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农田鼠害发生和危害呈周期性上升趋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3%,1995年发生面积182万亩。占总播面积62%。全盟农区鼠害呈中等偏重,局部地区呈重发生程度。损失粮油5%~10%。据1994年春调查,正镶白旗星耀乡双山村小麦地有效鼠洞达49个/公顷,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2-92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全国农区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3级),局部偏重(4级)趋势。其中,东北、华南、西北部分地区呈偏重至大发生(4~5级),中部大部分地区呈偏轻至中等发生(2~3级)。预计全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4亿亩,比2019年增加1400万亩,其中重发面积(鼠密度超过8%)6300万亩,比2019年增加2000万亩。农区鼠害进入种群密度恢复期,发生程度稳中有变,农田鼠密度相对平稳,但农林、农牧交错地带,湖区、库区和沿江(河)流域.  相似文献   

3.
农区害鼠是威胁青海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全省农区农田年发生鼠害面积约450万亩,农舍年发生约66万户.害鼠主要种类有黄胸鼠、小家鼠、长尾仓鼠等26种。平均鼠密度6.63%。鼠害造成的粮油年均损失约为5.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65亿元,极大制约了青海省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为了进一步摸清害鼠对农户储粮造成的损失程度。2013年3月-4月底在省内部分地区的农户家庭开展了人户调查工作.调查了3州1地1市共13个县(市)32个乡镇64个村662户农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区鼠害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区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生态条件的改变,农区鼠害的种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鼠害密度逐年增大、危害日趋严重。据统计,我区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总播种面积的37.5%左右,农田鼠害密度有效洞最高达到11.7个/666.7米2,农舍阳性率达82%。造成的粮食损失在10~20%,局部地区损失高达50%。鼠害已成为我区当前农业生产上一个迫切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区害鼠是威胁我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全省农牧区各类鼠害发生面积约12400. 05万亩,其中农区农田年发生鼠害面积约450万亩,农舍年发生66万户左右,平均鼠密度地上鼠6. 63%,地下鼠1. 84只/亩;鼠害造成的粮油年均损失约为5. 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 65亿元,极大制约了我省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介绍松田鼠在我省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6.
2000年我省麦油农田病虫草鼠发生趋势预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气候特殊,病虫草鼠危害普遍严重,遗留在根茬,残枝和土壤内的病菌、虫蛹、草籽量增多,鼠害密度基数加大。根据病虫草鼠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以及品种的感病虫性等因素分析,预计2000年我省农田病害将中等偏重发生;草、鼠、害将中等发生;虫害将是较重发生。应重点预防小麦根腐病、白秆病、条锈病、油菜菌核病;害虫麦茎蜂、蚜虫、金针虫、黄条跳甲等及多年生双子叶杂草和旱地黄毛鼠的发生危害。做好预防工作,播前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鼠害呈加重发生态势.农田鼠害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农作物产量损失较大,农田和农舍的鼠密度都大大超过了防治指标,已对农作物安全生产、农户安全贮粮和农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农田害鼠对西甜瓜、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危害较为突出。为有效控制本区鼠密度上升,防止鼠害发生,我区从1987年开始开展农田害鼠发生规律和鼠害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桐庐县21年农区鼠情逐月监测和2005年鼠情普查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害鼠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次为褐家鼠,但褐家鼠种群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农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农田害鼠密度年际内呈现2个明显的数量高峰,分别为11-12月和6-7月;农舍鼠密度也出现2个明显发生高峰,分别为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和8月份。近年来,农田鼠密度已呈明显下降,大部分区域总体鼠密度偏低,但农舍鼠密度偏高且分布区域仍较广。农田鼠密度年际消长与主要粮食作物鼠害损失率消长动态相一致。针对当前农区害鼠发生分布特点,提出了要明确灭鼠重点区域及工作重点,进一步改进控防措施,实行鼠害综合治理,以消除鼠患重点,不留鼠患死角。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市冬前病虫越冬基数调查.参考历年资料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运城市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呈中等发生趋势.请农民朋友及时预防。预计,2010年全市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总面积5280万亩次。其中,虫害2700万亩次,病害1480万亩次.草害750万亩次.鼠害35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是河北省鼠害重发区,1997年以来鼠害年发生面积为270多万亩,造成粮食损失600多万公斤,针对鼠害的猖撅,我们调查了农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  相似文献   

12.
据全国农技中心对农区鼠情监测点监测情况的综合分析,今年我国农区鼠害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东北、西北、华南等地区鼠害呈重发态势,农牧交错区、城乡结合部发生也较严重。预计全国农田鼠害将重于常年,若不加大防治力度,将造成粮食损失50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
庆安县现有耕地面积223.6万亩,其中主要农作物有水稻为117万亩,大豆76.7万亩,玉米18万亩,此外还有马铃薯、甜菜、其他瓜果蔬菜等.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庆安县鼠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农田害鼠密度高,平均密度达12.2%,严重地块达30%以上.年发生面积达70万亩,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已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同时,害鼠还污染粮食和蔬菜,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疾病,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蔡涛 《福建农业》2006,(7):22-23
近年来,农作物大田鼠害呈上升态势,泉州市年发生面积在1.2万亩左右,据泉州市鼠情监测统计显示,2005年7-9月,泉州市农作物田间鼠密度为13.5%,大大超过了防治指标,造成的粮食减产一般在6%-11%,个别严重的损失达15%,严重威胁农作物安全生产。因此,开展大面积农作物大田秋季灭鼠工作,是全年灭鼠工作的关键,对于控制全年害鼠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安全生长,而且可以保证农作物稳产丰收。为了科学合理、安全灭鼠,现将有关鼠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朱先敏 《农家致富》2007,(20):33-33
秋季是害鼠的第二次繁殖高峰期,这时开展灭鼠工作可以保证秋收作物顺利收获。2006年江苏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为1842万亩次,农村常见的鼠种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仓鼠、大仓鼠、棕色田鼠等。常用的灭鼠方法可分为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榆林农区鼠情的系统监测和普查,研究并掌握了鼠害及优势鼠种的发生规律,发生趋势和危害特点,对农业生态控鼠、化学灭鼠、毒饵站灭鼠等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完善,为陕北地区农田鼠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农区客鼠种类1989~1992年,对东港市农区(农田、庭院、园林)的鼠类进行调查,发现农区害鼠种类隶属啮齿目3个科5个鼠种:仓鼠科有黑线仓鼠;鼠科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松鼠科有花鼠。黑线仓鼠是大田(旱粮、油料、杂粮作物)中优势种,占大田中鼠类的67.7%;黑线姬鼠是水田中优势种,占水田鼠类的70.0%;农家庭院中优势鼠种是褐家鼠,占庭院鼠类83.4%;其次是小家鼠,占16.6%;花鼠是园林区优势种,占园林区鼠类的52.8%。2发生危害规律2.l繁殖规律在东港市区农田中黑线仓鼠繁殖力极强,3~4月份和8~9月份为2个繁殖高…  相似文献   

18.
辽宁农区鼠害防治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策 《新农业》2012,(1):23-24
2011年辽宁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省农区灭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粮食增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1.灭鼠工作成绩显著2011年辽宁农区鼠害中等发生,3~11月份3个部级鼠情监测点共布夹5000余夹次,普兰店大潭鼠情监测点平均鼠密度6.25%,宽甸县鼠情监  相似文献   

19.
鼠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农田、农户鼠害种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巴彦淖尔市农区、农户主要鼠害的种类及分布,并通过实施农区统一灭鼠示范项目,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为当地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3):89-89
素有“塞外江南”的新疆伊犁河谷是新疆著名的草原牧区和景区.不过今年以来.害鼠却让这里“受伤”不轻。截至目前,河谷内的草原鼠害面积达到469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195万亩。据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蝗虫鼠害预测预报总站介绍,今年4月以来,伊犁河谷的各县、市草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