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蔷薇叶峰别名月季叶蜂,蔷薇三节叶蜂,玫瑰三节叶蜂,属蟆翅目三节叶蜂科。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玫瑰三节叶蜂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该虫在平阴县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下入土做茧越冬。幼虫危害玫瑰、月季、蔷薇的叶片,大发生时可将叶片食光;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的嫩梢上,常致嫩梢枯死折断。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品种的月季Rosa chinensis喂养下,测定了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gana Panzer幼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和取食量,结果表明:玫瑰三节叶蜂能以3个品种月季为食,并正常完成世代,说明其对月季各品种的普遍适应性.该虫1~2龄取食量较低,3龄(在卵孵化后5d左右)进入暴食期,12 d左右达到取食高峰.防治玫瑰三节叶蜂应在其幼虫进入暴食期前进行,即在卵孵化5d内进行防治,可避免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蔷薇茎叶蜂是一种危害月季枝梢的钻蛀害虫,以幼虫取食髓心,使枝梢和花苞萎蔫、弯曲下垂。文中着重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三节叶蜂科标本总计168号,经鉴定分为4属37种。其中,三节叶蜂属29种,刺腹三节叶蜂属2种,脊颜三节叶蜂属5种,近脉三节叶蜂属1种;包括15新种:宽带环腹三节叶蜂、玛氏黑头三节叶蜂、秦氏黑头三节叶蜂、黑瓣黄腹三节叶蜂、沈氏黄腹三节叶蜂、辛氏斑跗三节叶蜂、长角斑跗三节叶蜂、范氏斑跗三节叶蜂、密纹斑跗三节叶蜂、纹胸淡毛三节叶蜂、黄足黄钳三节叶蜂、尖鞘刺腹三节叶蜂、黄足刺腹三节叶蜂、短脉脊颜三节叶蜂、斑胸脊颜三节叶蜂,1中国新记录种:长角黑毛三节叶蜂,13甘肃新记录种和8已知种。  相似文献   

6.
<正> 1987年10月,在本院苗圃内,为害月季苗木的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pana Pang)幼虫群体受到Erynia radicans(=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感染,引起大规模的虫霉流行病,该流行病也同时波及圃中为害苦栋的一种尺蠖幼虫。5天内,玫瑰三节叶蜂死亡率从25%剧增至90%以上,虫霉大大地抑制了害虫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7.
《湖北林业科技》2017,(6):41-44
为了降低化学防治桦三节叶蜂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开展人工摘茧防治、野外挂袋、采茧室内培育后林间放蜂等方法,探索其寄生性天敌的保护利用。研究表明,秋季收集的桦三节叶蜂茧,进行室内培育,翌年,天敌羽化期,到林间集中释放,可明显提升天敌对桦三节叶蜂的寄生率。另外,在秋季以人工摘茧的方式对桦三节叶蜂的预防,可明显降低桦三节叶蜂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8.
桦三节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桦三节叶蜂是近几年来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危害红桦的重要害虫。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研究结果表明,桦三节叶蜂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取食叶片,以预蛹在寄主树干皮内茧中越冬;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蝇、姬蜂和大腿小蜂3类,天敌对叶蜂茧的寄生率为8%~14%,其中以寄蝇的数量最多。利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等仿生农药对叶蜂幼虫进行喷烟喷雾具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月季、蔷薇、玫瑰同属一科,形态相似,往往使人容易混淆。区分它们可以从4个方面区别:一是小叶。月季3~5片,光滑;蔷薇5~9片,有柔毛,不皱;玫瑰5~9片,脉凹有皱。二是花。月季多单花顶生,也有簇生,花柄长,色彩多,花直径5厘米以上;蔷薇花簇生或圆锥形伞房花序,花直径3厘米;玫瑰花单生或簇生,色有红、白两种,花柄短。三是刺。月季与蔷薇枝刺大而尖或有钩,每节约有3个不等;玫瑰茎上密生细刺。四是花谢后的萼片和果实。月季与玫瑰的萼片不脱落,蔷薇脱落;月季与蔷薇的果实圆球状,玫瑰果实扁园。月季蔷薇月季品种繁多,统称为中国月季和现代月季。中国…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内蒙古三节叶蜂科一新种,小斑突颜三节叶蜂(Asiargetricellissp.nov.),此新种前翅2r-m脉缺失,2Rs室开放,m-cn脉位于中室内侧1/3,腹部第1~7背板两侧各具1微小黑斑,鹗眼距等于单眼直径等可与同属其它种类相区别.空颜三节叶蟀属为中国新记录属.还首次描述了中华三节叶蜂属的雄性.  相似文献   

11.
世家三姐妹──蔷薇、月季、玫瑰蔷薇、月季和玫瑰,它们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其花朵绚丽多彩,香气馥郁,可称得上蔷薇世家三朵姐妹花。三姐妹的花色各有千秋,论高贵要数月季,论飘逸潇洒应属蔷薇,但论起香气、历史、名声来,则要数玫瑰了。由于长期杂交育种,造成...  相似文献   

12.
桦三节叶蜂(Arge pullata)是近年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危害红桦的主要食叶害虫。为有效控制该害虫的蔓延和危害,应用新一代植物源农药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对桦三节叶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低量10倍液处理或超低量5倍液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7.41%和95.68%。试验为防治桦三节叶蜂最佳用药量等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梯室淡毛三节叶蜂Arge reversinervis Wei是危害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新害虫。对梯室淡毛三节叶蜂的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首次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梯室淡毛三节叶蜂在海城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下树做茧越夏越冬。梯室淡毛三节叶蜂的天敌主要有显背臀姬蜂Notopygus insignis Kriechbaumer、褪色前眼茧蜂Proterops decoloratus Shestakov、叶蜂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及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相似文献   

14.
玫瑰栉角叶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刘岐,张秀丽,张凤兰,单丽华,于明拓(铁岭市林业局112000)(辽宁省林业学校)(开原市林业局)玫瑰林角叶蜂tCladusPectinico。l’s(L.》是玫瑰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属膜翅目、叶蜂科、格角叶蜂属。目前国内尚...  相似文献   

15.
2014-2016年间,采用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盐城市膜翅目广腰亚目昆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鉴定出广腰亚目昆虫3科6种,分别为梨简脉茎蜂、玫瑰三节叶蜂、榆三节叶蜂、柳瘿叶蜂、樟叶蜂、杨扁角叶蜂,填补了盐城市该目昆虫记录的空白,较江苏省历史记录新增4种。6种昆虫均为植食性害虫,其中杨扁角叶蜂、玫瑰三节叶蜂为中度以上危害,特别是杨扁角叶蜂危害最重,其风险性R值为1.65,在盐城市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6.
蔷薇属3种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结构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蜡切片、电镜扫描等方法对3种蔷薇属植物玫瑰、黄刺玫、月季的叶片进行形态解剖并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蔷薇属植物叶的解剖构造属中生型植物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其抗旱性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依次为:黄刺玫玫瑰月季。  相似文献   

17.
桦三节叶蜂 Arge similis Vollenhoven危害桦树。在互助县北山林区一年发生 1代 ,以幼虫危害叶片 ,总食叶量可达 47.1 cm2 /头 ,桦三节叶蜂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茧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 ,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如人工消灭越冬蛹茧、营造混交林 ,保护天敌等方法 ,以减少幼虫发生量 ,药剂防治在卵刚孵化后的幼虫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对蔷薇属植物月季、玫瑰的叶片进行了形态解剖及研究。结果表明:2种蔷薇属植物叶的解剖构造具有较大的差异,属中生型植物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抗旱性,玫瑰的抗旱性优于月季。  相似文献   

19.
记述采自中国福建的膜翅目三节叶蜂科三节叶蜂亚科1个新属新种:中华朱氏三节叶蜂Zhuhongfunasinicagen.etsp.nov.新属与三节叶蜂亚科其它已知各属的区别为头部具发达的后颊脊,后翅M+Cu1和1A脉之间基部具cu-a1横脉,前胸背板具深长的斜沟,头部背面无隆脊。此属是三节叶蜂科内第3个具有后颊脊和第5个在后翅M+Cu1和1A脉之间基部具cu-a1横脉的属。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模式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榆三节叶蜂发生严重,大大降低了榆树的园林景观效果,该文开展了榆三节叶蜂发生规律观测及防治试验。研究发现:榆三节叶蜂在沧州地区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变为预蛹越冬。以幼虫取食各种榆树叶片危害,危害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防治榆三节叶蜂幼虫时,宜采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乳剂1500~2000倍液、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适用于虫龄较大或大发生时使用。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