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河蟹幼蟹培育技术小结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迅速发展.苗种紧缺显得尤为突出,为此,笔者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河蟹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培育幼蟹(俗称蟹种、扣子蟹)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成功,为成蟹养殖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廉价的苗种,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河蟹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培育成Ⅱ~Ⅲ期幼蟹的生产过程。幼蟹培育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三种培育方式。为了推进幼蟹培育技术更进一步在生产中应用,现将三种培育方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水泥池培育幼蟹 水泥池培育幼蟹具有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捕捞方便等优点,但造价高,管  相似文献   

3.
养殖群体的退化对河蟹养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年斌 《水产科学》1998,17(5):40-42
辽宁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养殖业的兴起始于90年代初,且发展迅猛。至今已有养蟹面积达1.33万hm2;人工育苗水体达30多万立方米,年可产河蟹苗种4万多kg。但随着养殖技术日渐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幼蟹、成蟹和苗种生产的单位产量却呈下降趋势。幼蟹的早熟(...  相似文献   

4.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11):37-37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 (1龄蟹种 )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 (俗称小绿蟹 ),体重均在 20 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践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3类。只要掌握和了解早熟幼蟹的成因,就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办法和策略加以预防,以达到培育更多的优质幼蟹目的。 1早熟幼蟹的成因 1.1种质因素 1.1.1遗传性状 一些蟹苗…  相似文献   

5.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6.
从蟹苗培育、蟹种(扣蟹)培育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河蟹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罗刚 《水利渔业》2004,24(1):24-25
介绍了将河蟹早繁苗种利用锅炉加热和自然水体进行幼蟹培育的技术。苗种质量的优劣、饲料的适量投喂、及时出池或分池是培育幼蟹获得高产的关键。此外还简要阐述了培育过程中常见的上岸病、蜕壳不遂、肠炎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蟹种培育足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白马湖河蟹养殖的产业优势,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驻村对接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注重蟹种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创新,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秦南镇胡村青年农民胡加喜,根据市场蟹种供不应求的行情,在1公顷低产农田中进行幼蟹(俗称蟹种)人工培育试验获得成功,共培育幼蟹400多公斤,创产值近10万元,纯利5、8万元。现将其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河蟹幼蟹培育成蟹种及稻田商品蟹养殖技术,我站于2003年进行了幼蟹培育及成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蟹种培育(一)试验材料1郾池塘的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冬闲田,面积为20亩。2郾池塘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开挖泥土主要  相似文献   

11.
河蟹人工育苗,仔幼蟹培育,成蟹养殖已在我国南北方兴起,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地处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有优越的河蟹养殖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江蟹苗资源衰退,幼蟹紧缺,造成河蟹人工养殖的苗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市从1994年起采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土地内进行仔幼蟹培育尝试,经4年的不断努力改进,幼压成活率由开始时的5%提高到20%,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探讨。1开蟹培育1.l池塘改造选择三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电通、路通的池塘,面积分别为2亩,l亩,l亩,其中1亩为对照塘。将另1亩塘在其内侧…  相似文献   

12.
河蟹仔蟹培育和蟹种养殖技术初探朱雅珠张根玉王建军(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由于自然界的蟹苗资源日趋衰退,并且每年丰欠不定,加上国内养蟹热的全面掀起,致使近几年河蟹苗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上海地区及附近省市养殖户河蟹苗种的来源并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从河蟹大眼幼体养成成蟹二般需2个秋龄,经过苗种培育和成蟹养殖两个阶段。本实验苗种培育采用塑料温棚培育当年早繁苗,经45d天培育成Ⅴ—Ⅵ期幼蟹后,投入池塘中进行当年成蟹养殖。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温棚及水温调控 东西向,长30m,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普及 ,成蟹的市场价格迅速下调 ,但是大规格商品蟹的市场价格依然坚挺 ,为了适应河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为河蟹养殖户提供性腺发育正常的大规格幼蟹。 2 0 0 0年 4月~2 0 0 1年 3月我们在淮南施家湖进行了分级培育大规格幼蟹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16.
苗种质量是河蟹增养殖成败的关键苗种的质量、蟹种的种类及暂养、长途运输中的管理等是幼蟹成活率高低的关键,这里既有质量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一环不慎就要导致死亡。现在市场上出售河蟹的种类很多,从外型上看,都差不多,没有明显区别,都叫中华绒螫蟹或其亚种,但由...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特产品之一。有关河蟹的资料多在对河蟹的天然捕捞和养殖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河蟹人工育苗方面的探讨,在河蟹的生物学研究方面则重于形态解剖,胚胎发育,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关河蟹耗氧率的资料至今未见报导,为此,我们进行了河蟹幼蟹耗氧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在河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实践中,采用两步培育法培育河蟹幼蟹,取得成功,两步培育法即第一步将大眼幼体(蟹苗)育成Ⅱ期幼蟹,时间20天左右。第二步是将Ⅱ期幼蟹养成扣蟹出售或育成5~10克的蟹种,时间为4~5个月。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蟹在生命周期中有两次越冬,第一次是扣蟹培育,第二次是亲蟹培育或者成蟹暂养到来年出售。不管哪次越冬,对河蟹来说都是一件很严重的挑战,如果管理不善,成活率会很低,导致效益低下。下面分别对扣蟹培育和成蟹暂养来简要说明怎样管理才能提升河蟹成活率及质量,以取得好的效益。一、扣蟹培育养殖户放养扣蟹一般在春节前后,部分养殖户到3-4月份才投放苗种。作为扣蟹培育户,如何做好扣蟹的越冬管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苗种质量,我们建议抓好以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如对幼蟹进行温棚培育,可使苗种成活率提高20%~30%,商品蟹规格提高1~2级,养蟹效益提高60%以上。温室培育幼蟹的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