知传输、互联处理、融合再现、泛在服务等多层次。平台的搭建可为充分发挥渠系整体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组件式GIS渠系配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灌区配水管理方法和COM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渠系配水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方法和思路;该系统采用组件化技术,主要以COM技术和VB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SupcrMap中的SDB格式统一管理,以ADO方式连接属性数据;最终实现可视化渠系精准配水和管理决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灌溉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率)是衡量灌区灌溉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不仅反映了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用水计划与调度的总体水平,还反映了田间管理和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一重要指标真实、准确的反映,需要通过准确量水来实现。高扬程提灌区的高成本特点决定了它更需要准确量水,准确反映渠系水的利用率。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在多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渠系水的利用率)。通过精确量水在景电灌区逐步应用的事例,说明其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促进渠系水利用率提高和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渠系渗漏静水法测试技术及其成果应用山西省从1985年4月至1986年6月,在全省18个重点灌区352个渠系测试段上,开展了用静水法测量渗漏损失工作。这是一次系统的测试和推算工作,涉及的面广,渠道的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灌区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提高灌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构建了一个基于ArcGIS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以数据库为手段,通过数据收集、组织、编辑、转换实现对灌区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分析,可实现数据的维护、可视化管理和统计分析,特别是基于ArcGIS的统计分析功能,实现灌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例,在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灌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灌区信息的集中管理、查询、统计和维护更新.基于统计分析得到了灌区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析规律.结果表明:灌区大部分地势平坦,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高程较低地势起伏较小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稻,随地势增高和坡度变陡,林地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和测量等技术,设计并研发了能够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决策-信息反馈-监控-共享一体化的灌区闸门测控设备,并在甘肃省景电灌区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渠道闸门一体化测控系统实现了灌区流量数据自动监测、收集和计算分析,提高了计量精度;能够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与展示,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形成了灌区水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了渠道流量远程自动控制与调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了智能手机远程操作,提高了办公效率.灌区闸门测控一体化测控系统的实施减少了灌区现场维护的次数,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灌区水资源管理效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大型灌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闸门量水测流技术进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位山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决策支持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位山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引水含沙量高、测流断面变化大的特点,编制了位山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来水管理、需水管理、水情资料管理、实际配水统计、配水方案拟定和系统设置等,创新性地进行了多站水量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14.
建立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WUA),国家将支、分渠系灌溉工程的使用与管理权移交给农民,这符合我国政府关于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的方针政策,对促进灌区工程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实现灌区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经济自立,均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1995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3号文同意在湖北省世行贷款项目区内开展经济自立灌溉区试点工作,并将漳河水库三干渠三分干灌区首批列入试点,在省世行贷款水利项目办公室和荆门市人民政府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实践,先后组建了11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并开始试运行。作者就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3S及其集成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3S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以RS、GPS技术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高速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构建RS、GIS和GPS技术功能为一体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3S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制约泾惠渠灌区渠井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开展水资源统一调控管理机制研究。在了解泾惠渠渠井双灌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水资源管理主体不一致、地下水无计量设施和水价不统一是制约渠井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水量计量与监控机制、实施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异水同价、阶梯水价"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水资源联合调控智能管理决策系统、建立舆论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泾惠渠灌区水资源统一调控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河套灌区用水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套灌区1990-2000年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渠道衬砌、渠系配套建设等工程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对减少灌区用水量产生显著影响,而种植结构调整因素和降雨对灌区用水量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将来的节水改造中,应继续加强种植结构调整以增强节水效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拟合优度好,能准确地解释和评价灌区用水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期以来传统水利工程点多、面广、线长,通讯不便,管理手段落后、粗放,工程效益差,灌溉效率低,"人治"痕迹深,安全管理不合理、不到位,事故频发的问题,充分利用智能感知技术、3S技术、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WebGIS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数字水利过渡,最终彻底向智慧水利转型,建立数字唐徕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数字地图决策指挥平台、综合数据分析查询平台、智能灌渠专家辅助系统、掌上唐徕移动信息终端、数字唐徕渠业务管理支撑平台、自动化采集测控平台的"数字唐徕渠"的六个"一"的功能架构。是一套真正满足灌区管理需求的呈现数字化、控制智能化、决策科学化、管理协同化的灌区生产指挥管理平台,为全渠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In the last decade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the Ebro Valley of Spain have started to use database applications to enhance their management operations. Such applications often put more emphasis on administrative issues than on water management issues. A new irrigation district management software called “Ado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database application has been designed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identifi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software used in the study area. Ador can be used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independently of the type of irrigation system (surface, sprinkler or trickle) and the type of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n channel or pressurised). It can even be used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comb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irrigation system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The software can be used with minimum district information. The goals are to manag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district water management and to promote better on-farm irrigation practices. Ador is currently used to enhance management of 62 irrigation districts accounting for some 173,000 hectares in the Ebro Vall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