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稻田养蟹技术(上)1993年全扬州市稻田养蟹面积已发展到上千亩,亩产都在1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千元以上,1994年更呈现大发展的趋势。一、稻田养蟹实例稻田养蟹产量效益分析表二、基本原理稻田养蟹是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稻田丰富的水生生物作为河蟹饵...  相似文献   

2.
北方稻蟹共作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渔业要求,又可提高水稻和河蟹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朝阳产业。稻田养蟹的好处很多,河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使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要推广稻田养蟹就要了解掌握稻田养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蟹实用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河蟹养在稻田中,能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蜕壳、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蟹互利共生。一般每667m2(即1亩)稻田可产稻谷350-510kg,鱼虾蟹等水产品25-100kg,纯收主3000元以上,高的达1万余元。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稻田养蟹的准备工作1.蟹田场址养蟹稻田必须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  相似文献   

4.
袁诚 《内陆水产》1995,21(7):21-21
稻田养蟹技术(一)稻田养蟹,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致富农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镇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每667米2产河蟹25公斤左右,产稻谷450公斤左右,收入2400元以上。笔者现将近两年工作中总结的稻田养蟹技术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城市从1992年开始试验稻田养蟹以来,发展势头很猛,效果良好,1993年仅阜宁县就发展稻田养蟹330多公顷,每公顷产水稻6750公斤以上,蟹150公斤,纯收入达7500元以上,与单长水稻相比,效益翻了两番多。为进一步推动稻田养蟹生产的稳定发展,笔者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专题调查研究,现将其技术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稻田养蟹(扣蟹)技术李小进,王有田(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大面积,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蟹技术是1994年农业部下达给我省的“丰收计划”项目。项目落实在盘锦、丹东、营口、鞍山、锦州、阜新6个市,共推广32,000亩。经过...  相似文献   

7.
怎样解决稻田养蟹中水稻的用药及施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长江口是我国天然蟹苗的重点产区。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发展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崇明县的河蟹养殖方式多种多样,稻田养蟹是其中一种。该县稻田养蟹的面积高达1467hm2。然而,在进行稻田养蟹时普遍存在着重养蟹,轻种稻的现象,“稻田养蟹”已名不符实。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稻栽培过程中农药、肥料的使用与河蟹的正常生长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我们对水稻所用的7种农药及3种肥料在实验室和试验点进行了河蟹耐药试验,从中筛选出一部分既能治疗水稻病虫害又不影响河蟹正常生…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聂智敏(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332000)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养殖户开始试养殖,下面就稻田养蟹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稻田养蟹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介绍。一、水稻下栽前田块的整治须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较规则的田块,整治成畦,畦宽...  相似文献   

10.
稻田培育扣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进行了稻田养殖扣蟹试验。研究了水稻栽植和河蟹放养密度,水稻晒田、晾田与养蟹兼顾技术,调整水稻施肥、撒药时间等,结果:20亩水田,平均每亩产稻413kg,扣蟹26kg,纯利2224.8元。专家鉴定认为,本试验在养殖面积、单产和经济效益方面均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北方寒冷地区稻田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每年水稻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发展稻田养蟹的资源潜力巨大且前景看好。稻田养蟹可实现蟹稻双收,有利于绿色水稻生产,还可为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蟹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018年山东省高青县探索多模式渔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试验推广稻田养蟹,示范工程区位于大芦湖湿地西部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田块基础条件好,质地粘壤,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非常适宜稻田河蟹养殖,是该县今年稻田养蟹的技术示范点。示范点共规划稻田养蟹面积6.7 hm^2 ( 100亩),每667m^2产水稻550kg,收获河蟹30kg,达到水稻稳产、河蟹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蟹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013年山东省高青县贯彻落实淄博市“十百千”现代渔业工程,积极推广稻田养蟹。示范工程区位于大芦湖湿地东部农凯米业种植基地,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田块基础条件好,质地粘壤,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非常适宜稻田河蟹养殖,是该县稻田养蟹的技术示范点。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蟹技术(下)七、苗种放养1.放养时间。稻田养蟹有几种方式:暂养成蟹、养殖成蟹、培育蟹种,它们放养时间早迟不一。暂养成蟹和培育蟹种一般都在6月中旬以后,购进成蟹和Ⅲ期左右的幼蟹,这时秧苗已经栽插并已成活,因而购进后可直接放入稻田。而稻田养成蟹、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00,299(10)
辽宁省盘锦市位于辽河下游入海处,这里海淡水交融,是河蟹和多种鱼、虾、贝类的繁衍栖息之地。1994年全国第三次稻田养鱼(蟹)经验交流会议在这里召开之后,该市加大了对稻田养蟹的工作力度,使稻田养殖业有了快速发展。截至到今年,全市养蟹面积发展到30万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发展到23.1万亩,预计河蟹产量超万吨。全市有12个乡(镇)实现了稻田养蟹万亩乡(镇),养蟹面积在10亩以上的户数达15,800户,稻田养蟹已经成为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鼓励农民大…  相似文献   

16.
启东市天汾镇坝头村六组稻田养蟹能手周献清,从1991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1994年起进行稻田养蟹试验,年年有发展,年年获得了稻蟹双高产。主要经验有五条:第一,坚持以稻为主,养蟹为辅的方针。稻田面积的利用率每年都达到80%以上,并十分重视水稻的培管。坚持推广“旱育稀植”新技术,培育好壮秧,做到适时栽插。一般干6月10日前后栽插完毕,待活棵返青后再放养蟹种;栽插时坚持合理密植,注意发挥边行优势,并施足肥料,一般达到亩施50kg尿素;先后用高效低毒农药治虫2次,方法采取先灌水,后打药水,坚持细喷雾,打完药水后及时换水,…  相似文献   

17.
刘志国 《科学养鱼》2002,(11):64-64
我国的稻田养蟹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水产养殖项目,其养殖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辽宁等省。这种养殖方式既可以使稻田节肥省工,增加稻谷产量,又不妨碍河蟹生长。随着稻田养蟹的不断发展,其养殖技术也不断趋向成熟和完善,各地都出现了一批稻田养蟹的高产典型。实践证明,稻、蟹共生的生态结构,既有利于水稻生产,又适合河蟹生活习性要求的外界环境和水体条件,同时也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据分析,稻田养蟹还能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连续三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0~15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养…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蟹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稻田养殖业在不断发展,并向淡水名优品种转化。如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和东沟县稻田养蟹蓬勃兴起,东沟县还推广了革胡子鲶和泥鳅的稻田养殖。1992年营口水产研究所利用20亩稻田进行养蟹试验,其中成蟹6亩,平均亩产21.1千克,水稻平均亩产550千克,平均亩利润548.2元;扣蟹14亩,平均亩产34.1千克,水稻平均亩产600千克,平均亩利润597.3元。比单种稻谷亩增产10—15%,增收8.14—8.96倍。 实践证明,稻田养蟹和其他适宜名优品种,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省水稻产区开创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门路。为使稻田养蟹能尽快推广应用,本文对其效益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和平稻田养蟹获稻蟹双丰收启东市聚南乡南施村九组黄和平,1994年在1.82亩水稻中养蟹,稻蟹收入6000余元,扣除成本1335元,亩获纯利2563元。黄和平是在1993年小泥沟养蟹的基础上,1994年进行稻田养蟹探索的。他的稻田埂岸占总面积的15%...  相似文献   

20.
<正>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朝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使稻蟹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完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加收入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功能体系,以田面水养蟹为主的稻田复合生态农业形式或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的发展,稻田养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增产增收模式。作为一项提高水稻栽培产量和生态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稻田养蟹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盘锦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