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 0 3年 6月 ,我市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幼鹅拉稀 ,严重的拉血粪 ,呼吸困难 ,内脏有白色坏死点 ,肠道有纤维性结痂。该病发病快 ,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给养鹅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了解 ,对发病鹅群曾用氟哌酸、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根据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现将其发病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 2 50 0多只 ,于 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 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 ,由原来每天吃 90 0kg料减…  相似文献   

2.
海门市某养殖户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由原来每天吃900kg料减少至150kg,有2/3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发生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用氟哌酸、强力霉素拌料服用,连服3d,未见明显效果。发病鹅群继续拉稀,严重的拉血粪,呼吸困难,个别病鹅出现歪脖、扭颈、甩头等神经症状。据了解,该畜主还经常用水生浮草喂鹅。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海门市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时雏鹅群明显减料.由原来每天吃900kg料减少至150kg,有三分之二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发生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2 500多只,于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由原来每天采食900千克料减少至150千克,有2/3的鹅不吃不喝,并连续发生死亡,至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用氟哌酸、强力霉素拌料服用,连服3天,未见明显效果.发病鹅群连续腹泻,严重的排血粪,呼吸困难,个别病鹅出现歪脖、扭颈、甩头等神经症状.据理解,该畜主还常常用水生浮草喂鹅.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季以来 ,我县塔山库区周边、徐山、夹山、吴山、黑林等乡 (镇 )的农户饲养的太湖鹅、雏鹅发病死亡。感染鹅群使用过小鹅瘟疫苗防疫 ,发病雏鹅用小鹅瘟血清 ,投服各种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 ,驱虫药治疗 ,均不见效。故采集病料送检 ,后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发病症状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经现场调查了解 ,发现病鹅群均属库区游放 ,因年年放养 ,草质低劣 ,草原污染严重 ,草场粪便腥臭。发病时间 4~7月 ,发病鹅日龄最小在 3~ 5日龄 ,最大 1 50日龄 ,日龄越小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反映 ,有的鹅群死亡率高达1 0 0 %。随着…  相似文献   

6.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7.
拜泉县某养鹅场引进1日龄雏鹅1000羽,12日龄开始发病,经综合诊断为雏鹅曲霉菌病。 发病情况:雏鹅购进后,分隔圈养于同一舍内,采用地面垫草(麦秸)育雏。由于饮水器漏水,加之垫草长期不换,致地面经常潮湿,造成曲霉菌大量繁殖,鹅群于14日龄出现病雏死亡,以后逐渐增多,11天共死亡118羽,鹅群发病后曾使用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3):123-124
<正>1发病情况2016年4月28日,山东某养鹅场养殖的5 000只5日龄扬州白鹅发病,开始出现个别雏鹅发病,第2天鹅群的发病数量增多,出现40~50只病鹅,之后每天都有200只左右的雏鹅发病,鹅群的病死率较高,可达70%~80%。鹅群发病后养殖人员采用了双黄连及环丙沙星饮水,鹅群的发病率有所控制,但发病鹅及死亡鹅的数量依然出现较多。养殖人员采集20只病死鹅病料,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9.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7日在江苏连云港市某农场饲养的18日龄雏鹅群和2001年3月18日江苏省溧阳某专业户饲养的10~15日龄雏鹅群,第一次发现此病。从这二个发病雏鹅群发病情况调查,此病多数发生在一月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可高达70%以上,死亡率达60%,用各种抗菌素、磺胺药和抗小鹅瘟血清均无治疗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1发病情况一养殖户到我兽医站门诊求诊,主诉,养殖场共进雏鹅850只,8日龄,3d前,鹅群出现异常,开始死亡。每日死亡数量为30~50只。清晨起来,鹅群放出饮水,饮水量明显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