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国养鳖业(尤其是温室养鳖等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其疾病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常见鳖病及其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供生产者参考。1 疱疹病 病鳖体质差,消瘦,反应迟钝,全身有明显的溃疡,溃疡面下陷,可达真皮甚至暴露出甲板。溃疡在分布上似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1995-1996年对福建省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的情况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福建沿海地区养殖中华弊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的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鳖病对我省养鳖业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是我省养鳖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鳖病研究力度,对引进鳖苗加强检疫。在养殖管理上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形势下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凡  张阿彬 《水利渔业》2002,22(1):36-36
1 历史回顾自 80年代末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利用地热水养鳖技术”和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快速养鳖技术”的研究成功 ,打破了鳖冬眠的习性 ,控温养鳖技术的突破 ,使养鳖生产产生了质的飞跃。随后养鳖业异军突起 ,成为水产品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回顾养鳖业 1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1996年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巅峰期 ,种鳖达到 136 0元 /kg、稚鳖为 36元 /只、商品鳖 5 0 0元 /kg。巨额利润驱使各地区、各行业涌入养鳖业。该年 6月是高峰期的拐点 ,下半年鳖价快速回落。经历了外行到内行 ,疯狂…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养鳖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文 《淡水渔业》1998,28(5):32-33
搞好工厂化养鳖水质的调控,对改善鳖的生态环境条件,加速鳖的生长,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饲料及投喂技术直接影响到养鳖水体水质的污染程度,进而决定着水质的好坏。所以饲料及投喂必须讲究科学。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加动物肝脏、植物油及新鲜蔬菜投喂。动物肝脏...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水产推广站寥明珍曾文英王建民工厂化养鳖由于水体小,放养密度大,温度高,水质污染快,鳖缺乏在大自然环境中自我防御和保护的条件,很容易发生疾病和其它伤害,造成损失。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鳖池中培养浮游生物来控制水质,形成鳖与浮游生物共存互利的养殖生态环境,不但塑生长快、成活率高,而且显著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一、实验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池与饲养管理1.实验条件实验点为长沙水产技术推广站工厂化养鳖池两口(25米2/口)。两口池的大小、形状、结构、实验条件与管理方…  相似文献   

6.
鳖腐皮病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养鳖业发展较快,群众养鳖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今年来,鳖病发生较严重,尤其是鳖腐皮病感染快,危害大,死亡率高,严重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邵阳市郊区一养鳖户,一次因鳖腐皮病死亡鳖50多kg,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1,26(2):15-15
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中国养鳖业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了多种工厂化养鳖模式。作者现就目前工厂化养鳖业中的几种模式,浅析其主要特点。1杭州全封闭温室模式  这是杭州市水科所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逐步总结完善起来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温室是钢筋、水泥结构,池底、四周墙壁和顶棚均加保温材料,养殖池设置双层或多层。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保温性能好,可完全用加气温方式来保水温,加温成本较低。养殖生产不受外界干扰。但其最大的缺点是:1)造价太高,每平方水面达500~1000元;2)不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的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1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染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高”农业不断发展,我国养鳖业发展迅猛,1995年广东省养鳖水面超过1万亩,东莞市投入2亿元资金,建立30多个养鳖场,养鳖水面3,000多亩。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特种水产研究所在澳大利亚专家的协助下,经多年研究,摸索出一套工厂化和自然环境下养鳖常见病的防治新方法。两年来,有效地控制和治愈病鳖达160万公斤,预防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为了解决鳖病给养鳖业带来的严重危害,该所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引起鳖病并造成致死的病原,主要是由一种β病毒的侵害。β病毒分1、2、3、4、5、6、7、8八个血清型病毒体,通过水体、泥沙、饵料等媒介,侵入鳖体内不断增殖并引  相似文献   

11.
鳖类病害防治措施(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又叫甲鱼、水鱼,随着池塘养鳖集约化发展和控温工厂化养鳖业蓬勃兴起,鳖病的发生也日益加重。随着鳖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暴发性疾病增多,给鳖的养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本文中,我们从鳖病的预防和治疗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鳖的成功养殖提供一点帮助。一、鳖类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一些养殖户是在鳖未生病时,常常采用大量的水体消毒药物来杀菌、杀寄生虫,而鳖一旦得病或出现死亡,则不管什么原因,都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这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鳖病的起因比较复杂,比如营养问题、饵料问题、激素问题以及水…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剑 《淡水渔业》1995,25(6):41-43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215004)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鳖迅猛发展,目前已遍及大部分省市。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条件增温,打破鳖的冬眠习性,使鳖一年四季处在生长状态。同时改进饲料成分,使鳖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13.
张邦杰 《内陆水产》2001,26(1):23-24
1加温养鳖业的发展进程我国是世界上养鳖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470年范蠡所著《养鱼经》中就有养鳖(守神)的记述。近代,日本的养鳖业有了较快的进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川崎义一等改常温饲养为工厂化加温饲养,打破鳖的冬眠期,使养鳖的周期从3~4年缩短到12~15个月。这项改革使日本的养鳖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养鳖,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陆50年代才起步。80年代开始加温养鳖,证明鳖的冬眠是属于对自然环境抗寒的生理适应,非不可逆转的遗传属性。1986年湖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了“利用地热水养鳖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养鳖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兴的特定的养鳖方法,这种新兴特定的养鳖方法形成了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特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定的鳖病。因此使用常用的水产药物很难见效。笔者根据鳖致病机制,致病症状、致病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筛选出有关的鳖病防治药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16.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17.
鳖烂脚病是近年来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死亡较高的鳖病,其不但病程长较难治愈,即使治好也易留下疤痕而影响销售外观,是目前养鳖企业较头痛的鳖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有关研究,介绍一下鳖烂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一、鳖烂脚病的症状 发病初起,病鳖吃食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鳖脚面糜烂变质,严重的脚爪脱落,四脚呈灰白色或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工厂化养鳖高产技术赵春光,钱传忠(浙江省萧山市养鳖研究所)(中浙萧山特种水产公司)为摸索出一套大型工厂化养鳖高产的综合性措施,1994年我们进行了实用性技术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材料1.试验条件试验场地是在我所的实验基中浙萧...  相似文献   

19.
养鳖模式与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1养鳖模式当前我省养鳖生产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工厂化温室养鳖模式,包括标准温室养鳖模式和简易温室养鳖模式;二是外塘养鳖模式,包括温室养殖与池塘主养结合型和温室养殖与池塘套养结合型;三是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包括2年制养鳖、3年制养鳖和5…  相似文献   

20.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