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乡村如何利用在地资源与智慧,走出社区人与生态相互依存与发展幸福健康之路,成为全社会应对石油农业及食品安全隐患的共识与探索行动.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智慧告诉我们:社区必须学会学习了解在地自然资源、认识自然资源,关爱自然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基于上述思考和国内外农村社区营造、生态农业实践,2012年1月受社区伙伴资助,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在巴州区花溪乡走马村柏林弯、水井坡、大硪包石社区开展,"生态村庄与本土经济学习项目"活动.启动在地社区人文、自然资源调查研究活动,"柏林弯社区臭黄荆(Premna microphylla Turcz.)植物调查研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态资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方 《经济林研究》1992,10(1):62-70
生态资源观的主义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方法,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观的任务有:为宏观自然资源的战略决策,提供指导思想:为开发自然资源,提供指导理论;为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指导原则.摆脱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生态资源型国民经济体系。据此,建立起节约、低耗、综合利用,高效率、高效益地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经济体系,这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里山倡议”是透过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平衡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文化,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知识,确保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永续利用,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文中以台湾地区林务局推动里山倡议概念中的“林下经济永续经营可行性之研究”为基础,梳理里山倡议在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运作内容及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传统知识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山林地景的保护、恢复及营造,借由城乡交流和互惠,以地景为尺度、社区为主体,透过培力(充权)社区参与自然资源经营,构建生态与生计共存的永续经营模式;总结台湾社区里山倡议的发展过程,跨地域整合及促进生态福祉的整体策略架构。  相似文献   

4.
运用奥德姆(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怀化市2005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的能值总量,计算了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能值-货币价值,并核算了怀化市农业绿色GDP.结果表明:怀化市农业生产总值为702 072万元,如果考虑其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则农业生产总值为634 000万元,即农业绿色GDP占传统GDP的90.31%,也就是说在传统GDP的核算中有9.69%是以无偿"透支"自然资源和对环境的损耗为代价的.表明怀化市传统农业GDP所计算增长的结果是偏高的,是包含了对这些自然资源和对环境的消耗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只偏重于对人类直接有关的经济学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有着深远影响的生态环境的探索。到了本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它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后,对林业的研究才开始深化。但是,在大量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林业生态经济学置于农业生态经济学中低一层次的学科体系,这种狭隘地认识林业,是由于受到延续千年的“林业本寓于农”的旧观念影响。为了更新观念,建设大林业,本文拟对研究和建立“林业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作一些探讨。一、关于建立“林业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其生态价值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愚公林场为例,用模糊数学模型计算了森林的生态价值,其结果对林业政策的制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为了山清水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固定做法。建立这种机制的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生态脆弱地区更多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然资源突出、基础设施和管理落后的高原山岳型景区展开景区游客安全风险评价探讨,从游客系统考虑,依据自然灾害成因理论构建游客安全风险理论模型。选取游客安全危险性指标、游客安全风险暴露性指标、游客安全风险脆弱性指标、游客安全风险防灾减灾能力指标,构建高原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多维度综合评价其景区游客安全风险度。  相似文献   

9.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代表的珍稀鸟类。文章对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自然资源评价,并从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保护价值评价,为科学全面认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价值提供依据,也为草海保护区有针对性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南部山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总结出南部山区未来在农业生态、水系生态、森林生态系统、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需要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全局高度看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机制是建立在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合理的制度模式。它既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题中应有之意,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工作重点。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即把自然资源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让自然资源使用人、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部分发达国家已有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框架:德国对生态脆弱地区补偿的主…  相似文献   

12.
象州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好生态农业,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是当地农业主管部门面临的问题,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就该县生态农业发展进行调研,认为该县生态农业发展具有良好自然资源和生态基础条件,有生态农业示范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发展好该县生态农业,要加强组织领导,从发展规划到技术支撑,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等都要进一步抓好。  相似文献   

13.
承德坝上高原与张家口坝上相连,地势高,寒冷多风,土壤沙性大。张家口坝上是干草原宜牧;承德坝上是森林草原,宜林宜牧。由于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面积开垦草滩农作,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为风蚀创造了条件,使土壤沙化。不仅农业生产极不稳定,而且由于草场减少,载畜量增加,使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由于畜群上山和过度樵采伐木,破坏了森林,使有些林地变成光山秃岭。这种违反坝上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方式,破坏了坝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酿成生态灾难。 实现坝上高原的农业现代化,其前提是保护自然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结构。手段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大衣业。这样做,坝上人民就会逐步富裕起来,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坝上资源优势的开发也将为我省和京、津两市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解放后坝上高原的农林牧业生产,以国家有计划大规模的方式进行,取得一定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教训,人们对坝上特点的认识逐步深入,笔者曾参加坝上林业建设,本文介绍坝上环境与林业建设的点滴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化县岩溶山区生态变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岩溶山区的生态变迁,发现岩溶山区生态主要特征:近50年人口急剧增加,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评价人口增长、社会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森林资源利用对生态变迁的影响,剖析岩溶山区生态变迁的内在变化规律,针对其原因提出建立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体系及科普与生态移民的恢复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文中阐述了在开展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权属争议调处、基础数据库建立和登记审核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方法。在地籍调查权属状况核实中,开展权属争议调处,调处了国有林场与集体土地存在的57条权属边界不清的问题,产权进一步明晰。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自然保护地界线划定、自然保护地和水流登记单元重叠、登记簿关联信息时效性优化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于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抚仙湖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I类水质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近自然恢复、科学营建、合理布局、重点突出、生态功能保护优先的湖滨缓冲带恢复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陡岸生态恢复、近自然型防护带营建、塘、沟透水系统营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建立湖滨缓冲带的生态屏障功能,对高原湖泊湿地湖滨带的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把自然资源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让自然资源使用人、生态受益人和损害者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向自然资源所有权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和相关利益受损者支付相应费用,得出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损害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三个主要生态补偿主体及受偿对象。一、湿地生态补偿内容1.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随着巴彦淖尔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8.
农业庄园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庄园发展历史文献,总结台湾、安徽、云南等省农业庄园的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庄园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休闲农业为延伸。并以滇中坝区6个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庄园建设的土地利用分析,提出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普洱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丘岗地如何建立生态果园文/陈庭平发展高效经济林是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发展经济林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果园尤显重要。现将我国南方丘岗地建立生态果园的基本方法介绍如下。一、建园的模式。以生态林业为总模式。按照开发治理单元内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