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女王交尾产卵日龄的观察培育蜂王是养蜂者每年都要做的工作,正确掌握处女王性成熟日龄及交尾后开始产卵需要多长时间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养蜂者合理安排育王、分蜂等工作。为此我们作了一些观察。在育王场的交尾场选10个群势和饲料比较好、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交尾群...  相似文献   

2.
育王、换王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养蜂工作,事关蜂场兴衰。在每年换王、育王时,蜂王的交尾成功率是每个养蜂员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广大蜂友商榷。1 哺育群首先在育王前就要选择无病、群壮、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良的蜂群。在群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相邻的两群蜂合并成一群蜂来培育蜂王,合并后的蜂群能达到20框的群势。在头一天傍晚拿走其中较差的那只蜂王,第二天把无王群放在继箱里,然后搬放在有王群的上面,底箱与继箱中间放一块塑料纱网。第三天拿走纱网调脾育王。这样的强群哺育蜂充…  相似文献   

3.
在养蜂书上讲到的诱王方法、蜂群合并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养蜂实践中我几乎都试过,积累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最为甚者是1959年春季,我把绍兴郦辛农先生的九框箱改制成10个1/3交尾脾的八王交尾箱,并往里诱处女王,结果前后死了上千只处女王。长期在诱王上的失败,我总想找个简单的方法。日积月累,我发现如下规律:首先我把意蜂王分成2种不同龄的王:1)从交尾成功产卵开始至产卵到20天的王,我称为“新龄王”;2)产卵20天以后的王都称为“老龄王”(包括所有老王)。意蜂对这两种“龄”蜂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处女王属于“新龄王”)原则叙…  相似文献   

4.
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大因素吉林省养蜂研究所(132108)毕建璐养蜂离不开养王。从处女王过渡到产卵王往往借助于交尾群。由:于管理不当,气候及其它原因,引起处女王交尾失败。笔者根据儿年来的实践,以长白山区为例,谈谈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方面因素。一、...  相似文献   

5.
换王四法     
<正>换王、诱王和介王是初学养蜂者最大的难题,经常出现换王失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为了能更好地换王,下面介绍的四种换王方法,不受条件限制,简单易行,利用自然交替和幼蜂换王。一、直接介入用新产卵王直接换掉处女王。找到处女王,处理掉,将新产卵王直接放在原处女王爬行的位置即可。二、幼蜂换王继箱内放正出房的老子脾,把继箱和巢箱中间用覆布隔严,继箱开后巢门。外勤蜂回到巢箱,继箱全部剩下幼蜂,保证饲料充足,将新王、老王、处女王放入即可。利用幼蜂介王和换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三、老王介入先将老王囚禁,放到它群代管。将交尾群所有巢脾抖蜂与它群无子脾对换,2小时后发现交尾群大量工蜂混乱振翅,将老王直接放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换王,就是用同一日龄的处女王在蜂场采蜜群中交尾.平均每群至少获新王1只(双王群饲养者除外).蜂场如能在春季提前完成换王,对全年养蜂生产意义重大:蜂群工作积极、勤奋,不易起分蜂情绪;秋繁好,越冬群势壮等.笔者2007年春季未能及时换王,秋季突击换王是一次教训,2008年枣花流蜜前充分开动脑筋,大胆试验,47个采蜜群用同一日龄处女王交尾,获新王53只.愿把全过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目前养蜂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交尾箱最多可容纳4只处女王,组织交尾群时一度失去外勤蜂,有一个恢复外勤蜂的过程。每个小交尾群需要2张脾。我介绍一种利用标准箱改成的交尾箱,此箱可用于育种场或大型养蜂场。因为使用原箱群改造,不用移动蜂群位置,可使蜂群处于安静稳定的环境。一个箱体可放6只处女王。每只处女王只要用一脾蜂。处女王一出王台,工蜂就处于积极工作状态,有利于处女王交尾。方法如下:1.新蜂箱组合前,在蜂箱两侧下部前后开小巢门。2.标准箱前巢门不变,后面中间开1个小巢门。3.蜂箱两侧各2个,前后各一个,共6个巢门。  相似文献   

8.
在组织交尾群时 ,通常是用 1框正出房的封盖子脾加 1框蜜脾 ,这样待青壮年蜂飞回原群后 ,剩下的幼蜂就可作交尾群用 ,这在有蜜源的情况下 ,处女王交尾成功率高 ;但若在蜜源缺乏时 ,这种交尾群巢门前冷冷清清 ,处女王往往交尾不成 ,即使给予奖励饲喂 ,作用也不大。若设置固定交尾群 ,在上一批蜂王交尾失败后补上 1只处女王 ,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若过了交尾期再重新补 1只 ,成功率可能也不高。但若这个交尾群蜂王育成功了 ,诱入生产群 ,原交尾群再放入成熟王台 ,处女王出房 ,情况则相反 ,成功率则会高得多。前者为何死气沉沉 ,屡屡失败 ;后者为…  相似文献   

9.
大伟教你做     
大伟 《中国蜂业》2005,56(4):31
介绍两种处女王贮存框 每个养蜂者都需要在养王时贮存一些备用处女王,以便随时补充意外失王交尾群,以及在进行人工授精育种时把处女王先贮存在蜂群中,以便进行人工授精.以下介绍两种批量贮存处女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6,57(4):35-35
交尾群内部的变化情况是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交尾群的群势不能太弱,一般由1张蛹脾、1张蜜脾组成,1框蜂为好。  相似文献   

11.
养蜂问答     
培养新王淘汰老王,是养蜂人员不可缺少的工作。按照常规方法,在强群中培养王台成熟后,介入专门设置的交尾箱内,待处女王出台一周左右,在空中交尾;新王产卵后再介绍到生产群中。一个中等养蜂场,起码要准备10~20个交尾箱才够,况且在转地养蜂中,运送和堆放这些交尾箱是比较麻烦的;组织交尾群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新王培育成功后,介绍到生产群中去,搞不好会被围甚至死亡。在实际操作中我把生产群中老王吊到箱外,把待出的王台介入到蜂群中去,等其出台和交尾。这样做省去了上述麻烦,现介绍给蜂友们参考。1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常规方法在强群中培育王…  相似文献   

12.
冷冻王浆诱王法笔者在1995年4月17日组织了一批交尾核群,18日诱入成熟王台,19日新处女王出房,24日处女王试飞。这期间利用强群在继箱中储备了10只老产卵王,老王全部用竹丝王笼装入放在铁纱副盖下的蜜脾框梁上面,准备在交尾核群和继箱换王群处女王婚飞...  相似文献   

13.
在长白山区定地养蜂,为了扩大蜂场规模和更新蜂王,每年都要利用小群进行分蜂和培育蜂王.一般方法是:从原群中提出1~2框带工蜂的子脾,放人新分蜂群关闭巢门另放新址.1小时后给新分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并把巢门打开,一般情况下新分群的工蜂当天就会有一大部分飞回原群,造成新分群所剩工蜂勉强维护子脾,或所剩工蜂太少而无法护子脾,必须得再往新分群里抖蜂来防止子脾冻死.从处女王出房到交尾成功这段时间里,养蜂员要花费很多精力来管理新分群.当蜂王开始产卵后,由于新分群群势太弱,还得给新分群补充蛹脾来达到壮群的目的,真是费工费力.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15.
1 .交尾失王。处女王在野外进行交尾的过程中 ,遇到突其而来的暴风雨或其它原因来不及归巢而造成交尾失王。遇到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因原处女王出房后 (介绍进去时 ) ,一般都会把老王蜇死 ,而处女王必须经过 1 -2星期后性才成熟 ,然后交尾 ,所以这段时间巢内已没有了卵 ,因此不宜介绍王台。补救办法 :应直接介绍一只正在产卵的蜂王 ,以稳定蜂群并及时发展群势。如介入的是老王 ,应让其产卵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更换。2 .分蜂群失王。经人工分蜂而失王的 ,因失王时间不久 ,补救办法 :可介绍新王 ,也可介绍成熟王台。3 .“嫁蜂”群失王。“嫁蜂”…  相似文献   

16.
正处女王刚产卵的交尾群治螨忌用熏杀剂,如甲酸等。交尾群工蜂幼小不稳定,处女王刚产卵不稳健,如用甲酸类杀螨剂,骤然改变群内生态环境,极易引发围王或产卵新王仓惶爬失。组织交尾群必须保证群内5 d内有老熟封盖蛹,蜂也不能太少。若交尾群内无虫蛹,则群内无法维持34.5℃左右的温度,处女王不恋子不恋巢,多数爬失。如是其他虫脾则发育得不到保证,也不利其后处女王的交配。早春、晩秋组织交尾群育王,宜诱进已出房的处  相似文献   

17.
交尾群的群势太小,会直接影响蜂王质量,甚至逃走。但太大又浪费服侍处女王的工作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笔者用缩短交尾期的方法,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方法是:用一个2~3框蜂的蜂群作交尾群,将蜂王提出6小时后即可介绍成熟王台进去。  相似文献   

18.
刘仲华 《中国蜂业》2003,54(4):15-15
育王分交尾群时 ,一般都是到预计处女王出房前 2天分交尾群 ,前一天分台、导台。正常情况下 ,养蜂者凭丰富的经验都会处置得很好 ,可是偶尔也会因为移虫的虫龄差距大了一点 ,或是突然天气不佳 ,不便进行导台等因素 ,导致一只处女王先出房而破坏一框的王台 ,由此破坏了整场的育王、换王计划。那么 ,有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笔者经过多年观察、摸索 ,不断实践 ,终于找到了既简便又非常实用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法 ,现将相关技术要领加以介绍 :一、贮存成熟王台的工具1、4段台基条嵌入式活动育王框。这种育王框既可新做 ,也可用已有的…  相似文献   

19.
缩短处女王在强群中交尾时间众所周知,强群中处女王交尾时间比交尾小群处女王交尾时间长。个别强群在处女王交尾时产生自然分蜂现象,或丢失处女王现象比交尾小群严重,怎样才能让强群的处女王交尾时间和采用交尾箱小群交尾时间大致相同,对流蜜期到来新王群采蜜增加起到良好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处女王在交尾期天气正常情况下,如期交尾的问题,减少失王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提交尾群时,为了不影响原群发展,一般养蜂者只提出2脾蜂。蜂王交尾成功后,原蛹已出房,可加入脱蜂出房子脾一张。当新王产卵变成蛹时,再加入一张带蜂老蛹脾。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新王产卵积极性,又补强了交尾群,使新王群发展成越冬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