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鹃盆景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她溶观花、赏干、看根、品形四者于一身,是制作盆景的良好素材。杜鹃盆景具有根干苍劲、叶片稠密、开花娇艳的优点,深受广大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浙江青草地园林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斌编著的《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应用》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主编,由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写书名。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杜鹃花历史及现状、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分类、生态特性、适用环境、市场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丹东市位于鸭绿江口,濒临黄海,气候条件较适合杜鹃花生长。丹东盆栽杜鹃花色艳丽、花期较长,栽培品种多,闻名全国。我市近年先后从丹东引进了近200盆杜鹃花,在栽培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本地区环境条件的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越夏杜鹃花喜温凉、湿润的环境,不耐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与丹东市相比,我市夏季气温高,空  相似文献   

4.
野生杜鹃俗称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半长绿灌木,高一般可达1.5米左右,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映山红喜荫凉湿润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忌烈日曝晒,喜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性土和排水不良的粘质土。野生映山红是观花和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它萌发力强,耐修剪,叶小、花美,根多且浅。用野生映山红老桩制作盆景只要3—5年就可成型。现介绍一下笔者采桩培育  相似文献   

5.
基于ITS条形码技术分析北京云蒙山杜鹃花属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综合评价国内外杜鹃花属物种系统发育关系,采用北京云蒙山地区4个迎红杜鹃亚属的迎红杜鹃和1个杜鹃亚属的照白杜鹃为供试材料进行ITS序列测定,并与从Genbank数据库中得到杜鹃花属17种不同种源的ITS序列,对22种杜鹃花亚属供试材料ITS序列在选用K2模型,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杜鹃花亚属中各种源的系统位置,将供试杜鹃花亚属分为2大类5小类。22种供试材料均按照所属亚属被分到了不同分支,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较为一致。通过ITS序列比对发现,杜鹃花属的22份供试材料序列的一致性为95.29%,说明杜鹃花属ITS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杜鹃花属的22份供试材料ITS序列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共有80个有效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可以作为杜鹃花属种源的DNA指纹特异识别位点。为探讨北京云蒙山杜鹃花属种源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证据,对系统分析云蒙山杜鹃花属野生杜鹃群落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特异种质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杜鹃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花开盛期,花团锦簇、灼然如火,令人赏心悦目,被誉为“花中西施”。金华市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杜鹃花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和转化推广工作,建有60亩独立区域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库和育种研发中心,杂交选育出一大批花大色艳、抗逆性强(耐寒、耐高温和耐水湿)、适应性广、观赏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截止2021年底,已有51个品种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7.
安徽金寨以盛产杜鹃而闻名。这里的杜鹃漫山遍野,盛花之时十分壮观。由于资源优势,这里很早就有制作杜鹃盆景的传统,近些年更是得到了很大发展,技艺水平逐年提高,在全国小有名气。每每逢到杜鹃花展,当地盆景人都会积极参加。在春天举办的第十二届杜鹃花展上,金寨的杜鹃盆景再度出彩,盛开的杜鹃灿如霞,红似火,团团簇簇、密密匝匝,绚丽得让人移不开眼眸,大有“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僻罗”的盛景。  相似文献   

8.
王志凤 《种子科技》2023,(16):75-77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广为栽培,既可用作观赏植物又可入药,用途较广。因此,需要优良培育杜鹃花及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提高杜鹃花在甘肃省的成活率。文章主要论述了杜鹃花生物特征、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杜鹃花的市场产品形式主要分为大众消费、城市绿化用苗和旅游开发三个方面。目前来看,城市绿化用苗、旅游开发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杜鹃花作为城市绿化用苗,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火暴局面。在南方地区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都能够看见杜鹃花的身影。由于毛鹃作为绿化用苗过于单一,江苏农科院目前已从野生杜鹃、高山杜鹃等资源中筛选出了2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在我国杜鹃花被誉为花中西施,别名有山石榴、映山红、山踯躅、红踯躅等。在栽培的上千种杜鹃花中,根据花期和引种来源可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毛鹃、东鹃、西鹃和夏鹃,其中西鹃花朵最为美丽。近年来杜鹃花在北方地区盆栽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1.
杜鹃花——云南省八大名花之一。春末夏初,高山深谷,姹紫嫣红,群芳争艳。杜鹃花把云南高原的一座座山峰、幽谷打扮得美艳动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在这里徜徉。他,就是国内外闻名的中国杜鹃花专家、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国楣先生。多年来,他引种了150余种杜鹃花,栽培在昆明植物所内二十多亩的杜鹃园里。他出版过《云南杜鹃花》、《中国杜鹃花》第一卷等轰动海内外的专著,被国内杜鹃研究界公推为中国杜鹃花协会理事长……他是个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31日,第十六届中国杜鹃花展览筹备会议在山东日照举行。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会长吴惠良,日照副市长林彦芹、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及承办方的相关领导与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20多个省市60家单位的近百位分会代表参加了会议。杜鹃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中国杜鹃花展览是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最重要的品牌展览,已成功举办了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4月29日,山东省日照市大海边的中国杜鹃花博览园内,继去年第十六届中国杜鹃花展览暨首届日照杜鹃花节在这里举办后,第二届日照杜鹃花节再度拉开帷幕。去年的杜鹃花展室内展示面积8000平方米,室外近3万平方米,展期持续1个月。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3个国家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上海、江苏、山东的80余家单位参展,展出的杜鹃花品种达百余个。今年,  相似文献   

14.
正杜鹃是地栽、盆栽皆宜的花卉。如今,浙江嘉善县已有10多个规模化生产的杜鹃花栽培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年产杜鹃花盆景200万盆,杜鹃花已是标注嘉善地域文化特色的"金名片"。栽培春季春季是杜鹃从休眠到萌动的季节,也是杜鹃开花的季节。大棚栽培的杜鹃在2月份即开始进入萌动期。杜鹃的叶色转绿,花苞开始膨大,并有少  相似文献   

15.
浙江金华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金华万盛园艺场,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董事长方永根一直致力于杜鹃花杂交育种,至今已自选自育出1000多个杜鹃花新优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SR技术对色季拉山的8个杜鹃花野生种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的研究.从49个引物(引物选自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司公布的100条引物)中筛选了8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8个杜鹃花野生种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43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42.88条DNA片段),多态性条带335条.用POPGENE分析数据得到8个种的遗传距离以及遗传相似性系数;利用NTSYSpc 2.1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55处将8种杜鹃花资源明显分为两大类,其中雪层杜鹃和柳条杜鹃被聚为第一类,其余6种为第二类.  相似文献   

17.
在百花争艳的时节,第九届中国杜鹃花展览在古都金陵举办。此次展览,由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和南京市旅游园林局主办,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石头城公园承办,为期18天。此次杜鹃花展盛况空前,这是自举办中国杜鹃花展览以来,首次在免费开放的景区内举办。参展的有上海、重庆、江西井岗山、江苏无锡、贵州百里、辽宁丹东、浙江嘉善、湖北麻城,安徽金寨、岳西等32个城市。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杜鹃花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杜鹃花属(Rhododendron)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研究,查明福建省杜鹃花属主要野生观赏植物有20余种,现简要介绍其中的15种: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杜鹃花分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杜鹃花产业发展的工作。助力杜鹃花产业"康复"分会分别于3月13日、3月26日前往四川西昌和武汉云雾山为复工和花展助力。针对杜鹃花极易发生病虫害等问题,分会组织相关专家释疑解惑,并开展推荐一本好书活动,推荐了《杜鹃花病虫害概论》《花木深圳》《鹃映鹏城》《生态景观林抚育规程》等好书。下半年分会还特邀江苏省农科院等多个理事单位,就杜鹃花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杜鹃花分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十三届中国杜鹃花展览第四次在江苏无锡举办,18个省(区、市)的近50家单位参展。本届展览除保留了传统的展品展示、景点布置外,还首次推出了近几年成功培育的15个园艺新杂交品种。其中浙江永根杜鹃花公司、云南大理苍山植物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杜鹃品种纷纷被各地引种,贵州百里杜鹃管委会、浙江嘉善县花协送展的杜鹃盆景被盆景界人士收藏。杜鹃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会种花懂经营的人。2016年杜鹃花分会通过推荐、公示征求意见,再经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