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李兆军 《河北渔业》2019,(7):20-21,29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都是采用水泥池淡化标粗。利用水泥池投资大、成本高,而且在水泥池内培育虾苗密度大、风险大,间接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更增加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标粗新模式,2018年在河北黄骅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土池淡化标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东港市自2015年大面积推广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技术以来,养殖产量和效益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养殖模式单一。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2019年笔者在东港市红旗淡水鱼孵化养殖场实施了"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年实现了"一棚多用",20亩池塘暖棚培育出大规格虾苗2600万尾,年养两茬成虾,亩产白对虾1206千克,亩效益36740元。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昌吉州四家单位养虾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实现总产值452.5万元,亩利润5500元。总结、分析、提出了虾苗集中标粗、分户饲养和适度发展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工厂化养殖对策,以化解新疆距离虾苗产地遥远、运输时间长、虾苗成活率低,和有效养殖期短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海水与海水晶进行20亩池塘的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效果对比试验情况。使用海水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90.3%,平均亩产364.7kg,养殖成活率90.2%,亩毛利润为5616.2元;使用海水晶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87.6%,平均亩产353.4kg,养殖成活率88.7%,亩毛利润为5441.6元。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在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亩产量、饲料系数等方面均表现出无明显的差别。本文还介绍了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操作技术,对养殖生产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最高的优良虾种。为了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仔一代虾苗养殖模式和健康养殖技术,漳州市鱼种场承担福建省漳州市科技局下达的《美国白对虾仔一代虾苗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合同编号:ZZ2013 043),于2013年7月开始该项目的试验,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试验的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条件:本试验的池塘为正方形,池塘四角呈弧形;养殖池共16口,总面积为17600米2。其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产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力,促进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朝着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们系统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最适养成密度试验研究,并且初步建立了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本文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条件 试验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北暮虾苗场进行。试验池子6.0m×4.0m×1.5m水泥池40个,总水体1440m~3。采用罗氏鼓风机连续充气养成,每m~2安装1个散气石。养殖用水经沙滤池过滤后使用。南美白对虾苗由北暮虾苗场提供,共40万尾,虾苗体长为1.0~1.2cm。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成成活率和提高单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一批来自泰国的30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在经过为期30 d的隔离检疫后,检疫合格,获准投入养殖。这标志着浙江省首次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顺利完成。同时,也意味着几个月后,个体大、品质优、味道好的"泰国版"南美白对虾将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萧山拥有全国最大的白对虾淡水连片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到10.18万亩。但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一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是生长在海水中的优良虾品种,通过淡化驯养,可在内陆淡水中正常生长。2004年,广丰县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养殖南美白对虾300亩,5月13日、5月25日两批虾苗淡化成活率很低,通过总结前两批的淡化经验,改进了淡化技术,6月15日、7月3日两批的虾苗淡化成活率达80~90%。现将南美白对虾苗淡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开远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是开远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池塘面积80亩,虾苗淡化设施0.3亩,紧邻三角海水库南坝坝埂,水源条件便利、无污染,管理完全按照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规程进行。2013年成虾养殖15亩,分两批进行,总产虾近10000千克,平均亩产667千克左右。亩纯利润达到12530元。养殖经济效益相当明显,还为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6日至4月28日,笔者先后从美国夏威夷州引进4批700对SPF(无特定病源体)南美白对虾原种亲本在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热带海水水产良种繁育中心进行繁育试验,培育出大量无节幼体及虾苗供应市场。从仔一代虾苗养殖情况来看,尽管这批仔一代虾苗在养殖过程中表现出了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小均匀、光泽度好、肌肉饱满等原种优势,同时也出现对水质条件较差的养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等现象。鉴于上述情况,为了培育既保持原种优势,又具有本地适应性的优良品种,我们于2001年7月开始着手南美白对虾仔一代保种技术研究,取…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5月,本地淡化虾苗在瓦窑镇稻田养殖区进行稻田南美白对虾套养,取得成功。养殖田地总面积10亩,实现总产稻谷3250千克,南美白对虾937千克,平均亩产稻谷(以实际稻田面积计)464.3千克,南美白对虾(以环沟面积计)312.3千克。现将养殖过程总结如下。一、基础条件1.稻田地块利用前些年稻田养蟹塘,本次试验地块总面积10亩,四周开挖环沟,环沟宽7米、深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工厂化淡化的池塘建设、虾苗选择和放养以及淡化管理等,为南美白对虾虾苗的工厂化淡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虾苗工厂化淡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工厂化淡化的池塘建设、虾苗选择和放养以及淡化管理等,为南美白对虾虾苗的工厂化淡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夏爱军 《水产养殖》2004,25(1):10-11
为合理调整宿迁市及周边地区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在宿迁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密度淡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宿迁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可行的。5月底放虾苗,经过100天养殖,平均体重21g,饵料系数1.6;规格齐整,亩利润3070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育苗及淡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繁殖季节长、营养要求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开发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虾苗淡化试验。本试验在12.6m^3水体中投放120万尾 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N3)培育至仔虾P5,经逐步淡化至P13,获淡化虾苗39.39万尾。单位水体产量3.13万尾/m^3,最高产量为4.28 万尾/m^3,由N3至淡化虾苗P13成活率为32.8%,经14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8.5%.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内陆省份价格较好,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户利润空间大。但由于受虾苗淡化成活率低及养殖水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多产量低,效益不佳。为解决虾苗淡化及饲养技术难关。笔者与在上海养虾多年回乡养虾的养殖大户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养虾经验,现将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北方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并从沿海向内陆发展,由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迈进。虾苗淡化是南美白对虾在淡水地区养殖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育苗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降低风险,很少将虾苗淡化到1‰以下,通常淡化到7‰左右甚至更高就作为淡化苗出售(因为7‰左右盐度的虾苗运输成活率高)。这种虾苗在进入淡水池塘养殖前必须经过进一步淡化才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我们于2003年6月13日在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引进虾苗,随机取样,进行了二级淡化试验。现将淡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的催熟培育是指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对人工选育亲虾进行切除眼柄,强化营养以促进性腺发育,达到获得优质受精卵的过程.2004年,我们在省级(茂名)对虾良种场引进良种南美白对虾SPF亲虾,培育和选育出一批遗传性状优良、生长适合本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子一代亲本,2005年初对800对子一代亲本进行强化催熟培育,成功培育出优质虾苗1.5亿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国内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匮乏和生物安全性较低的现状,上海海洋大学承担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南美白对虾野生种虾繁殖生物学研究项目》《南美白对虾良种培育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奉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作为项目协作单位,于2019年5月9日至7月24日在奉贤区庄行镇南美白对虾标准化生态育苗(淡化)场开展了厄瓜多尔引进野生一代虾苗室内水泥池养殖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高坎镇姚家村姚广明的7.8亩池塘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高产试验。从2006~2008年的养殖均获得了高产高效,2006年亩产南美白对虾526千克,亩效益7364元;2007年亩产南美白对虾680千克,亩效益9180元;2008年亩产南美白对虾730千克,亩效益10900元。三年的高产养殖,采取以下养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