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关键资源要素、表现形式、支撑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经营者、村镇居民、地方政府等主体对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探讨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应用、多元化创意的植入与融合、专业化主体的引入与参与、特色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基于此,提出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的5种方向:农业景观的创意展示、农副产品的创意生产、农业文化的创意体验、乡村生活的创意参与、关联产业的创意融合。  相似文献   

2.
一、创意农业与创意乡村的内涵 创意农业改变中国,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农业以知识产权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美学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动力,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农业企业为主体,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五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景观化,"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创意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深度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农业、科技、文化、创新等于一体而发展形成的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该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为例,分析了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探讨了未来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为宋庄创意休闲农业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促使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创意农业”逐渐成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之一.通过随机调研,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北京市创意农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北京市创意农业发展不仅有创意农业的类型、功能等,同时消费者偏好也是北京市创意农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同消费者对创意农业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对于同一功能,影响消费者对创意农业功能需求因素也不尽相同.最后,针对北京市创意农业消费需求影响因素,为今后北京市创意农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清溪鳖业有限公司鳖稻共生创意农业模式的主要做法,分析该模式的效益及形成路径,提出推进创意农业发展,建立创意农业人才的评价体系和培训机制,建立创意农业项目的评价体系和扶持机制,建立发展创意农业的扶持机制,建立保护发展创意农业的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鼓励共享创意农业成果的政府奖励机制,建立投资创意农业项目建设的土地利用机制,激励创意农业主体的创意激情和共享创意成果的热情。我国目前农业建设用地政策不落实,设施农业用地并不能用于生产基地生活设施的改善,无法满足新型经营主体或者新型职业农民、创意人才对优质生活、体面生活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试点,加强生产基地的生活空间的创建,改善生产基地的生活条件,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农业文化的核心是附加值文化。美学经济时代的创意农产品,将成为市民消费新宠。创意农业改变中国,创意农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越来越多农民尝到创意农业带来的甜头,发展创意农业产业成为农民新追求。全面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把危机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契机。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意农业改变中国,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农业以知识产权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美学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动力,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浙江小微主体发展创意蔬菜产业的做法和经验,提出小微主体发展创意农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加强租赁型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强标准化小型农场建设,加强农场相关生活设施建设,加强涉农信用监管保障体系建设等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意农业在北京属于启蒙探索阶段,由于没有系统的知识产权支撑,缺乏自信从容的文化自觉,生存力不强、方向不明、特色不足、格调不高、没有独立艺术精神及其价值判断、不融入日常生活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会形成制约创意农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农业品牌支撑体系是发展北京创意农业的首要任务.反映时代特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艺术农业"是北京创意农业的高级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应对各种挑战、坚持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意农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农业经济增加值提升、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结合影响我国文化创意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应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培育、丰富传媒平台、打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1.
消费热点能够引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由其特点决定的,这也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实。为了更好地培育消费热点,需要揭示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在弄清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的消费热点之后,就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培育这些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2.
休闲消费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消费是人们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和外在压力后的一种自由生活,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以精神需要为主的活动。当今社会,倡导合理的休闲消费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直辖市)城镇居民764份有效问卷为样本,对城镇居民罗非鱼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罗非鱼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对罗非鱼持积极态度的消费者比例较高;影响城镇居民罗非鱼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水产品的喜好程度、购买经历和产品价格等;建立城镇居民罗非鱼消费行为的决策模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着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困难 ,人们普遍把希望寄托在农村市场上 ,而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还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提出了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统计分析法和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测试法,计算1997-2010年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4个长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居民住房消费能力、住房消费压力和住房消费生态足迹.对比分析了1997-2010年4城市住房消费能力、住房消费压力和住房消费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差异.研究结论:1)4个城市的住房消费生态足迹都大于国际公认值6,城市居民买房比较困难;2)1997-2010年4个城市的住房消费生态足迹逐年加深,原因一是商品住房价格上涨,二是人均住房面积增大;3)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4个长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居民住房消费生态足迹变化存在区域差异;4)政府通过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高居民收人以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来降低居民住房消费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消费领域的矛盾凸现,这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农产品满意度的问题.从消费者购买心理角度出发,构建农产品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223个蔬菜水果消费者为样本,实证分析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购买渠道规范程度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对满意度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消费者认知条件和相关信息关注度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消费水平上看,近1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0年间增长了2.8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从消费结构上看,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的生存型消费支出都趋于下降或持平的状态,但三者之和所占支出比例超过了60%,而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生态化消费有利于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化消费制度,应当以消费共生、消费公平与消费责任为基本准则.同时,生态化消费包括生态服务功能付费制度、生态税制度、生态标志制度和消费者社会义务等具体性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特别是肉制品、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1995-2007年间上海城镇居民消费数据,利用思格尔系数、收入需求弹性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解决基本的食品消费需求,并且在食品结构上保持着传统的消费习惯,但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消费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潜力.应该选择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两部分(I)静态分析,(II)动态分析,从而对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分析,且两部分分别发表。在第一部分(即本文)中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西北地区近14年来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通过引入了Working消费模型,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医疗保健、邮电等几类消费品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是制约西北地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针对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现实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