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农7号是沈阳农业大学选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审定。自1999年引入我市以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等优点,平均比对照增产17.8%-18.9%。通过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了沈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大豆吸收利用钾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年在田间筛选出的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低钾和高钾(对照)处理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重、钾素积累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钾素利用效率、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的干物重、钾素积累量、吸钾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均不明显,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下降幅度均较大。低钾条件下,沈农6号大豆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量在结荚鼓粒期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为346mg/株,铁95079—2为165mg/株),其根系钾素积累量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也明显高于铁95079—2(沈农6号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分别为36.5mg/株和36.4mg/株,铁950719—2分别为28.2mg/株和21.4mg/株);钾素利用效率和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沈农6号均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分别为64.8g·g^-1和78.3g·g^-1,铁95079—2分别为57.8g·g^-1和68.2g·g^-1)。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沈阳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育成了特异优质大豆新品种沈农17号,并于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命名。沈农17号大豆新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2000年以铁丰27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4.
高产广适性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9号沈农9号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5年以课题组培育的中间材料沈农92-16为母本、外引品种I0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形育种目标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  相似文献   

5.
翟惠 《新农业》2004,(5):45-46
沈农7号 沈农7号是沈阳农业大学以辽豆4号为母本,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不同种植密度(7. 5万株/hm~2、15. 0万株/hm~2、22. 5万株/hm~2、30. 0万株/hm~2、37. 5万株/hm~2)条件下,进行耐密植大豆沈农12号、较耐密植大豆辽豆14号和普通大豆辽豆1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随密度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耐密性不同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不同,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说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叶片性状有利于叶片的受光态势,并且随着密度增加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
谢甫绨 《新农业》2013,(13):24-25
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进行了沈农18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18号[辽审豆(2012)146号],并于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命名。一、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8.
谢甫绨 《新农业》2010,(1):35-35
<正>沈农12号(沈农99-22)是沈阳农业大学用沈农7号×Darby杂交选育而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32天,株高82.6厘  相似文献   

9.
涝害是黑龙港春大豆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引进和筛选高产耐涝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采用大田比较试验,在涝害发生情况下,对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种植的16份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农艺性状测定;并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沈农27、沈农24、中黄30、沈农22和沈农28属于高产类型,其平均产量为2 057.8 kg/hm~2,尤其是沈农22,产量高达2 233.3 kg/hm~2。这5个品种表现出单株荚数多、单荚粒数多、荚长短的高产耐涝特性,可在黑龙港低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进一步探索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用叶绿素仪、721型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大豆不同时期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下降快慢不同,在所供试的品种中,亚有限品种OhioFG1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变化范围最大,有限品种叶片中叶绿素总舍量表现一直为沈农6号>铁丰29>铁丰27;对叶绿素a,b的研究表明,叶绿素a含量都高于其对应的叶绿素b的含量。沈农6号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品种,铁丰29叶片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品种。说明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高低是由叶绿素a、b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沈农91-44(沈农6号)系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育种研究室根据大豆株型生理育种原理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有限结夹习性,具有长花序短果枝等显著株型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沈农91-44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达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和一并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合肇庆地区种植的春大豆品种。[方法]以大豆品种华春2号(CK)、华春6号、华春8号、泉豆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比较。[结果]4个大豆品种都能正常成熟,平均产量在2 700.00 kg/hm~2以上,均适合在肇庆市各县春播种植。其中华春8号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3 643.50 kg/hm~2,蛋白质含量45.1%,脂肪含量20.0%,百粒重24.2 g,平均生育期96 d。[结论]华春8号可在肇庆地区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沈农91-44(沈农6号)系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育种研究室根据大豆株型生理育种原理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有限结夹习性,具有长花序短果枝等显著株型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沈农91-44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达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和一并推广的目的,我们对该品种的开花进程、开花座荚状况、荚粒及其品质形成等进行了田间试验、观测和分析,同时还与无限性品系沈农92-16、亚有限性品种沈豆4号进行了同步比较.兹将研究结果分作三报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晚熟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1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辽产168、铁11022-6、辽12139-5、丹1130-1、铁10087-5、辽09Q064-2、辽12093-8-3、铁11035-1、沈农12-331、沈农12-635共10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大豆“沈农7号(沈农942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0年以辽豆4号为母本,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1996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1997年扩繁种植,1998~199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0~2001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1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沈农7号”。1 沈农7号的特征特性1 1 特征 沈农7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110~120cm,茎秆粗壮,节数24节左右,分枝1~2个。叶片圆形,茸毛灰色,紫花,生育…  相似文献   

16.
以耐密植大豆沈农12和普通大豆铁丰33为试材,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7.5、15.0、22.5、30.0、37.5、45.0万株·hm~(-2))处理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铁丰33。沈农12和铁丰33的籽粒产量有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22.5万株·hm~(-2)到30.0万株·hm~(-2)处理下,沈农12的籽粒产量增长最快;在7.5万株·hm~(-2)到15.0万株·hm~(-2)处理下,铁丰33增长最快。通过模拟方程得出,耐密植品种沈农12的最适宜密度为35.2万株·hm~(-2)、普通大豆铁丰33的最适宜密度为16.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辽宁省的燕麦品种沈农燕麦1号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播种量对沈农燕麦1号的植株性状、光合特性、籽粒性状、籽粒产量和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整合分析沈农燕麦1号在辽宁地区种植的最佳种植播期和播种量,为生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谢甫绨 《新农业》2011,(10):21-22
沈农16号大豆新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8年以铁丰27号为母本、OhioFG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桂糖29号甘蔗间种大豆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与桂糖29号间种的大豆品种,为桂糖29号的推广和合理间种大豆提供参考。【方法】桂早1号、桂早2号、桂春豆103、桂春1号、桂春豆1号、桂春8号等6个大豆品种分别与桂糖29号进行单行间种试验,在大豆生长期定期测定大豆的株高、叶面积、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大豆采收期的单株荚数、单荚重量、百粒鲜重、小区产量等项目。【结果】桂春8号植株较高,叶面积较大,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单株荚数多;桂早2号成熟期较早,生长时间较短,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单株荚数多;桂春豆1号单荚重量和百粒鲜重较大,商品性状最好。【结论】桂春8号、桂早2号、桂春豆1号大豆适宜与桂糖29号间种,其中桂春8号适宜采收鲜食大豆;桂早2号可采收成熟大豆;桂春豆1号商品性状最好,但只能达到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桂糖29号甘蔗间种大豆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与桂糖29号间种的大豆品种,为桂糖29号的推广和合理间种大豆提供参考。【方法】桂早1号、桂早2号、桂春豆103、桂春1号、桂春豆1号、桂春8号等6个大豆品种分别与桂糖29号进行单行间种试验,在大豆生长期定期测定大豆的株高、叶面积、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大豆采收期的单株荚数、单荚重量、百粒鲜重、小区产量等项目。【结果】桂春8号植株较高,叶面积较大,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单株荚数多;桂早2号成熟期较早,生长时间较短,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单株荚数多;桂春豆1号单荚重量和百粒鲜重较大,商品性状最好。【结论】桂春8号、桂早2号、桂春豆1号大豆适宜与桂糖29号间种,其中桂春8号适宜采收鲜食大豆;桂早2号可采收成熟大豆;桂春豆1号商品性状最好,但只能达到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