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均属于茄科枸杞属,营养成分丰富且药食同源,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现从产地、功效、有效成分、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进行了综述,为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基础,也是枸杞产量和品质构成的决定性因素。文章综述了枸杞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以及品种、叶片结构和温度、水分、气体、栽培条件等因素对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枸杞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今后枸杞光合特性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枸杞品种选育和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枸杞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振国  安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46-46,48
综述了枸杞栽培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代枸杞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提出了枸杞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3种枸杞耐盐碱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枸杞(Lycium chinense M.)、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 P.)、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萌发与增殖状况。在培养基中添加NaCl或NaOH,不仅延迟了种子发芽的时间,也降低了枸杞种子的发芽率。随着盐或碱质量分数的升高,萌发率降低。3种枸杞在盐或碱条件下发芽率差异极显著(76.01**/85.69**)。新疆枸杞种子在含盐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宁夏枸杞和新疆枸杞在碱胁迫下具有较强的发芽率,枸杞种子萌发率在盐或碱中均较低。3种枸杞的增殖能力在含盐或碱培养基中都下降,且盐的质量分数或pH值越高,增殖率越低。在盐或碱培养基中,3种枸杞之间的增殖率差异极显著(100.93**/125.8**)。新疆枸杞的增殖能力较强,宁夏枸杞和枸杞较弱。新疆枸杞具有较好的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了不同采收期生态枸杞和非生态枸杞干果果实色差、百粒重和粒度等果实外观性状,果实还原糖、枸杞多糖、水分、总酸、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等营养品质含量,果实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卫生指标含量,分析了不同采摘期果实性状、品质和安全性的差异,以及同一采摘期内生态枸杞和非生态枸杞干果之间果实质量的区别。结果表明,生态枸杞干果的维生素C含量、总酸含量、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大于非生态枸杞干果中同物质的含量;生态枸杞干果的铜含量都小于非生态枸杞干果。确定了生态枸杞最佳的采收时期,对于采收期而言,10月份秋季生态枸杞干果的营养价值最高。此研究表明,生态健康果品具有优良的品质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实现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枸杞上的主要害虫、天敌及其综合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枸杞蚜,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树野生枸杞和栽培枸杞上的害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以预测预报为基础。加强管理,保护利用天敌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枸杞害虫综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对宁夏枸杞产业及高端精品枸杞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高端精品枸杞培育和发展的对策.认为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宁枸杞”、“宁夏枸杞”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利用现代科技、现代规模经营方式,对枸杞产区进行品种更新、规模化改造,发挥加工能力等优势,打造高端品牌,走精品枸杞之路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保持水土、药用、食用、菜用、美容保健等几方面论述了枸杞的实用价值,介绍了枸杞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以及枸杞的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展现出栽培利用枸杞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说明枸杞在我国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枸杞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枸杞产业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中宁县枸杞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分析了枸杞产业化发展面临的融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金融支持中宁县枸杞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HCO_3溶液对新疆枸杞和枸杞幼苗进行碱胁迫处理,分析碱胁迫对新疆枸杞和枸杞幼苗的生长、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质量摩尔浓度及其渗透调节贡献率的影响,研究两种枸杞对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轻度胁迫促进了两种枸杞的生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生长受到抑制。NaHCO_3胁迫下两种枸杞均表现出有效的渗透调节机制,Na~+对新疆枸杞和枸杞根渗透调节的相对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7.44%和11.66%;有机酸对渗透调节的贡献仅次于Na~+,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0.72%和9.97%;可溶性糖也在新疆枸杞和枸杞根部渗透调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轻中度胁迫下葡萄糖对新疆枸杞根渗透调节贡献最大,重度胁迫下蔗糖贡献最大。各盐分,蔗糖对枸杞根渗透调节贡献最大。在对照和轻中度胁迫处理下,脯氨酸对新疆枸杞和枸杞根渗透调节的贡献可忽略不计,但在重度胁迫下脯氨酸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且脯氨酸在新疆枸杞根部渗透调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新疆枸杞对抗NaHCO_3胁迫的能力强于枸杞,新疆枸杞对NaHCO_3胁迫较强的抗性与其更高的Na~+、脯氨酸、有机酸等渗透调节剂的积累效率及这些渗透调节剂在渗透调节中的更为突出贡献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粉碎腐解的加工番茄根、茎、叶为材料研究其对加工番茄自身的化感作用。按照植株干重:田园土重为3:100、5:100和7:100不同比例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根、茎、叶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根系活力、根系SOD及CA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幼苗根系的MDA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总体看来,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为:根残体〉茎残体〉叶残体。  相似文献   

14.
杜仲可乐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杜仲纯粉生产杜仲可乐的加工技术。运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杜仲可乐中各组分的较优用量,并根据配方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选择出杜仲可乐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宏  秦勇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2250-2254
[目的]研究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加工番茄植株残体在连作障碍中的作用和合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腐解浓度和腐解时间的加工番茄叶、茎、根腐解液组合,研究加工番茄叶、茎、根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轴生长和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腐解浓度和腐解时间的加工番茄叶、茎、根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腐解液浓度的增大,发芽势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加工番茄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是延长了种子发芽所需的时间;总体看来,对加工番茄胚轴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腐解浓度的增加和腐解时间的延长,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对加工番茄胚根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时,随着腐解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抑制了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势,延长了种子发芽所需时间,促进了胚轴生长,抑制了胚根生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较高浓度有机污染的大户。结合玉米深加工行业废水水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玉米深加工行业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出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的优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索知母初加工及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一测多评的方法,以芒果苷、新芒果苷、异芒果苷为指标,对产地炮制一体化加工所得的知母片、知母个、传统工艺知母个润切片以及盐知母等炮制品进行研究,探究知母初加工和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变化.[结果]产地炮制一体化所得知母片与新鲜知母相比,新芒果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幅91.2%;传统工艺所得知母个与新鲜知母相比,芒果苷、新芒果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芒果苷平均增幅225.4%,新芒果苷降幅82.7%,而相对应的新芒果苷的含量明显下降;知母个再润切之后,变化趋势与传统工艺加工知母个一致,但是幅度小;经炮制成盐知母可知,产炮片经盐水润制后,芒果苷含量明显上升,新芒果苷含量明显下降,炮制后,由产炮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与传统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的成分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所得炮制品最终质量趋于一致.[结论]知母的初加工及其炮制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成分转化.产地炮制一体化知母片与传统工艺所得的知母片黄酮类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2种知母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最终质量趋于一致,而转化的程度取决于药材本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鸭血的加工、处理进行了研究.从原料的挑选到制作都要有非常严格的工艺控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鸭血的制作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制丝工艺参数对烟叶叶丝耐加工性和填充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低档卷烟的耐加工性,提高卷制质量,选取制丝工艺参数中对叶丝耐加工性(叶丝整丝率变化率、弹性)和填充值影响较大的参数(切丝宽度、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烘丝机工艺气体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叶丝整丝率变化率、填充值和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的增加,叶丝整丝率变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着叶丝切丝宽度的增加,叶丝填充值呈逐渐增大趋势;随着烘丝机工艺气体流量的增加,叶丝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切丝宽度对叶丝填充值有显著影响,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对整丝率变化率有显著影响。优化后较适宜的制丝工艺参数组合为切丝宽度1.11 mm,叶丝回潮含水率25%,烘丝机工艺气体流量14 500 kg/h。优化后叶丝整丝率变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2.01个百分点,叶丝填充值提高了0.15 cm3/g,叶丝弹性提高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